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華 運城學院
合唱與獨唱一樣,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在聲樂演出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事實上,合唱作為同種感情、不同音質的結合體,它對合唱成員的要求也很高,它更考驗合唱成員對聲樂技巧的掌握功底。為增強合唱節(jié)目的藝術感染力、打動觀眾,參與合唱的成員不僅要熟練掌握相應的技藝,還要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這也就要求合唱表演者不斷提高藝術修養(yǎng),在長期的訓練中練好扎實的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向觀眾傳遞和表達聲樂作品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和內涵,打動觀眾的內心。
關于聲樂演唱技巧的解釋,文獻中曾記載:“聲樂演唱技巧,是用人的聲音來表現藝術,并在表現過程中通過高音、音色的變化來體現歌曲情感的一種方法?!痹诤铣莩鲋?,每位演唱者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通過有規(guī)劃、有節(jié)奏地運用自己獨特的音色來完成表演,同時,對節(jié)奏的把握和掌握聲音的虛實變換,都屬于演唱技巧的范疇[1]。
在聲樂中合理運用演唱技巧可以更好地傳達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合唱者本身會借助歌曲來表達特定的情緒和情感,這時如果合理運用演唱技巧,將會引發(fā)聽眾情感共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演唱技巧同樣能夠體現演唱水平,可以提高聲樂合唱的整體效果,是聲樂合唱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保障。只有合唱者巧妙將演唱技巧與作品的內涵融合,才能實現藝術與情感的有機結合,讓聽眾有更好的聽覺體驗,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音樂的表現往往需要一定的支撐,這要求合唱者對聲樂作品有足夠的了解,例如,合唱者需要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目的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等,在這個基礎上運用合理的演唱技巧,再融入自身情感,可以渲染藝術氛圍,表現出合唱藝術的獨特魅力,為觀眾呈現更好的合唱效果。合唱作為一種群體藝術,是由多人配合演唱,合唱者對聲樂作品的演唱不僅是藝術的表現形式,還是表達情感、抒發(fā)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2]。
如果聲樂藝術有靈魂,那么它的靈魂一定是情感,聲樂作品所抒發(fā)的情感與它的風格緊密聯(lián)系,而演唱技巧同樣也是體現合唱聲樂作品風格的前提。合唱者采用合理的聲樂演唱技巧可以更好地體現出音樂的風格。比如,在內蒙古聲樂歌曲中十分注重對顫音的處理技巧;在維吾爾族聲樂歌曲的合唱中,通過聲音虛實的不斷交換,營造出歡快的氛圍;在藏族聲樂合唱中,則注重大幅度的聲音變化,以此來營造出廣闊的意境。因此,每種民族音樂都有其獨特的風格,聲樂合唱中,演唱技巧的運用有利于展現多種多樣的藝術風格[3]。
將聲樂技巧完美地融入合唱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現代教育模式下,很多人即使掌握了高超的聲樂技巧,也不能在合唱中熟練運用。因此,筆者通過查閱大量關于聲樂的書籍,向老一輩藝術家詢問聲樂合唱的技巧和表演經驗,大概歸納出以下四種應用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音色根據每個人聲帶的不同而變化,音色的不同給人不同的情感體驗,在歌曲演唱中,合唱者可通過富有變化的音色來增強聲樂合唱的感染力,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聽盛宴。例如,擁有深沉、厚重嗓音的表演者可唱出比較悲情的曲子,而擁有嘹亮、輕快嗓音的表演者可唱出比較歡樂的曲子。由此可以看出,在演唱過程中,合唱者利用音色的變化可以表現不同風格的歌曲藝術形象。以《黃河大合唱》為例,這首歌以黃河為背景,塑造了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在演唱過程中,音色時而雄壯,時而激烈,時而急促,極富感染力,被合唱者很好地展示出歌曲要向人們表現的藝術形象。嗓音沒有好壞之分,每種音色都有自己的特點,當演唱者找到適合的曲目,嗓音適合歌中的情感時,這場合唱演出也就成功了一大半[4]。
演唱者可以通過聲音的虛實交換和掌握演唱節(jié)奏來表現歌曲中的復雜情感,讓聽眾對其有充分感知。這是掌握演唱技巧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中,虛實交換就是合唱者的聲音時而弱,時而強,合唱者對漸強和漸弱的整體把握,會為聽眾展示出一幅靈動的畫卷,讓觀眾感受到美感,享受一場聲勢浩大的視聽盛宴。合理運用虛實交換演唱技巧可以使曲目的各部分得到有機結合,如果能對節(jié)奏有充分的把控,那么將會有效凸顯合唱曲目的整體美感。為保證韻律感,表演者會關注曲子的快感和深沉感,以歌唱的快慢節(jié)奏為指導,使演奏過程呈現不慌不忙的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歌曲的順暢進行,將其中的情感呈現在聽眾面前,帶聽眾融入歌曲中,使其感受到曲目的藝術文化氣息[5]。
一首歌曲就好似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其中,一首曲目的高潮部分往往是情感聚集點,它對歌曲的重要程度就好似中心思想對于文章一樣,最能深入聽眾內心,引發(fā)情感共鳴。同時,高潮部分最容易表現出情感特點,是整首歌曲的精氣神,因此表演的好壞往往取決于對高潮部分的處理是否得當。一般來說,高亢悠揚的音調更容易將歌曲推向高潮,高音也因此通常出現在高潮部分,表演者若能將高音的演唱技巧運用到一部分合唱中,適當地延長高音音節(jié)長度,就能更好地釋放歌曲的情感。若是處理不當,出現走音的情況,那么這場表演就是失敗的,因此,這個演唱技巧就需要合唱人員有扎實的高音演唱功底,只有這樣才能高質量地處理高音的延長,讓聲樂達到動人心弦、震撼心靈的效果,讓聽眾感受到合唱藝術的魅力[6]。
在歌曲的結尾和開頭運用不同的聲音強度進行演唱,可以形成對比,有效表達歌曲情感。例如,當在歌曲開頭使用舒緩、輕盈的音調時,為了形成對比,演唱者可以在結尾使用低沉、輕吟的音調。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在開始時渲染歌曲營造的氛圍,引導聽眾進入歌曲的意境;二是曲目結尾時通過緩緩低吟,來將歌曲的余韻表現出來,使聽眾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有利于聽眾深切地感受到歌曲所要傳達的情感[7]。
首先,每首合唱歌曲中都蘊含著特定的情感。聲樂演唱技巧是表達作者情感和反映內在價值觀的一種重要方式,若想讓聽眾切實感受到歌曲中的情感,被歌曲所吸引,表演者僅僅擁有熟練的演唱技巧是不夠的,需要在表演中投入感情,用心去領會歌曲中的情感,將其與演唱技巧結合起來,通過美妙的歌聲傳遞給聽眾。盡管很難掌握這些技巧,但這確實是一位優(yōu)秀的演唱者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奥暻椴⒚边@個成語很好地體現了這個特點,聲音與情感并重,將情感用唱歌的形式傳達出來,是經久不衰的情感表現形式。
其次,我們要認識到每首歌曲都有不同的藝術格調,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同樣地,在合唱中,也有作者想要表達的格調意境,演唱者只有掌握足夠的聲樂演唱技巧,才能將歌曲的特色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合唱者根據歌曲不同的類型特點使用不同的演唱技巧,從而表達出不同的歌曲內涵,這在民族音樂的演唱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我國是多民族國家,音樂風格迥異,如蒙古長調需轉調、甩腔??偟膩碚f,合唱者在不同風格的合唱歌曲中運用不同的聲樂技巧,能夠顯示出其與其他歌曲不同的文化氣韻。
最后,讓聽眾欣賞到歌曲中的藝術形象。與藝術格調相似,但又不同,藝術形象千差萬別,更能讓聽眾感受深切,仿佛身臨其境。這不僅要求每位合唱者根據自己的音色承擔不同的職責,還要求合唱者充分解讀歌曲,唱出歌曲中的情感,或悲,或喜,或憂。同時,在實際演唱中,一首歌曲往往有多種感情,相互摻雜,這就更需要合唱者擁有足夠的默契和團隊合作精神,只有這樣才能讓聽眾感受到歌曲中的形象。
總之,成功的演出需要演唱者清晰地認識到演唱技巧在聲樂合唱中的重要性。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演唱技巧不可或缺,其中,在舞臺效果上體現得更為明顯。在日常學習和訓練中,演唱者不僅要注重技巧培養(yǎng),擁有純熟的演唱技巧,還要注重加強自身的訓練,綜合運用不同的音色,在積累中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進而將歌曲中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與聽眾產生共鳴,取得良好的合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