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
(杭州御道學校,浙江 杭州 310000)
閱讀作為低年級小學語文的學習內(nèi)容之一,有著它的重要性與獨特性,是不可以輕易被忽視、被遺棄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都會重視閱讀教育,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里,小學語文的學習更加注重對拼音、字詞的認識,對一些簡單語法的學習。學的知識再多,不如親身實踐,閱讀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對閱讀的教育,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性進行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并需要為閱讀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們接受教育的時間不長,語文基礎也都比較薄弱,因此,閱讀是提高小學生們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小學生們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多種多樣的閱讀書籍,這些書籍不局限于課本,這樣通過閱讀書籍,小學生們可以了解到自己之前從未了解過的事情,可以擴大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對大千世界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們積累的字詞是有限的,而閱讀的內(nèi)容中的詞匯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小學生們可以見識到更多的詞匯,學習到更多的詞匯,增加自己的詞匯認知量,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的其他內(nèi)容也可以進一步得到鞏固。在課本上學習到的拼音、字詞和一些簡單的小語法,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進行再一次的記憶。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因為其他學科的語言基本上都是漢字組成的,而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漢字,所以,學習好語文,進行好閱讀教學,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也大有幫助。
對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就需要老師密切關(guān)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興趣愛好,針對他們的特性進行閱讀教學。人在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時,才會事半功倍,小學生學習閱讀也是如此。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針對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來進行教學,可以減少學生們的抵觸心理,提高學生們的課堂效率,由此進一步鞏固學生們語文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注意學生們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學習的動力是最大的,并根據(jù)這些動力產(chǎn)生的原因來安排閱讀教學的課程。例如,閱讀教學無非是讓學生們閱讀更多的書籍,對于小學生們,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更喜歡閱讀具有故事性的一些書籍,而散文那樣的書籍對于小學生們的吸引力不大,這是因為小學生們比較喜歡閱讀起來有意思的書籍。同時,他們的字詞積累程度和理解程度也決定了他們閱讀的書籍種類。所以,針對小學生們的這一特性,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多安排具有故事性的書籍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提高小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專注性,可以讓他們在課上吸收更多的知識。因此,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性進行教學是閱讀教學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2]。
課堂并不只是老師的戰(zhàn)場,也并不只是學生們的主場,進行教學活動,最重要的就是師生雙方之間的互動。閱讀教學更是需要師生們之間多多進行互動,在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生們由于自身語文積累有限,很容易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詞或者不理解的地方,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為學生進行講解。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都會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學習,有的學生可能會忙中偷閑,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閱讀后的抽查,保障學生們的課堂效率。除了講解與抽查以外,還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在全班同學統(tǒng)一閱讀過同一篇故事性書籍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有聲朗誦或者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進行一個小的表演,這些都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小學生們上課的注意力得到提高,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同時還可以積累到更多的詞匯[3]。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增強師生互動是閱讀教學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氛圍是很重要的,安靜的學習氛圍比喧鬧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學生們進行學習。在安靜的學習氛圍之中,學生們可以安下心來認真學習;在喧鬧的學習氛圍之中,學生們的心很容易浮躁,學不下眼前的知識內(nèi)容。所以,為了能夠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們更好地接受閱讀教育,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氛圍的營造,光靠學生們的自覺是遠遠不夠的,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拿出老師應有的威嚴,震懾住學生,讓學生們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們的閱讀學習。例如,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自主閱讀書籍的時候,老師雖然沒有什么事,但不可以離開課堂,需要坐在教室里或者在教室里來回走動,塑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在良好的學習氛圍里,學生們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都自主學習,從而產(chǎn)生一個群體效應,帶動所有的學生們一起進行閱讀學習,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必不可少的。
在對小學低年級進行具體的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學生這一時期的思維特點,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結(jié)合這些特點,制定切實詳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對學生的接受度有清晰的認識,為學生的設定這一階段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具體實施教學。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精細的閱讀,即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深入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如果是記敘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了解到文章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經(jīng)過和最終的結(jié)果是什么,只有了解這些文章的內(nèi)容,學生才能真正了解文章講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如果是散文或者議論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找到文章描述的中心和重心,抓住具體想要描述的事情和事物,文章的脈絡才會清晰,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了解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之后拋開文章,用自己的思想和話語把這件事表述出來,或者加以概括,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更加熱愛閱讀。同時應該指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將在課堂上學習到的閱讀的方法應用在平時的閱讀之中,只有真正學會閱讀的方法,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才會在之后的閱讀中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而不會覺得閱讀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才能夠真正愛上閱讀,真正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上文已經(jīng)提到應該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教學,課外閱讀材料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自己更喜歡的閱讀材料。這樣能夠使學生在閱讀課外材料的時候是帶著熱愛去學習的,教師應該關(guān)注和幫助尋找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材料,并向?qū)W生推薦這些文本,在教學任務不是特別繁重的時候,可以將這些自己在課堂上推薦過的閱讀材料進行一部分較為經(jīng)典的段落在課堂上進行賞析,這樣可以使學生重視教師推薦過的文本材料,同時可以通過課外的文本材料對課內(nèi)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復習。
綜上所述,為了彌補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弊端,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們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可以采用針對小學生們的特性來進行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增強師生們之間的互動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等改革方法。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對于語文積累少的小學低年級,他們更需要加大學習閱讀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