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霞
(新疆煤炭技師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7)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高中職院校教學工作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承擔著雙層的育人任務。近年來,社會及政府越來越重視中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中職院?!八颊n”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不足:隊伍規(guī)劃不明確;教師流動性大,隊伍缺乏穩(wěn)定性;教師培訓機會少以及考評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1.定位不清,目標不明確。中職院校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在人才的培養(yǎng)上有自身的特點。它注重的是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中職院?!八颊n”教師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同時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然而,許多中職院校沒有注重“思政課”教師職責的特殊性,沒有把“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放在中職院校教育教學的總體目標中去進行定位,因而出現(xiàn)定位不清,目標不明確等問題。2.創(chuàng)新不夠,優(yōu)勢不強。目前,在中職院?!八颊n”教師隊伍建設中,創(chuàng)新不夠,缺少個體特色,在隊伍建設上沒有體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大多中職院校都只停留在對國家出臺的文件精神的貫徹和引導上,采取的都是統(tǒng)一的建設模式和管理方法,沒有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和“思政課”教師存在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建設工作。使“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失去了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
中職院校長期以來存在著重知識技能,輕思想政治。盡管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思政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陣地、主渠道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思政課”在部分中職院校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因而使“思政課”教師產(chǎn)生了失落感,弱化了他們的職業(yè)自豪感。再加上課程的教學效果與它所肩負的職責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思政課”教師又深感未完成工作的壓力。長此以往,就會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感。一些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不安心本職工作,致使骨干教師流失較嚴重。
任何職業(yè)水平的發(fā)展都存在“高原現(xiàn)象”。研究表明,教師在其從教五、六年后已基本定型,如果不實施強有力的繼續(xù)教育,使其職業(yè)價值、性格、手段等全方位更新,教師的職業(yè)性格將趨向封閉保守,知能結構將僵化、陳舊。思維領域將變得世俗功利,創(chuàng)造個性將萎縮、凋謝。信息社會的到來,也要求教師必須終身學習。因此,對“思政課”教師進行培訓顯得非常重要。而一些中職院校沒有專項的“思政課”教師進修培訓經(jīng)費,再則,“思政課”教師平時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進修或接受再教育。所以,中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進修及培訓的機會相對較少。
中職院校大多對教師制定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忽視了群體之間的差異性。采取的考核方式也比較固定和單一。而與其他專業(yè)課教師相比,“思政課”教師擔任著教書育人的雙重職責,除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而在學校的考核評價機制里,卻沒有把“思政課”教師的這種雙重育人功能考慮在內(nèi)。不能激發(fā)“思政課”教師的教育教學的積極性。
由于中職學生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復雜性,使得中職院校思政課的課堂教學難度較大,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經(jīng)受的鍛煉也不小。因此,相對于本科院校的思政課教師來說,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總體上差距不大。但是,在科研方面,情況有所不同。由于種種原因,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的科研能力相對較弱。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中職院校的科研氛圍不夠濃厚。對中職院校的科研形式、科研成果如何看,或者說什么是中職院校的科研形式、科研成果,學術界、教育界存在不同看法;時至今日,有些人甚至仍然認為中職院校只要把教學搞好就行了,不應當對教師提出科研方面的要求。二是一些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的科研意識比較淡薄,缺乏從事科研的基礎和經(jīng)驗,而學校在這方面又引導、培訓不夠。三是一些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從事科研的時間不多、精力不足。四是中職院??蒲械臋C會相對少些、條件相對差些,客觀上講,思政課教師要在校外拿課題、項目并不容易。五是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成果的發(fā)表或出版比較困難,尤其是要在CSSCI 來源期刊或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文章更難。六是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在科研上更多的是憑個人的學術愛好或興趣,大多是單兵獨斗的形式,沒有凝練科研方向,也沒有形成科研團隊,真正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不多。七是中職院校的科研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在學術交流、合作攻關、科研經(jīng)費、課題經(jīng)費等相關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不大。
中職院?!八颊n”教師隊伍建設得怎樣領導班子的思想認識和態(tài)度是關鍵,只有真正認識到“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應該說,新形勢下加強高?!八颊n”的方針政策已經(jīng)明確,問題是中職院校怎么去狠抓落實。從中職院?,F(xiàn)實情況來看,以下幾項工作應落到實處:1.建立健全“思政課”隊伍建設的領導機制。學校領導班子每學年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把“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放在中職院校教育教學的總體目標中去進行定位,把隊伍建設的各個方面細則形成制度加以落實和保障。2.從實際出發(fā),建立和完善有重點、分層次,多種形式的教師進修、培訓體系。每年“思政課”教師能有一次學習、參觀、培訓的機會。3.按在校生總數(shù)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標準列支“思政課”教師研修學習,培訓等專項費用。4.將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落實好教學內(nèi)容,學分,經(jīng)費,及教學目標及考核標準等。5.逐步形成學校、“思政課”教學機構與相關部門協(xié)調(diào)配合的實踐教學工作機制。6.制定并實施符合“思政課”教師職業(yè)特點的職務考核及職稱評聘標準,提高教育教學占比。
1.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主要是指教師的政治態(tài)度、理論素養(yǎng)、思想品質及工作作風。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良好的政治修養(yǎng)是對每位教師的基本要求。而“思政課”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者,作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路人,需要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質。首先,鼓勵“思政課”教師多參加社會實踐,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其次,“思政課”教師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嚴格遵守教育教學紀律。以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去影響和引領學生,而不能迎合學生違反政治原則。2.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八颊n”要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做到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合理的、科學的知識結構體系;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同時中職院校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師隊伍培訓交流體系。給“思政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提供好的平臺。
1.建立政策導向機制,調(diào)動“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學校對“思政課”教師給予政策上的傾斜,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增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比如,在教師的進修和培訓上、在職稱評定上、在津貼的分配上、在評獎評優(yōu)上,都能根據(jù)“思政課”教育教學的特點給予一定的傾斜,這樣才能調(diào)動教師的積極性。2.強化競爭機制,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引進競爭機制,制定一套符合本部門特點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通過多方面的考核把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和不愿意從事“思政課”的教師調(diào)整出去。把優(yōu)秀的教師以及有能力、有熱情的教師調(diào)整加入進來。制定嚴格的隨即聽課制度和定期考核排名末尾淘汰制度。把考核的結果與獎金的分配、評優(yōu)以及職稱晉升掛鉤。從而激勵“思政課”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3.完善流動機制,保持“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活力和動態(tài)穩(wěn)定。只有建立合理的流動機制才能使這支隊伍做到動態(tài)的穩(wěn)定?!八颊n”教師隊伍的流動包括內(nèi)部流動和向外流動。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任重而道遠。但只要目標明確,措施得當,一定能建設一支更高層次的“思政課”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