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嬋
(杭州師范大學,浙江 杭州 311121)
隨著英語啟蒙的低齡化,從幼兒時期開始進行英語學習已成了社會潮流,趨之若鶩的家長們?yōu)橹度肓舜罅康木拓斄Α?jù)筆者觀察,中國學齡兒童的英語能力雖然較以往有所提高,但是和新加坡、香港等地區(qū)的同齡兒童相比,還是落后不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兒童英語培養(yǎng)策略的問題。兒童的語言學習方式應該遵循兒童的心理特點,用符合兒童的方式來開展學習活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事實上,兒童天生就具備語言習得的能力,就像兒童能自然而然地能習得母語。兒童時期學習英語,可以用類似母語的學習方式,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一些研究也表明,用母語化的方式培養(yǎng)兒童學英語能收到良好的成效。為此,本文將著重論述母語式英語學習法在兒童學習方面的可行性。
語言習得指的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學會一門語言,而不是刻意地去學習語法規(guī)則。這比較接近母語學習的過程,大量的聽說和交流是語言習得的主要途徑。而語言學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外語學習。語言學習一般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比如教室里,通過背單詞、學語法的方式來掌握一門語言。
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這兩種語言學習方式各有自己優(yōu)勢和劣勢。語言習得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學習過程,學習者通過大量的聽說和交流來習得語言。用這種方式培養(yǎng)的兒童有較強的語言輸出能力。缺點是語言習得的時間較長,在學習語法方面的效率不高。
語言學習以背單詞、學語法為主,在掌握語法規(guī)則方面,語言學習的效率較高。然而,這種學習方式的弊端是缺乏交流,致使兒童開口表達的能力較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啞巴英語。
有研究表明,兒童時期學英語更適合以語言習得的方式來進行,也就是類似于母語的學習方式,這也比較兒童的身心特點。一方面,兒童的認知能力還不具備學習抽象的語法知識的能力,過早開始語法學習會使兒童感到枯燥。另一方面,兒童階段更適合學習具體形象的東西。兒童擅長模仿,更適合用習得的方式來學英語。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輸入假說”的理論,即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部分。克拉申認為,只有當習得者接觸到足夠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現(xiàn)有語言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才能真正產生習得。我們都知道,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而只有當一個孩子的語言輸入達到足夠量的時候,她才可能進行輸出。
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是語言習得的關鍵,這也是類似于母語學習的路徑。兒童一開始學母語時也是通過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來習得母語的,而不是通過語法學習??死甑难芯勘砻鳎趯W習第二門語言時,“可理解性輸入”的最佳方式是大量的聽和讀,這才是學會語言的必要和充分條件。
英語發(fā)音非常重要。準確地道的發(fā)音能增強學習者得信心。兒童在剛起步學英語的時候,應該要盡量把發(fā)音練好。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在兒童時期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發(fā)音,將為今后的語言運用打下基礎。否則,一旦已經形成了不正確的發(fā)音習慣,不但會影響交流,以后如果想要糾正發(fā)音,將會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發(fā)音必須從一開始就抓。
兒童的特點是擅長模仿,在學英語初期,可以將大量的聽讀結合起來,盡可能多聽符合孩子年齡段的繪本、兒歌、韻文的原版音頻,然后進行跟讀模仿。小孩子在沒有形成中式語調的情況下,進行大量聽和跟讀,將更容易習得地道的發(fā)音。先聽說、后讀寫,是兒童學英語最理想的順序。
英語學習不等于枯燥的背單詞、學語法。英語學習完全可以是有趣的。在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興趣是學習的驅動力。
筆者建議家長在生活中為孩子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情景,將英語學習融入到生活和娛樂中去。比如,可以通過觀看英語動畫片、英語電影的方式,為孩子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讓孩子感受英語在各個場景中的運用??从⒄Z影視不同于傳統(tǒng)的枯燥的學習方式,它為學習者提供了語言場景和生動的情節(jié),更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在場景中學英語,既激發(fā)了孩子的語言學習興趣,更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語言習得不知不覺地發(fā)生。
要想學好任何一門語言,閱讀是必不可少地環(huán)節(jié)。在歐美國家中,兒童從小就開始英語閱讀,其英語閱讀量是我國兒童的幾十倍。原版閱讀能夠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詞匯量,培養(yǎng)英語語感。閱讀不僅能夠使孩子感受語言之美,還能使孩子產生共鳴,從而進一步增強閱讀理解能力。筆者建議我國兒童在英語學習初期就可以開展適合其年齡段的英語閱讀。閱讀是一種很好的語言輸入方式。只要選取適合孩子程度的語言材料,就可為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在長期的閱讀培養(yǎng)下,孩子的語言能力將由量變達到質變。在閱讀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語言輸出(即口語輸出和文字輸出)將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綜上所述,基于兒童語言習得理論,英語母語化的培養(yǎng)方式是兒童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英語是一門需要靈活運用的工具,需要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母語化的培養(yǎng)方式將填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不失為一種有效可行的學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