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棹楠
(遼寧工程職業(yè)學院,遼寧 鐵嶺 112000)
艾麗絲·門羅在931 年出生于加拿大,艾麗絲·門羅在記事起就對寫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她少女時代就開始嘗試自己寫作,在她二十歲左右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懷孕結婚了。但是艾麗絲·門羅的寫作夢想?yún)s沒有因此而中斷,她在懷孕期間瘋狂寫作,試圖寫出具有重大意義的作品。艾麗絲·門羅在三十七歲的時候發(fā)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名稱為《快樂影子舞》,這部短篇小說集使得艾麗絲·門羅初步在文學界嶄露頭角,并獲得了當年的加拿大文學獎。在艾麗絲創(chuàng)作《快樂影子舞》之后,她又相繼發(fā)表了《青年時代的培養(yǎng)》以及《公開的秘密》等享譽文學界的經(jīng)典文學著作,在2009 年的時候,艾麗絲·門羅創(chuàng)造了《逃離》這本經(jīng)典短篇小說集,獲得了加拿大最重要的文學獎吉勒獎。這些作品使得艾麗絲·門羅逐步獲得了歐亨利經(jīng)典文學獎以及加拿大總督獎等多種獎項,在艾麗絲·門羅所創(chuàng)作的這些作品中,艾麗絲·門羅為這些普遍而平凡的角色賦予了深刻的人物內(nèi)涵,展現(xiàn)出這些人物真實的生活品性,刻畫出這些人物形象堅強不屈,堅守本心的偉大精神氣魄以及堅持自己夢想的智慧,但是,艾麗絲·門羅并不是完全美化這些人物形象,她也會描述出這些人物形象內(nèi)在的糾結和猶豫,他們的缺點以及謊言和掙扎,艾麗絲·門羅對于人物的描寫和塑造并不帶有任何的主觀色彩和批評觀點,有的只是艾麗絲非常理智的看法和思維。
在傳統(tǒng)的父系社會中,男性就是一個家庭的主導者和控制者。而女性則是男性的從屬品和附庸者,在這樣的男權社會的影響下,女性逐漸在生活中受到男性的支配。正是由于這種傳統(tǒng)的社會影響,使得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不管是在以往的生活中還是當代的社會中,女性始終都處于一種不利的地位。在艾麗絲·門羅的很多作品中,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在社會中獲得一定經(jīng)濟實力以及社會地位的獨立女性,在家庭中仍然會受到男性的控制以及暴君式的統(tǒng)治和管理,在生活的多個方面都受到男性角色的限制,甚至是平日里的裝飾都可能受到男性的約束,女性徹底淪為生育機器和男性發(fā)泄暴力的工具,失去自身價值。所以,在艾麗絲·門羅的很多作品中,描述的女性角色大多都是在控制欲望極為強烈的男權社會中,女性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難的故事,生動突出女性不會盲目的為了家庭的完整以及子女的幸福而委曲求全,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價值的形象。
眾所周知,在大眾的眼里,母親總是和藹可親的,愿意為了家庭和子女自私奉獻出自己的一生。但是,在艾麗絲·門羅的很多作品中,描述的母親卻不是被神化的母親形象,而是具有自己人格特點,能夠勇敢追求自己人生價值的真實女性。艾麗絲·門羅敢于創(chuàng)造不完美以及不稱職的母親角色,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完美無缺的母親形象,向讀者呈現(xiàn)出如此真實的母親角色。在婚姻家庭中,母親這個角色是大多數(shù)女性要承擔的一個深刻的責任,女性試圖在婚姻家庭以及自身追求中找到一種平衡,因此,在艾麗絲·門羅作品中的大多數(shù)母親角色都是充滿著對于家庭圓滿和自身理想價值追求的無限糾結和猶豫中,所以會有一些母親角色選擇追求自己理想,也有一些母親角色選擇隱忍求全,所以艾麗絲作品中的母親多是不完美的。
在艾麗絲·門羅的短篇小說中,創(chuàng)造了很多在外界看來并不是很完美的母親角色,這些母親角色有的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而選擇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和事業(yè)中,在艾麗絲·門羅的經(jīng)典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獨立女性在家庭完整性以及價值追求中痛苦地糾結和猶豫,兩邊都割舍不下的掙扎心態(tài),在艾麗絲·門羅的作品中,很少呈現(xiàn)為家庭和子女無私奉獻自己一生的完美母親形象,艾麗絲更多地刻畫出擁有自己個性特點,擁有自己欲望和情感的共同體,生動形象地向讀者展示了母親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人的特性,充分展現(xiàn)母親的欲望以及情緒,打破傳統(tǒng)完美母親無私奉獻的品格。
女性作為一個母親時,往往代表著她需要背負整個家庭完整性的重任,在面對一些來自家庭以及事業(yè)方面的情感沖突時只能固守傳統(tǒng)的隱忍和退讓形象,但是艾麗絲·門羅筆下的女性母親大多都是經(jīng)歷無限的情感糾結,在痛苦和掙扎過程中選擇遵從本心的形象,打破了傳統(tǒng)母親委曲求全的形象。在艾麗絲·門羅的《好女人的愛情》這部短文小說集中的女主人公吉爾從小便對小提琴有深厚的興趣和熱愛,但是卻遭遇到來自父母以及老師和朋友等多方面的阻礙。再到大學期間,吉爾毅然決然地選擇地選擇了小提琴課程,但是吉爾在大學還未畢業(yè)的情況下就與丈夫結婚生子,而此時丈夫在戰(zhàn)場中失去了生命,這時候,吉爾不得不面對家庭的責任與自己的音樂夢想之間的強烈沖突,一個成為母親的女性,如何在自己的新生孩子和音樂理想做出選擇和權衡呢,傳統(tǒng)的性別觀念給出的答案是非??隙ǖ模蠹獱栕鳛橐粋€母親就必須要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和夢想,一心一意地照顧家庭,但是女性作為母親,就必須要放棄自己的夢想,無私地奉獻自己嗎?這并不見得有多么公平。而艾麗絲·門羅筆下的母親在面對一系列的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沖突時,會堅持自我特性,打破傳統(tǒng)的委屈和忍耐的形象。
在艾麗絲·門羅的《孩子們留下》這部作品中,形象生動地刻畫出女人對于性的欲望,并通過細膩的文字將這種感覺表達出來,欲望并不是原罪,與道德底線無關,它只是一種生理反應,是人們最原始、最真實的反應。但是在傳統(tǒng)的父系統(tǒng)治社會中,男性決不允許女性擁有自己的思維,他們認為女性不應該有欲望,一旦女性有了欲望,就是罪惡的,就是大逆不道的,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從而在生理以及心理上駕馭男性,這是男性社會最不能被允許的事情。但是,艾麗絲·門羅通過細膩的文字將主人公鮑玲這種敢于直面自己的欲望,敢于追求自己的真正內(nèi)心,甚至為了追求欲望而放棄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這種內(nèi)心糾結的情歌表達出來,在外界看來這種做法也許是不被接受,不被理解的事情,會受到來自道德層面的打擊和譴責。但是,在艾麗絲·門羅看來女性也是人,母親也是一個完整意義的人,每個人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其小說中正視了母親的欲望,并表現(xiàn)出母親會有的不同選擇。
在長期的父系社會的統(tǒng)治和控制下,男性在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并通過不斷的壓迫女性來實現(xiàn)對社會中經(jīng)濟、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統(tǒng)治,而女性始終處于這樣一種禁錮思維以及飽受壓迫和折磨的苦難生活,女性在面對人生的低谷以及家庭婚姻的不幸時,往往會通過放棄家庭生活來實現(xiàn)自我救贖,然而這種逃離并不能真正意義上使女性擺脫痛苦和折磨,只能是從一種孤獨替代著另一種孤獨和寂寞。逃離,可能是舊的結束,也可能是新的開始,但是在艾麗絲·門羅的作品中的女性始終都在為了滿足自己的內(nèi)心追求,從而開展一次又一次的逃離和自我救贖。這些女性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而選擇逃離這種方法使自己的內(nèi)心得到救贖,盡管女性的這種逃離僅僅只是改變了女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卻對女性思想的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艾麗絲·門羅的很多作品中,通過對女性進行仔細地觀察和細致地刻畫突出女性在成長過程不同階段的成長意義。而艾麗絲·門羅自二十世紀初出生到現(xiàn)在,加拿大的社會經(jīng)歷了各個方面的轉變,國際中也涌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思想潮流,她親眼見證了這些女性的成長和變化,并將其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給讀者。在艾麗絲·門羅的書中,最重要的就是展現(xiàn)出對女性身份的認真的態(tài)度,坦然向世人承認自己是女性,并不自己的性別而感到任何的排斥和自卑。艾麗絲·門羅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非常鼓勵女性堅持自己的思想以及追求,對于那些壓抑自身性格以及放棄自身價值追求的女性感到非常得不滿,艾麗絲·門羅在她的很多書目中都展現(xiàn)了女性的成長價值,表明了艾麗絲·門羅對女性身份的尊重以及淡然,并認為女性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要遵循自由的意義,不必為了家庭或者某個人而放棄自己深愛的事業(yè)和夢想,沒有必要不斷地進行選擇和猶豫,勇敢地做自己,堅強地成為真實的自己。
在時間長河的流淌中,男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處于管理者的地位,逐漸形成了以男性為主導力量的父系社會體系,在這樣的社會體系中,女性只是男性的從屬者,處于被壓迫和被打壓的地位,并沒有自由的發(fā)言權,最終淪為男性繁衍后代的生育工具,而女性受到公平公正以及自由平等的態(tài)度在當時的社會中是屬于遙不可及的神話。在這個性別以及種族嚴重受到歧視的社會中,女性試圖通過自己的各種努力來實現(xiàn)自身的解放,擺脫這種飽受壓迫和殘害的生活狀態(tài),徹底爭取到屬于自己女性的尊嚴和自由。但是,在實際的社會大背景中,女性能做的努力實在是有限,無法沖破父系封建社會的沉重枷鎖。因此,艾麗絲·門羅在她的短篇小說集中,著重講述了女性意識覺醒以及女性解放封建思想,實現(xiàn)身心健康、自由以及獨立的目標。使得女性能夠對自身的人生價值、社會地位以及對社會和個人的意義和作用有非常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從而激發(fā)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提高女性的主動性個積極性,使得女性在面對社會的打壓以及家庭的不幸福時能夠有勇氣離開這個不堪的環(huán)境,不斷的覺醒女性的自主思考意識,正確認識到女性這個身份地位,變得越來越獨立自主。
艾麗絲·門羅筆下的短篇小說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于生活實際,她立足于煙火人生寫出女性一生的故事,字句之間透露著艾麗絲·門羅對傳統(tǒng)女性的關懷和熱切。而艾麗絲·門自己作為一名女性,她從自身的體驗類推到女性群體中,刻畫出具有真實特性的女性形象,也展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朽,更加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身處舊時代的女性為了不斷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掙扎、奮斗以及猶豫和糾結。艾麗絲·門羅的小說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母親,但是她們的形象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溫柔、和藹以及無私奉獻的偉大母親形象,而是擁有自己深刻想法以及堅持追求自己內(nèi)心的女性形象,在艾麗絲的筆下,這些母親形象第一次具備了完整豐富的女性形象,而不再是作為一個家庭的附屬出現(xiàn),她們在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及家庭的責任中不斷地猶豫,不斷的糾結,在無盡的掙扎和痛苦抉擇中,她們逐漸打破傳統(tǒng)的父系社會造成的深厚枷鎖,展現(xiàn)出女性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真實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