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心理資本作為個體成長和發(fā)展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是培養(yǎng)正向的心態(tài),也是個體應對各種困難的重要心理力量[1]。心理資本對大學生的學業(yè)成就[2]、就業(yè)[3]、心理健康[4]等方面產生顯著影響。這些研究在實踐基礎上充分證明了心理資本對大學生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調查大學生心理資本狀況,以更好地改善大學生心理資本,進一步提高心理資本對大學生的積極作用,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同時揭示大學生心理資本狀況,可以豐富理論研究,有很強的理論意義。
隨機選擇了安徽省某應用型本科高校一年級至四年級的大學生進行了測試,參加研究的有效學生被試有1179名。人口學情況限于篇幅不再單獨列出,可見“結果與討論”中所述。
《積極心理資本問卷》由張闊、張賽、董穎紅編制而成,共26 個項目。問卷有四個維度: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5]。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問卷選擇題選項分別是完全不符合、不符合、有點不符合、不確定、有點符合、符合、完全符合,計分對應分別為1 至7。
研究對1203 名被試進行問卷測試,主試宣讀指導語,之后被試進行問卷回答。測試完畢,回收有效問卷1179 份,然后進行SPSS20.0 數據錄入,并進一步統(tǒng)計分析。
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和心理資本的平均值依次為4.45、4.42、4.90、4.89、4.65,標準差依次為0.82、0.89、0.90、0.86、0.66。因量表選項賦值從低到高是1 至7,中值是4,故大學生的心理資本及各因子的平均值為一般,有很大提高空間。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心理資本及各因子在不同專業(yè)學生上有顯著差異(理工類、文史類、音樂類人數分別為582、523、74,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F 值分別為9.59、12.79、3.42、3.95、8.88,P 均<.05),事后多重比較發(fā)現,在自我效能感上,音樂類和理工類學生顯著高于文史類學生;在韌性上,理工類學生顯著高于文史類學生;在希望上,音樂類學生顯著高于理工類學生;在樂觀上,音樂類學生顯著高于文史類學生;在心理資本上,音樂類和理工類學生顯著高于文史類學生。這可能是因為經過不同專業(yè)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個性都有了很大變化,對心理資本及各因子有了較大影響。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音樂教育程度學生在自我效能感、希望、心理資本上均有顯著差異(音樂教育程度好、一般、較差、很差人數分別為83、362、243、491,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F值分別為7.18、1.42、3.66、0.79、3.88,P 分別為0.00、0.23、0.01、0.50、0.01),事后多重比較發(fā)現:在自我效能感上,音樂教育好的學生、音樂教育一般的學生均顯著高于音樂教育很差的學生;在希望和心理資本上,音樂教育一般的學生顯著高于音樂教育很差的學生。這可能是因為音樂教育程度較高的學生,長期浸染,音樂欣賞更加系統(tǒng),在音樂欣賞中能夠體驗到自我效能的提高、希望的劇增、心理資本的穩(wěn)定增強。
較外向型性格的學生在心理資本及各因子上分值最高,分別為4.84、4.71、4.61、5.02、5.06。在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心理資本及各因子在不同性格的學生上有顯著差異(外向型、較外向型、中間型、較內向型、內向型人數分別為143、280、538、177、41,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F 值分別為18.42、9.59、4.82、9.50、17.39,P 均<.01),事后多重比較發(fā)現,在自我效能感上較外向型學生、外向型學生均顯著高于中間型、較內向型、內向型學生;在韌性上,外向型學生顯著高于較內向型學生,較外向型學生顯著高于中間型、較內向型、內向型學生;在希望上,較外向型學生、外向型學生均顯著高于較內向型學生;在樂觀上,較外向型學生、外向型、中間型學生均顯著高于較內向型學生,較外向型學生顯著高于內向型學生;在心理資本上,較外向型學生、外向型、均顯著高于中間型、較內向型、內向型學生。這可能是因為不同性格類型的學生為人處世不一樣,從而影響心理資本及各因子的形成狀況;在現實生活中,內向性格和較內向性格的人因不善于和人交往影響心理資本,而外向性格的人因行事風格過于外露而影響別人對其評價和態(tài)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事情效率,從而影響心理資本的發(fā)展,較外向型學生則能夠避免這方面的缺點,又能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點,使得心理資本及各因子最高。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樂觀在不同家庭住址的學生上有顯著差異(農村、城鎮(zhèn)、城市人數分別為752、266、161,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F值分別為1.00、1.35、0.24、3.26、0.14,P值分別為0.37、0.26、0.79、0.04、0.87),事后多重比較發(fā)現,在樂觀上城鎮(zhèn)學生顯著高于城市學生。這可能是因為城市學生生存環(huán)境較好,上升空間有限,難以通過努力達到較高目標,樂觀值相對較低;而城鎮(zhèn)學生上升空間較大,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因而相對樂觀,在數值上顯著高于城市學生。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心理資本各因子在不同年級的學生上均有顯著差異(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人數分別為650、212、274、43,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F 值分別為14.78、9.71、16.82、27.58、25.46,P 均<.01)。事后多重比較發(fā)現:在自我效能感上,大一學生顯著高于大二、大三學生,大四學生顯著高于大三學生;在韌性上,大一學生顯著高于大二、大三學生;在希望、樂觀和心理資本上,大一、大四學生均顯著高于大二、大三學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大一至大四年級平均值分別為4.57、4.36、4.21、4.65;在韌性上,大一至大四年級平均值分別為4.54、4.34、4.22、4.28;在希望上,大一至大四年級平均值分別為5.02、4.63、4.76、5.36;在樂觀上,大一至大四年級平均值分別為5.07、4.61、4.65、5.20;在心理資本上,大一至大四年級平均值分別為4.78、4.47、4.44、4.84。這可能因為大學不同年級的經歷,尤其學習難度的不斷增大,對大學生心理有了很大影響,造成心理資本及各因子有了變化——大一剛剛經歷過高考,進入大學有點欣欣然,心理資本及各因子值尚可,大二、大三心理資本及各因子的平均值比大一稍低,大四隨著學業(yè)的成功及心理的成熟,造成心理資本及各因子的平均值比大三高,甚至在心理資本、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上比大一還高。
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在自我效能感、韌性及心理資本上,男學生顯著高于女學生(男女生人數分別為501、678,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t 值分別為4.92、4.65、-1.60、-0.79、2.51,P 值分別為0.00、0.00、0.11、0.42、0.01)。這可能因為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身體素質和意志堅定的大學生更占有優(yōu)勢,而在這些方面男性比女性有優(yōu)勢。
首先,大學生需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心理資本狀況。良好的心理資本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產生顯著的影響。因此,大學生應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心理資本狀況。其次,大學生應通過努力不斷實現自己的目標,提高自己的學業(yè)成績,提高自己的能力,優(yōu)化自己的性格,從而提高自己的心理資本狀況。最后,大學生應向身邊心理資本較好的人學習,完善自我。如一些文史類學生應學習音樂類學生和理工類學生較強的自我效能感;一些內向型學生應合理地學習較外向學生的行為方式;一些城市學生應學習城鎮(zhèn)學生敢于設立目標及為之不懈努力的精神;一些大二、大三學生應向大四學生學習努力后的厚積薄發(fā);一些女生應向男生學習縝密的邏輯思維和堅定的意志品質。
第一,父母應關心支持孩子在大學的成長。孩子上大學了,父母應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孩子。父母應鼓勵孩子認真對待學業(yè),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不斷的成功中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和樂觀;孩子在面臨失敗時,能夠正確地安慰他、鼓勵他、指引他,讓他面對現在和未來覺得還有希望和韌性。第二,父母應積極向上,給孩子樹立學習的好榜樣。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到了正能量,無疑會提高心理資本。第三,父母應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在大學無后顧之憂,成長有溫暖的支持,為心理資本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
第一,學??梢酝ㄟ^系統(tǒng)的課程來培育大學生的心理資本。思想政治課程為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準確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礎,有利于心理資本的發(fā)展;專業(yè)課程為大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提供了保障,學習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心理課可以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有助于心理資本的提高;體育課可以通過幫助大學生克服困難,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信心、敢于堅持的意志品質和不怕困難的樂觀精神,更能有效地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韌性和樂觀的心理品質;音樂教育課可以促進大學生的音樂欣賞活動,而良好的音樂欣賞活動能顯著提高自我效能感[6]。第二,學校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學生在這些活動的成功中不斷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失敗的總結中進一步提高樂觀的精神;在努力的堅持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韌性。第三,學校應加強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的宣傳,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向他們靠齊,不斷提高自己,心理資本會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