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晶
(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0)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應用型人才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學前教育的應用型人才更是如此,教師一定要去注意做好應用人才的定位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階段不僅學習到理論知識,更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實踐能力,迎合國家發(fā)展的規(guī)劃需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本文也就學前教育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做出幾點討論。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教師的教學也一定要去迎合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傳統(tǒng)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讓學生們停留在課本上面去學習,對照枯燥無味的課本學習理論知識,學生不僅不能夠感受到學習的魅力,甚至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1]當前教育模式呈現多樣化發(fā)展的趨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迎合時代發(fā)展的特點,使得自己的教育多樣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一定不是在枯燥無味的書本學習以及死板的死記硬背當中產生,教師在今天教學的過程中,不妨去利用多媒體輔助自己教學,或者在課堂上采取游戲化教學、翻轉課堂的模式,改變教學課堂的結構,使得學生們能夠接觸到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樣的氛圍當中也會受到感染,將來他們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也可以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新時代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給學生們教學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這一節(jié)課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去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措施開展教學活動。在給學生們教授理論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一些視頻或者是圖片資料內容輔助自己教學,教師需要去告訴學生們,大家在這個新時代背景下,一定要去注意利用好多元化發(fā)展的科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高職階段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教師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前教育所需要的教育者,有一個成語叫做言傳身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不自覺得模仿教師,倘若教師在給這一部分學生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死板地按照書本去進行理論知識教學,死記硬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那么這一些學生在將來投入工作崗位的時候,也會按照這樣錯誤的教學方法兒去進行教學,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所以今天教師一定要注意,使教育的教學能夠更加多元化,能夠利用各種各樣新型的教學策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這是教師的教學目標。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應用型人才不是單純地在書本上進行學習可以得到。應用型的人才不僅需要能夠掌握理論文化知識,更是可以把理論文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特別是在高職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給學生們強調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那么雖然學生能夠精通了理論知識,但在以后真正投入工作崗位的時候仍然不知道從何下手,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學習和工作的銜接。所以今天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去培養(yǎng)應用型的人才,首先需要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實踐教學的機會,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脫離課本,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2]而且在真正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很多書本上沒有教到的緊急狀況。如果能夠讓學生多次進行歷練,那么學生的經驗也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這種經驗的積累和實踐機會對于高職階段的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必要性,這可以使得他們今后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更加的得心應手,能夠做好學習與工作實踐的銜接,是每一個高職教師所需要去注意的點。而且學前教育面向的人群大多數都是一些沒有什么學習基礎的兒童,單純的只是用書本進行理論知識教學,那么學生們很難學習到如何和兒童們進行有效的溝通和相處。這個時候去進行實踐,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高職階段的教師在給學生們教學學前教育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就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們意識到理論知識的教學是為了自己實踐真實的投入工作崗位而打下基礎,它不應該成為自己學習的全部。在以前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總是覺得理論知識的學習占了自己整個學習生涯的全部,只要能夠學好理論知識,只要能夠取得好的考試成績,那么就代表自己的學習是一個成功的學習,自己的競爭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的確,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必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新時代教師一定要去強調他不能成為教學的全部。教師在給學生們教學這些理論知識的時候,也應該去積極尋找讓他們實踐的機會。在某一個節(jié)假日或者是寒暑假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去進行一些志愿教學活動或者是送教上門服務。讓學生們可以真正和學前的兒童面對面地進行交流,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同這些孩子相處,自己做學習的教學理論又應該如何正確地運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去。這種實踐機會的提供,可以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也可以使得學生更好地做到學習與工作過渡。
高職的教師的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時代背景下的職業(yè)技術型人才,但是教育專業(yè)是一門十分微妙的專業(yè)。如果單純依靠高職教師的教學,那么學生們只能夠把教育部門規(guī)定學生在高職階段完成的科目完成,學生的工作經驗積累和整體素質培養(yǎng)卻有著一定的局限性。[3]所以作為新時代教師,在今天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去注意讓學生能夠向一線的幼兒園教師學習,提供學生去向幼兒園一線教師詢問和學習的機會。幼兒園一線教師處在教育的一線工作崗位,他們是最了解幼兒并且能夠最好貫徹幼兒教育的一批人,他們工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對于各種突發(fā)狀況的應對,要比中職階段的教師優(yōu)秀得多。所以讓學生去接觸這些一線教師,使他們能夠跟著一線教師學習并且總結經驗,這可以使得學生們在課下學習到更多書本上學習不到的東西,能夠拓展他們的視野,充實學生的儲備,使得他們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例如,高職階段的教師在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的時候,就可以去請一些幼兒園一線優(yōu)秀教師來學校開展講座或者是座談會。教師聘請這些學前的教師來給學生們聊一聊他們在工作當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積累的經驗,讓學生向他們主動提問,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了解幼兒群體是一個什么樣的群體,在學前教育階段應該去注意哪些常見的問題。如果學生能夠向這些一線的幼兒園教師真正地學習到知識,并且能夠總結經驗的話,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也可以更加的得心應手。而且一線幼兒園教師對于學前兒童的心理把握最純粹,向他們了解學前教育的技巧可以使得高職階段的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是每一個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具備的綜合素養(yǎng)。在高職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是應該注意這一點,提高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十分的重要。學生在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面臨的都是一些學前的兒童,如果自身就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沒有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話,那么他們的教學一定是枯燥無味的,不能吸引學前兒童的學習興趣,那么學前教育就很難開展。[4]今天高職教師教學的時候想辦法提高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以身作則,先將課堂變得更加趣味化,營造一個活潑且輕松的課堂氛圍,引領學生們一步一步地去進行思考,這樣一來,學生更容易在這樣活潑的氛圍當中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學生今天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想的培養(yǎng)會直接關系到他們今后在工作崗位當中的教學態(tài)度,這十分的重要。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們教學學前教育理論知識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不能和傳統(tǒng)的教育那樣,只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點、強調重點,只讓學生能應付考試。而是需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想辦法提高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5]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手段活躍課堂氛圍,主動和學生們進行交流,讓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積極地去進行思考探索,同學之間進行必要的交流合作。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想能夠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這有助于學生在現階段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在今后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貫徹這樣的教學理念,進行高效率的學前教育工作,真正讓孩子們在學前啟蒙教育階段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高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去注意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找到一條新時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學途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在提高學生們學習效率和學習素養(yǎng)的同時,也要提高他們的經驗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前教育的應用型人才是教師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