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周密
玉米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對我國的糧食安全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豫南地區(qū)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獨有的經(jīng)緯度條件,能夠保證玉米熱量資源需求,但氣象災害的頻繁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夏玉米的豐產(chǎn)豐收。豫南地區(qū)種植夏玉米要想高產(chǎn)豐收,就要不斷提高夏玉米種植管理技術水平。
推薦優(yōu)先選用經(jīng)國家、省、市審定通過的中早熟玉米雜交良種,所選種子應適宜當?shù)胤N植,滿足高產(chǎn)需求,抗倒伏能力,抗病蟲草害能力較好的,玉米莖稈挺拔、株形整齊理想,苞葉長短適中、薄厚均勻,籽粒灌漿速度快,脫水快,且適合全程機械化作業(yè)。
種子需要達到國標GB 4404.1規(guī)定,控制水分在11%以下。分級分類精選適合單籽粒機器播種的一級、二級種子,發(fā)芽率、純度、凈度在98%以上,單粒質(zhì)量標準差≤0.0427,變異系數(shù)≤15.978。
經(jīng)過優(yōu)選、精選的玉米種子采取包衣藥劑處理,選用的殺蟲劑、殺菌劑需符合國標GB 4285規(guī)定。每10 kg種子用70%吡蟲啉懸浮劑30 mL和2%戊唑醇懸浮劑40~60 mL進行包衣處理;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 mL和2%戊唑醇懸浮劑40~60 mL進行包衣處理。
夏玉米一般情況要早播,播種時間最晚不要超過6月10日。播種時間早,產(chǎn)量較高,籽粒成熟完整性較好,所以小麥收獲后要立即播種玉米。
播種時掌握好耕作層20 cm以內(nèi)的土壤含水量,保證充足的土壤墑情。如果土壤墑情不夠,播種后及時補澆“出苗水”。
不同品種、不同地塊水肥差異是影響夏玉米種植密度的直接因素,根據(jù)水肥強弱合理進行密植和稀植,保證后期不會影響玉米正常生長,是提高玉米質(zhì)量和產(chǎn)量的重要因素。
選用符合國標GB 10395.9規(guī)定的玉米種子和化肥異位同播的勺輪式玉米單粒播種施肥一體機進行同播,播種深度4~5 cm,播種行距60 cm。氮肥總量的2/5和磷鉀肥隨播施入,肥帶3 cm以上,種子與肥料相距5~10 cm。
1.苗前化除。玉米播種后,在土壤墑情較好時,每667 m2可以用莠去津及40%乙草胺懸浮劑150~180 mL實施表土層封閉噴霧。
2.苗后化除。夏玉米苗長出2~4葉時,每667 m2可以定向用莠去津及24%煙嘧磺隆懸浮劑80~100 mL噴施,不重不漏。5葉期后行間定向噴施。
玉米進入12~13葉時,采用施肥機械施用總氮量的60%。同時根據(jù)土壤肥力情況,每667 m2追施純氮肥3~5 kg。
玉米苗期土壤肥水不宜過大,保證蹲苗。拔節(jié)期以后,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干旱要盡快灌水補墑,每667 m2單次澆水量為20~30 m3。如遇強降水發(fā)生澇情,需要在1天內(nèi)進行田間排水。
玉米植株倒伏與品種、地塊位置、天氣等息息相關,可以在7~12葉期噴施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每667 m2用50%矮壯素水劑25 mL,或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60~70 g進行葉面噴霧。施藥均勻,不重復、不漏噴。
1.玉米苗期,每667 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 g,葉面均勻噴霧防治玉米粗縮病和矮花葉病。
2.玉米喇叭口期至抽雄前,每667 m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 g,防治玉米穗腐病。每667 m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g,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葉斑病、莖腐病等。
1.玉米播后,每667 m2用3%殺蟲雙顆粒劑2~3 kg混土勻撒地表可防治地下害蟲。
2.玉米苗期,每667 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 g和7.5%氯氟·吡蟲啉30~40 mL進行葉面均勻噴霧,防治灰飛虱、薊馬、蚜蟲、二點委夜蛾、甜菜夜蛾等。
3.玉米喇叭口期,每667 m2用3%辛硫磷顆粒劑0.8~2 kg進行均勻丟心,或在害蟲幼卵期每667 m2投放赤眼蜂1.5萬頭,防治棉鈴蟲、玉米螟和桃蛀螟。
玉米機械收貨需要保證籽粒完整性,破損度≤3%,籽粒乳線消后10 d且含水量≤25%時收獲。因特殊情況需晚收,要注意把握冬小麥適期播種農(nóng)時。
玉米機械收獲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機械收果穗;二是機械收籽粒。不論選用哪種方式,要注意把握晾曬脫水、烘干脫水,防止籽粒發(fā)生霉變。
玉米儲藏主要控制水分以防籽粒霉變,籽粒含水量≤12%時較好,最高不要超過14%進行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