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君,張?zhí)迹瑓墙鹈?/p>
后疫情時代的“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線上教學實踐與思考*
侯艷君1,張?zhí)?,吳金妹1
(1.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機械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5;2.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材料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5)
為積極應對新型冠狀肺炎,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組主動作為,科學謀劃,從教學平臺選擇、線上資源準備、思政教育融合、多元化過程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網上教學實踐,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中國大學慕課及慕課堂+釘釘直播+QQ”的線上教學方法,實現了“停課不停學”的學習目標。
后疫情時代;“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教學實踐;線上教學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作為阻斷疫情向校園擴散的應急之舉,中國教育界開展了全方位的“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活動,規(guī)模之大堪稱空前,教學挑戰(zhàn)史無前例[1]。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積極組織線上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教學實踐,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組通過團隊協作、集思廣益,合力研討線上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及時融入思政教學元素,科學應用過程評價,形成了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的授課方式,打造了“永不下課”的線上課堂。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是機械類或近機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基礎課,是基礎課、專業(yè)課和實踐課之間的紐帶和橋梁。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掌握在機械設計中確定零件幾何要素技術要求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學會在機械圖樣上標 注技術條件,并正確理解機械圖樣上有關幾何要素的技術要求[2]。該課程具有抽象概念多、術語定義多、符號代號多、標注表格多、經驗解法多等特點,對以實踐和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網上教學具有很大挑戰(zhàn)性[3]。
線上教學首要的任務是教學平臺的選擇,正式開課之前,課程組先后測試了騰訊會議、釘釘直播、Zoom等實時交互會議工具,結合中國大學慕課上線的省級在線開放課程及全國各地學生網絡環(huán)境的差異,為保證教學效果,課程組最終確定了“中國大學慕課及慕課堂+釘釘直播+QQ”的線上教學形式。課前,教師通過慕課堂公告提前發(fā)布每次課主要學習內容、學習目標與要求、學習方法與時間安排,學生通過中國大學慕課開展自主學習;課中,通過慕課堂進行簽到、測試、討論,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借助釘釘直播解決學生共性問題,實時音視頻互動;課后,通過QQ答疑解決學生個性問題,學生還可以通過中國大學慕課上的視頻或釘釘回放進行復習。
對于全方位的線上教學,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選擇至關重要。面對的考驗也是挑戰(zhàn),課程組教師按照分工分章節(jié)制作線上教學課件,課前精心收集素材、備課錄播,同事互看審查、校驗視頻內容,課堂按授課計劃安排發(fā)布錄制視頻,實時解決異常問題。線上教學資源準備方面,課程組教師充分發(fā)揮借鑒原有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優(yōu)勢,精心準備線上教學資源,通過中國大學慕課同步上傳學科前沿及熱點知識;通過網絡、工廠等渠道收集、制作教學資源,配套發(fā)布教學相關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輔助資料,供學生們課下自學、研學。
在災難面前,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通過網絡教學,教育學生要把疫情、災難當成教材,從自我做起,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社會。疫情防控期間,授課間隙,提醒學生們注意學習掌握疫情防控知識,減少外出活動,支持全國防控大局;同時,鑒于學生們長期要居家生活學習,活動空間有限,提醒大家科學規(guī)劃居家期間的學習生活,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鼓勵大家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活動,與祖國、社區(qū)共克時艱。
通過這場轟轟烈烈的全國疫情阻擊戰(zhàn),進一步樹立當代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矢志不渝、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和放眼祖國、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共成長。
教學過程中,師生處在不同空間,學生“掛機上課”情況可能發(fā)生,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因此,課程組嘗試打破原有的平時成績占20%(含平時考勤和作業(yè)),實驗課成績占10%,期末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70%的評價體系,決定提高過程性評價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借助中國大學慕課記錄學生視頻完成情況及作業(yè)成績,由慕課堂統(tǒng)計學生簽到、隨堂測驗、回答問題、主題討論等課堂表現,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成效通過線上生成成績。再加權結課考試,形成了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即平時作業(yè)和課堂測驗占10%,主題討論和實驗各占比10%,在線學習占比20%,期末考試成績占比為50%??己藘热莞采w面廣、突出重點,重點考核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多元的評價法方法綜合考核和評價學生的能力和成績。
通過半年的教學實踐,課程組發(fā)現線上教學雖然具有可重復性、不受時空限制、豐富的交互性和便捷性等優(yōu)勢,但同樣也存在諸多不足,值得改進。
線上教學繞不開網絡和終端(電腦、手機等),雖然中國4G網絡覆蓋率高達98%,但對部分偏遠農村及貧困學生而言,網課需要支付網絡費用或購買支持4G網絡的手機,正常面授,對貧困學生不受影響,但貧窮使網課變成負擔,影響個別學生身心。此外,每天連軸轉地使用手機或電腦,對學生的視力也會產生影響,這也成為學生經常吐槽的一大槽點。
“你永遠不知道網絡另一端坐著的是不是一條狗!”這網絡俗語雖有不文明之嫌,但對于網絡教學同樣適用。電腦的另一端的學生若自制力有限,就很難持續(xù)專注學習課堂知識,導致學習效果欠佳。
眾所周知,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而線上教學,師生天各一方,個體被割裂,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自然減少,每個人面對的是冰冷的屏幕,難以實現感情交流,教師的教學熱情及學生接受積極性都會或多或少打些折扣[4]。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線上教學雖然有利也有弊,但從長遠來看,已逐漸代表未來學習的一種趨勢。作為教育參與雙方,教師和學生要勇于面對新的挑戰(zhàn),善教會學,敢于嘗試;要合理安排網課授課方式、授課時長,盡量減少學生、教師和家長的負擔;適度增加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調節(jié)課堂氣氛,減少線上教學的被動及壓抑;完善、細化線上課堂數據處理體系,將學生遠程課堂表現、課堂測試及線上作業(yè)等信息量化評價,實現間接督導、科學評估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5],作為工科教師思政雖非主業(yè),但對于育人,筆者們責無旁貸,因此,在全國抗疫的背景下,線上開展工科教學中適時融入了思政元素。同時,對于近年來教育部一直大力提倡的教育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倡導,突如其來的疫情便間接推動了信息化教學的實質發(fā)展,線上教學實踐對下一步面授教學使用信息化教學工具進行教學改革、混合式教學探索、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實操都是有益嘗試。
[1]田俊,陳蘭枝.抗疫時期“停課不停學”的特征、問題與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教師教育論壇,2020,33(4):4-8.
[2]黃海鵬.《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產教融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1):210-211.
[3]吳林峰,許蘭貴,金向杰.機械類工科專業(yè)網絡課程建設研究[J].科教導刊,2019(23):120-121.
[4]邰麗.新冠疫情下線上教學的不足與改進[J].價值工程,2020,39(21):7-8.
[5]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EB/OL].[2020-08-31].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20-08/31/c_1126434567.htm.
G642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8.041
2095-6835(2021)08-0108-02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本科教學示范課堂項目(編號:2019138-4);河南省高等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項目(編號:2019671-57)
侯艷君(1979—),女,河南南陽人,碩士,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機械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與先進制造技術。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