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福臺高級中學 劉小平
要在政治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師就要轉變教學方式,轉變內容的呈現方式,轉變評價方式,從注重知識講解變?yōu)榕囵B(yǎng)學科素養(yǎng)上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高中政治分為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四個模塊,每單元、每課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學任務不同,所以,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但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都要把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滲透到教學中。例如我校采取的教學模式。(1)目標導學,問題導向。必學知識有落實、有反饋;關鍵能力有訓練、有提升;正確價值觀和必備品格在潛移默化中自然達成,避免孤立的機械說教。(2)自主先學,質疑探究。堅持系統(tǒng)學、學系統(tǒng),一氣呵成,不分解學習過程,不以教代學;任務分配有序,每位學生均參與學習;學習內容全覆蓋,獨學有反饋,對學有落實,群學講效率,充分體現“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及時捕捉、定位課堂學習資源的生成點,并嘗試定向追問,拓展創(chuàng)新。(3)歸納梳理,整合建構。堅持做到一明規(guī)律,二知方法,三清結構;橫向生成見多元,縱向生成出深刻;注重必備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的生成。(4)師德綜評。教師的作用和基本價值體現在放手學、點撥學、策動學、組織學、反饋學上,課堂體現的是“學生的自主課”,而不是“教師的演講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通過看動作、聽聲音、察表情,感知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或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設計一些高質量、有挑戰(zhàn)的生活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重視學生的獨特見解,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與想象的空間。這樣,能激發(fā)學生潛能,有利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探究世界的本質》時,筆者利用本地人經常說的一句話“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動彈的,動彈是有哈數的”,很形象地解釋了本課“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的所有內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思想政治教學更加注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教師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對教學的要求是為將來而教、為將來而學。如果只求眼前的教學效果,而不顧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從而做出錯誤的教學選擇,不僅影響學生的未來,還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發(fā)展。
在我國教育的大背景下,為了應付考試,許多教師只注重教材基本知識的講解。只完成了知識目標,核心素養(yǎng)只落實了一小部分,真正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應該面向學生未來的品質及能力。
有些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缺乏興趣,認為學習思想政治只需要死記硬背就行了。有些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沒有把評價放在學生的成長中、人格的完善中,缺少創(chuàng)新的人文關照,使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
教師應該豐富評價手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標準去評價和定位。例如,對一些學困生,當他們給班級在某些方面做了貢獻,或者在成績方面有了進步,或者在紀律方面有了變化,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如可以頒發(fā)“最快進步獎”“班級貢獻獎”等激發(fā)學生潛能。
教師在評價時應該把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加大過程性評價,不能只看結果而忽視過程。進行過程性評價時,要看學生的日常表現,要看學生的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政治教師抓好課堂的一日常規(guī),通過課堂表現、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作業(yè)的情況、書寫、筆記等對學生進行評價。
總之,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教師就要在教學形式、學科內容的傳授、評價方法上下功夫。這樣,才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讓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