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沈林
所謂有效問題,是指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圍繞學生學情,預設一些結構化的問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并靈活掌握知識?;谟行栴}開展教學,是指學生在學習任務(有效問題)驅動下自主學習,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逐漸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思維過程。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憑借有效問題,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討論交流,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提升,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一、通過生活問題,吸引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而數學知識是抽象的,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純粹使用講授法,向學生簡單機械地灌輸數學知識,學生難以理解,學習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問題情境,通過形象直觀的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有效理解數學知識,感悟數學知識的內在魅力。
比如,在《圓的周長》一課教學中,教師首先借助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你知道圖形的周長是什么嗎?學生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經驗,可以發(fā)現(xiàn)周長就是沿著圖形繞一周的長度。接著,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呈現(xiàn)一組圖片“生活中的圓”,同時啟發(fā)學生思考:“你知道圓的周長是什么嗎?你能從中找出來演示給大家看一看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形成一致意見,推選學生代表在全班演示,并進行解釋說明。教師及時表揚同學。最后,教師出示了兩輛汽車的圖片,并啟發(fā)學生思考:“請你仔細看一看這兩輛汽車的輪胎,它們轉動一周,哪輛汽車跑得遠一點?為什么?”學生經過思考和討論,發(fā)現(xiàn)了輪胎的周長就是輪胎轉一圈,也等于汽車行進的距離。
上述教學中,教師把數學知識和學生生活融為一體,引導學生感知了圓周長的概念內涵,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圓的周長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了數學學習效率。
二、借助核心問題,培養(yǎng)探究意識
眾所周知,每節(jié)數學課都有一定的重難點,怎樣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化解學習難點,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是每個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可以設計有效的核心問題,推動學生開展數學學習探究,引導學生在完成數學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提升數學思維水平,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數學知識,不斷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比如,在《認識圓柱》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圓柱體、長方體和正方體,開展數學學習探究活動。教師可以出示上述三種立體圖形模具,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并思考:假如同時滾動上面三種立體圖形,你認為哪個滾得最快?學生可以一邊動手操作實踐,一邊反思總結,進而得出結論:圓柱滾動的速度最快,但是正方體和長方體都難以滾動起來。教師趁熱打鐵,繼續(xù)追問:“你們知道嗎?圓柱滾動的速度為什么比正方體和長方體快呢?”學生繼續(xù)思考探究,并開展操作實踐,在觀察、思考和討論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圓柱存在曲面。最后,教師指導學生把圓柱底放在斜面上,嘗試繼續(xù)滾動圓柱,學生經過操作可以發(fā)現(xiàn)圓柱底和斜面接觸,難以滾動起來。在又一輪的觀察和反思中,學生得出了更加全面的認識:一個圓柱體是由一個曲面和兩個平面組成的。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核心問題的串聯(lián),促進學生持續(xù)開展數學探究,在操作實踐和思維碰撞中,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推動數學思維的升級迭代,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數學學習意識,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三、依托梯度問題,提升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預設的問題之間要有內在邏輯關聯(lián),并且要循序漸進,拾級而上,前一個問題是下一個問題的鋪墊,下一個問題是前一個問題的飛躍,如此,才能引導學生在思考探究中提升數學思維水平,促進學生在問題驅動下開展有效數學學習探究,幫助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進而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比如,在《圓柱的體積》一課教學中,教師設計了第一個主問題:“請你們開展想象,結合學習經驗,怎么才能求圓柱的體積?”學生獨立思考并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這個時候,教師及時拋出第二個主問題:“你們的這些猜想是不是正確呢?我們再想一想怎樣證明它的正確性?”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集思廣益,發(fā)現(xiàn)了可以運用學過的轉化策略來驗證猜想。這時,教師繼續(xù)拋出第三個主問題:“我們可以把圓柱轉化成什么圖形?怎樣進行轉化呢?圓柱體和轉化后的圖形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呢?”在教師拋出的具有思維密度的問題鏈的驅動下,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親歷了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發(fā)現(xiàn)了圓柱體和長方體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相機推導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設計前后關聯(lián)的梯度問題,讓數學學習探究有了整體性,學生在問題驅動下,由淺入深地探究數學知識的內涵,體驗到了數學知識的無窮魅力,并在主動探究過程中提升了數學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精準的數學問題,把數學學習內容和學生生活有機融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數學課堂的厚度,可以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并靈活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數學課堂學習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