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堤咔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江蘇鎮(zhèn)江 212300)
獨立學院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與學術型高校不同的是,應用型獨立學院的辦學目的突出專業(yè)性和目標性,在教學上更加注重實踐教學,致力于培養(yǎng)能夠滿足和符合市場實際需要以及企業(yè)工作需要的實踐性人才。其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在培養(yǎng)目標的制定上會緊密結合當地的區(qū)域文化需求,以期學生畢業(yè)后能滿足周邊企業(yè)的需要,讓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科研成果能夠真正付諸實踐。[1]由于缺乏專業(yè)的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一些獨立學院在剛成立時無法完全獨立運行,對母體高校的依賴性比較大。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師資力量不足。獨立學院成立之初,還需要一段時間去組建完整的教師團隊,因此多會聘請母體高校的教師來為學生授課。第二,科研管理能力不強。前述提到,母體高校的教師會來獨立學院授課,同樣,這些教師也會在學院開展科研工作。此外,在管理體系方面,獨立學院也會參照母體高校的管理體系。隨著獨立學院的發(fā)展,獨立學院也會逐漸脫離母體高校,成立自己成熟的教學團隊及科研團隊。
隨著獨立學院的發(fā)展,逐步脫離母體高校,各個方面都應該建立能夠獨立運轉的體系??蒲泄芾淼闹T多問題依舊存在,具體如下:
獨立學院教師隊伍有一部分是碩博剛畢業(yè)的應屆生,首要工作是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因此,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了鉆研教材、編寫教案和研究課堂教學方面,真正能夠投入到科研上的時間少之又少。同時,年輕教師經驗不足,對項目申報和項目研究的具體情況了解不多;在沒有專業(yè)教師團隊的帶領下,科研工作的展開不知從何下手。
高校的系科相對獨立,各個系科教師們的科研水平及積極度也不一樣。理工類專業(yè)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關度和重合度較高,關系十分密切,而對于文科類專業(yè)而言,文科類專業(yè)的教師們則不然,如何提高文科類專業(yè)教師們的也成了亟需解決的事情。
一些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整體比較偏年輕化,他們缺乏科研方面的相關經驗,有的教師不知道怎么系統(tǒng)地去開展科研。如果有一位有科研經驗的教師帶著數個年輕的教師們開發(fā)合作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正是由于缺乏專業(yè)性較強的帶頭人的領導,教師間不懂得互相合作,不同科研團隊之間的交流也比較少。加之部分教師認為科研就是自己一個人的事,缺乏合作理念,不愿與其他教師合作開展研究。
獨立學院的經費主要來自于學生的學費,而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這就導致獨立學院在運轉時會出現經費有限等情況。在開展科研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足夠的經費來購買研究設備和研究所需的其他物資,需要學院甚至是地方財政予以支持。然而學院的經費除了要滿足教學業(yè)務開支的需要之外,還得支付教職工的工資,這樣一來,能留給科研的經費并不多;而且,獨立學院所屬的管理部門不了解學院運轉的情況和具體的科研經費分配情況,有時不太愿意為教師提供科研經費。
科研管理隊伍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時這一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以及管理質量會直接決定后期的科研水平。[2]獨立學院成立初期,在依附母體高校的情況下,并沒有自身成熟的科研管理體系。隨著獨立學院逐漸獨立,在脫離母體大校的同時,獨立學院將獨立承擔起學院的科研工作。由于科研管理人員缺乏經驗,科研管理工作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形成自己的一套科研模式。
針對上述問題,可采納的對策如下:
由于獨立學院的教師們均偏年輕,有些不知道如何撰寫申報書,對項目論證、研究目標內容、創(chuàng)新之處、研究思路方法,研究計劃及成果如何撰寫均不太清楚。獨立學院應定期組織校內外的專家,提供各類科研講座。在申報項目的進程中,組織多種類別的專家評審,請專家們給予指導意見,讓教師們多次打磨項目書,提高所申報項目的質量。同時,要發(fā)揮學科教研室的作用,一方面,鼓勵教研室組織教師們定期開展學術科研交流活動,讓教師們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另一方面,不同學科教研室之間也應該進行跨學科交流,開展跨學科交叉研究。
從學院層面,在各個系科建立科研機構,讓科研機構起到輻射作用,讓有科研經驗的教師帶頭,在學院層面為各個科研機構配備專家支持,經費支持,學院層面的政策支持等。讓科研機構帶動起來,為年輕沒有科研經驗的教師們打開科研的大門。
由于成立之初獨立學院科研規(guī)模不大,科研管理的工作量較少,科研管理工作也由教務處或者系科的教務人員代勞。脫離母體高校后,學院會成立專門的科研部門,這就要求科研部門要強化專業(yè)屬性,在實踐中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一方面,科研部門要根據學院特點制訂專門的科研管理條例和管理方法,按照既定的規(guī)章制度辦事。另一方面,科研部門的管理人員要積極為教師服務,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將教師們的需要及時反饋給學院和上級部門,為教師們提供交流的平臺。此外,盡管已經不再依賴于母體高校,還應該和母體高校保持聯系,進行深度合作。
隨著獨立學院的發(fā)展,科研工作者的數量越來越多,科研工作總量也逐年上升,各種科研項目種類繁多。獨立學院的科研管理人員人數也有限,必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管理好學院各種類型的科研項目課題和科研成果,而傳統(tǒng)模式的紙質工作已經無法跟得上新時代的發(fā)展。科研管理技術手段的創(chuàng)新也刻不容緩。獨立學院要逐步從“人管人”過渡到“制度管人”。利用信息管理系統(tǒng)可加快獨立學院科研管理的規(guī)范化進程。[3]有條件的學院可以利用數據管理系統(tǒng),建立檔案管理,從申報項目、立項、中期檢查、結項、成果轉換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及時跟進每一個項目的進度,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及時發(fā)現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科研經費是支持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經費主要來自于3方面:(1)獨立學院的自籌經費,是經費的主要來源;(2)國家、省市、地方及各類科研機構提供的縱向科研經費;(3)學院與各個企業(yè),尤其是當地的企業(yè)合作獲得的橫向課題科研經費。由于經費有限,有些項目學院提供配套經費,有些周期短的項目,特別是文科類項目,學院則不提供配套經費。對于那些無配套經費的科研項目,教師們申報的積極性并不高。獨立學院應該通過各種途徑,為本院的科研工作者們,提供經費保障,且最大限度地讓科研經費用起來,讓科研工作者動起來。
對于應用型獨立學院來說,雖然首要目的是培養(yǎng)實踐性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加強科研工作。要發(fā)揮教學和科研的互相促進作用,做到教學科研兩手抓。但是,當前應用型獨立學院的科研管理工作還存在制度不完善、經費不足和教師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在教育改革和教育轉型發(fā)展的背景下,應用型獨立學院應發(fā)揮出各方力量,在提高科研工作者們的科研能力的同時,提高學院的總體科研水平,增加學院知名度,促進教學和科研的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