錢 巖
(遼寧省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手術治療是臨床上骨折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手術治療的方式比傳統(tǒng)藥物治療更為復雜,術中的操作程序也較多,因此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要有效的護理方法,這樣才能保證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優(yōu)質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方法,具有整體性、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實施的目的是促進骨折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達到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從而達到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骨折患者不快的目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要求醫(yī)護人員有更強的責任感,通過改善骨折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使骨折患者的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有利于治療,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利于骨折患者康復[1]。本研究將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的86例骨折患者,根據護理方法差異分組,對照組實施了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比較2組護理前后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滿意度、治療配合度、骨折愈合時間、骨折不愈合發(fā)生率,探討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本研究將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的86例骨折患者,根據護理方法差異分組,對照組年齡最低是23歲,最高81歲,平均(51.12±6.34)歲。男:女=28:15。觀察組年齡最低是21歲,最高85歲,平均(51.71±6.45)歲。男:女=29:14。2組資料無顯著差異。
2 方法:對照組實施了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1)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在護理過程中,護士要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首先向病人做自我介紹,并根據病人的資料以最恰當?shù)姆绞浇榻B病人的病情,并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同時向骨折患者講解手術的具體過程、麻醉形式和手術的安全措施,讓骨折患者體驗周到的服務,獲得護理的信任和認可。(2)疼痛護理:術前對骨折患者做好細致的思想工作,介紹手術方式和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傷口痛、截肢骨折患者殘肢痛等現(xiàn)象,讓骨折患者為未來的體驗做好準備,減少恐懼和焦慮,潛在增加骨折患者抑痛的化學效應,關注術后疼痛的情緒反應,調解骨折患者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分散骨折患者注意力,有必要為不能使用止痛藥的骨折患者講解止痛藥的利弊,通過心理效應激活他們的“止痛系統(tǒng)”,達到消除或緩解疼痛的目的。骨折往往疼痛劇烈,且大部分骨折患者心理準備不足,往往用石膏和牽引固定,這些治療都會影響骨折患者的舒適度。護士應盡可能集中護理,做好石膏和牽引護理,注重微笑禮儀的應用,多與骨折患者溝通,理解和尊重骨折患者的疼痛情緒,耐心聽取骨折患者投訴,觀察骨折患者對疼痛的反應和評估疼痛,并采取相應措施,如教導骨折患者進行放松療法止痛。(3)環(huán)境護理:保持病房空氣清新,采光好,溫濕度適宜,為骨折患者營造適宜身心健康的環(huán)境,加強入院教育,介紹病房情況和病房管理基本制度,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病房環(huán)境,做好早晚護理,做好床位單元,保持床位單元干凈整潔。(4)體位護理:選擇舒適體位,避免壓迫骨折端神經、血管。夾板外固定時要適當抬高患肢,注意肢體的血液循環(huán)和皮溫,密切觀察肢體血液循環(huán)。①肱骨骨折患者正確姿勢的護理?;颊邞獙⒒贾庵糜谛厍啊F教蓵r,可在患肢下面放一墊,使其高度與軀干平行。試著不要向前彎曲或向后伸展。手術后第2天,可在床邊抬起30°-45°,患肢需墊軟枕。如無明顯不適,可下床活動。記住要用三角巾或者上肢吊帶將患肢放在胸前。當有內收性骨折時,患者的患肢應采用外展性支架固定。②脛腓骨折患者正確的護理。休息時,病人應平躺,將患肢抬起至心面以上10°-20°,以90°直角將踝關節(jié)伸至背部,保持腳趾向上,盡量保持外展中立位。③胸腰椎骨折患者正確姿勢的護理。胸腰段骨折的病人要臥床休息,可以選擇硬床代替枕頭。脊柱要盡可能的挺直,避免胸腰段進一步的損傷或畸形。中度高度的墊子可以放在受傷椎體下面。最好的坐墊高度在10-15cm之間,有利于維持腰部的正常生理曲度。病人應該保持受傷的椎體處于伸展狀態(tài),以糾正并恢復受傷椎體的壓縮畸形。如病人不能堅持仰臥位,需翻身,醫(yī)生要給予病人幫助和指導,指導患者挺胸、收緊腰部,使背部肌肉形成自然內固定。要幫助病人翻身,一人扶病人的肩部和臀部,另一人扶病人的臀部和下肢,使上身與下身保持一致,然后翻到另一邊。在側躺的時候,注意用被褥、坐墊等東西夾住軀干前后。另外,在患者仰臥位便時,可適當提起座墊。④踝足骨折患者正確姿勢的護理。病人應該躺在床上,患肢向上抬起至心臟上方,最后將患肢置于支架或枕頭上,有利于促進血液回流,消除水腫。⑤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正確的體位護理。病人臥床時應將患側下肢伸直至中性位?;颊咴趥扰P的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醫(yī)師需輕拉病人的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然后將枕頭置于病人雙腿之間,翻轉至健側。病人應該保持中性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注意髖關節(jié)不能旋轉或收縮?;颊咦菹r,下肢不能交叉。病人應該自然下垂。坐著休息的時候,盡量不要坐在低矮的、柔軟的沙發(fā)上。(5)飲食護理:骨折患者臥床后消化功能減弱,活動減少,飲食應合理。原則上應優(yōu)先選擇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高鈣、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多喝溫開水,避免辛辣、刺激性、油膩的食物,戒煙戒酒。對食欲不振、胃腸吸收不良、年老體弱的骨折患者給予靜脈營養(yǎng),如5%復合氨基酸、20%白蛋白等,以促進骨折修復和補充體力消耗。
3 觀察指標:比較2組護理前后視覺模擬疼痛程度(0-10分,越低越好)、焦慮水平(20-80分,越低越好)、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10-50分,越低越好)、滿意度、治療配合度(0-100分,越高越好)、骨折愈合時間、骨折不愈合發(fā)生率。
4 統(tǒng)計學處理:SPSS26.0軟件處理數(shù)據,兩獨立樣本率(構成比)進行Pearson卡方(x2)統(tǒng)計,其余數(shù)據進行成組設計的t檢驗(完全隨機設計的兩樣本均數(shù)的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5 結果
5.1 2組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對比:護理前2組此類指標接近,P>0.05;護理后觀察組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其中在護理前,對照組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分別是(63.44±5.16)分、(66.21±1.21)分、(33.38±4.56)分,護理后,對照組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分別是(45.46±2.21)分、(45.34±0.55)分、(21.22±2.56)分。而護理前觀察組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分別是(63.44±5.21)分、(66.31±1.21)分、(33.32±4.25)分,護理后,觀察組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分別是(24.24±2.55)分、(32.01±0.55)分、(13.22±1.45)分。
5.2 2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滿意度是100%(43/43),對照組則是72.09%(31/43),x2=7.038,P=0.005<0.05。
5.3 2組治療配合度、骨折愈合時間比較:觀察組治療配合度、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93.11±1.67)分、(78.01±2.11)天,優(yōu)于對照組(85.21±2.21)分、(91.21±3.21)天,P<0.05。
5.4 2組骨折不愈合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骨折不愈合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x2=5.924,P=0.021<0.05。觀察組骨折不愈合發(fā)生1例,發(fā)生率是2.33%,對照組骨折不愈合發(fā)生10例,發(fā)生率是23.26%。
骨折是指患者骨結構完全或部分骨折,是臨床常見創(chuàng)傷性疾病,而骨折經過適當手術的治療,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shù)患者會有癥狀輕微的后遺癥,因此骨折患者需要盡快治療。導致骨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3種:(1)直接暴力?;颊咭虮┝е律眢w某一部位骨折,較為常見,一般還會伴有軟組織損傷[2];(2)間接暴力。間接暴力僅通過某些工具傳播,導致患者四肢受傷,間接暴力的主要例子是從高空墜落[3];(3)累積壓力。患者部位的累積壓力,長期反復的壓力導致骨折,這種情況相對罕見[3]。
骨折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骨損傷。不適當或不及時的治療很可能影響骨骼的正常功能,鄰近部位的功能及損傷部位的功能。所以,我們必須及時處理骨折。斷裂還具有某些特征。對于受傷的病人,要根據骨折的特點到醫(yī)院骨科進行合理的治療。目前骨折類型有:(1)上肢骨折。上臂部骨折時,避免拉扯,用繃帶、紗布固定胸部,用軟布、棉布或紗布填塞,然后用軟布包好,將前臂掛在脖子上。骨折時,用夾板、木板、紙板支撐前臂,再用軟布或三角毛巾掛在脖子上。(2)下肢骨折。當發(fā)生骨折時,使用從腰到腳趾的長夾板,如雨傘、拐杖或鐵鍬,然后用繃帶或軟布包。充填用間隙棉,紗布。若無長夾板,將腿系在一起,填充間隙。若腿部骨折,夾板的長度應為膝蓋至腳趾。以繃帶或軟布包裹固定,填補縫隙。(3)頸椎骨折。頸椎病的非醫(yī)療急救人員不能移動傷者。移動的時候,手拉住頭,保持頭頸部挺直,避免彎曲和晃動。嚴格禁止用枕頭、軟擔架抬傷員,嚴格注意傷員知覺和呼吸。(4)脊椎或骨盆骨折。移動中采用多人平舉的方式,使傷員頭部、軀干保持直立,注意傷員意識。禁止使用軟擔架運送、拖傷員。(5)根據類型作出反應。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骨折可以分為很多類型。每一類都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多數(shù)病人在骨折后可有疼痛、活動受限、出血等多種癥狀。一般病人都不能正確判斷骨折。要避免延誤病情,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醫(yī)生要根據病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如果出現(xiàn)骨折,受傷者通常能聽到或感覺到骨折。斷裂可穿透肌肉和皮膚,或僅表現(xiàn)為不動、腫脹和骨質摩擦。救援者應保持冷靜,先讓病人平躺,維持病人生命體征,保證體溫、呼吸、脈搏血壓正常。如患者出現(xiàn)大出血、意識不清、呼吸困難,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就醫(yī),必要時止血和心肺復蘇,然后處理骨折。假如傷員還在穩(wěn)定狀態(tài),讓他以一種舒適、無疼痛的姿勢躺下,然后穿上軟衣把受傷的肢體覆蓋起來。如醫(yī)護人員到達前必須移動傷員,必須固定傷員的肢體,盡量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動。如懷疑頸椎損傷,應將傷者頸部固定,保持挺直的姿勢,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避免2次傷害。骨折的特征在于:(1)骨折可引起發(fā)熱。事實上,就溫度來說,骨折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骨折比較嚴重。有些骨折可能是骨折脫位,但是有些可能是因為太嚴重而導致骨折附著于其他部位,如肌肉和伴隨的血管。血腫是指有大量出血的情況。由于這種情況發(fā)生在體內,身體損傷的修復系統(tǒng)會修復部分血腫,因此體溫會上升。但這種高溫現(xiàn)象不會超過38℃,在臨床上叫吸收熱。處理不好并伴隨著感染,就會發(fā)生高熱甚至骨髓炎。但如果骨折更嚴重,例如,受傷的骨頭從肌肉中漏出,或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骨頭,這在臨床上稱為開放性骨折,也就是說,感染的可能性明顯增加。這個開放性骨折也可引起體溫升高。(2)如果是骨折出血,很容易導致失血性休克。常見的失血性休克骨折是骨盆骨折和股骨骨折,因為這兩處血管過多,或者容易發(fā)生開放性骨折,出血不能及時止住。實際上,當意外骨折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特殊的骨折征象,如疼痛、畸形、活動異常、骨摩擦和腫脹。如果情況嚴重的話,也會引起功能障礙。如果骨折了,都會覺得痛,并且變得紅腫。有時候,骨折會使皮膚腫脹。因為傷害了它表面的細胞。如果骨折嚴重的話會更痛,特別是在移動受傷部位時。若病情較重,可說是完全喪失活動功能。成年人的骨折特征在于:(1)成人的骨骼已經完全發(fā)育,無需生長。因此相對來說,由于骨折部位的特殊,愈合程度會降低甚至延遲,或者因為自身的原因和身體狀況會出現(xiàn)骨不連。若骨折過重,如粉碎性骨折或骨折時外力暴力造成缺損,會導致皮膚挫傷,延遲愈合。更有甚者,病人本身也有一些生理疾病,如糖尿病,可明顯增加病人的血糖。假如血糖控制不好,傷口就不會愈合。另外,在治療后的康復期,如果病人喜歡抽煙,喝酒,吃一些需要避免的食物,也會減緩傷口的愈合速度,甚至不能愈合。醫(yī)師建議可以進行外固定,但也可以選擇內固定或內固定。若發(fā)現(xiàn)外固定困難,則因治療不當而延誤治療。這樣的話,愈合的時間會相對延遲,甚至會出現(xiàn)骨不連。兒童骨折治療預后比成年人好。由于兒童處于生長階段,骨骼也會生長,成骨細胞大于破骨細胞。兒童的骨骼與成人不同,骨頭比較脆,比成年人更容易骨折,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當兒童發(fā)生骨折時,在以后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可逐步糾正移位,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保守治療。若骨折嚴重或脫位明顯,則需手術,加內固定或外固定。另外,由于兒童骨骼的快速生長和愈合,骨折將不對稱,導致未愈合的骨骼無法生長。老年人特別是女性的骨質疏松癥容易引起骨折,而車禍意外也可增加骨折發(fā)生風險。骨折患者經常擔心疾病的疼痛、治療和預后。骨折患者由于活動受限,臥床休息時間長,加之老年人器官功能和生理功能逐漸下降,容易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危及生命。因此,除了積極合理的治療外,有效的臨床護理對老年骨折患者非常重要。因此,加強優(yōu)質護理對提高護理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優(yōu)質護理可促進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等方面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4-5]。骨折患者往往康復緩慢,需要長時間臥床,疼痛明顯劇烈,對護理質量要求較高,而優(yōu)質護理則能幫助患者減少整個醫(yī)療過程中的不良因素,在社會、心理和生理層面上達到愉悅的狀態(tài),可以將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患者可以減少疼痛帶來的不良反應,讓患者順利、舒適地度過圍術期,這有利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預防并發(fā)癥。優(yōu)質護理還通過心理護理和放松指導,減輕了患者疼痛引起的精神緊張,焦慮,恐懼,促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6-7]。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積極預防骨折的發(fā)生。(1)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家居環(huán)境。據說,許多老人骨折是在家折斷,特別是在做家務的時候突然跌倒,家庭的居住環(huán)境、家具、設備等都需要改進。家里的安全對于防止骨折的發(fā)生至關重要。(2)設置保護裝置。老人防護裝置很多,可有效減少意外跌倒造成的骨折,對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益。(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中老年人尤其容易發(fā)生骨質疏松,在骨折時要積極處理。許多老年人,如吸煙、喝酒、飲食不當?shù)壬罘绞讲唤】?,骨折的風險很高,因為這些老年人容易發(fā)生骨質疏松癥。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如少喝酒,少抽煙。(4)多鍛煉。每天參加體育活動,對生活持積極的態(tài)度,不僅有助于強健骨骼,而且可以提高基本的身體素質和平衡能力。所以,能有效減少意外跌倒,更好地預防骨折。做完骨折手術后,需要做一些運動來恢復骨骼。骨折后功能鍛煉分為早、中、晚3個階段。不同的病人恢復時間不同,其功能實踐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傷口不能完全愈合[8-10]。本研究中,對照組實施了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比較2組護理前后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滿意度、治療配合度、骨折愈合時間、骨折不愈合發(fā)生率。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視覺模擬疼痛程度、焦慮水平、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滿意度是100%(43/43),對照組則是72.09%(31/43),P=0.005<0.05。觀察組治療配合度、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93.11±1.67)分、(78.01±2.11)天,優(yōu)于對照組(85.21±2.21)分、(91.21±3.21)天,P<0.05。觀察組骨折不愈合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03<0.05。觀察組骨折不愈合發(fā)生1例,發(fā)生率是2.33%,對照組骨折不愈合發(fā)生10例,發(fā)生率是23.26%。
綜上所述,骨折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效果更好,可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減少不愈合情況發(fā)生,減輕焦慮和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