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何百林
2021年6月,由金華日報社和金華市文廣旅游局聯(lián)合主辦、歷時5個多月的大型系列報道“千年文脈 詩路金華”圓滿收官。這是金華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詩歌系列報道,開啟了地方文旅部門與新聞媒體合力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共同打造金華文旅品牌的全新模式。
“金華洞府神仙骨,麗澤書堂翰墨香”,金華是中國詩壇的重鎮(zhèn),也是“詩路浙江”的重要樞紐和錢塘江詩路的重要板塊。
為深入挖掘“詩路金華”文化內涵,加快推動當?shù)匚穆卯a(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打造金華文化新名片,從2020年3月開始,金華日報社和金華市文廣旅游局就開始醞釀合作推出關于“詩路金華”的相關報道。但由于“詩路金華”時間跨度超過千年,內涵豐富,如何通過系列報道的形式進行媒體呈現(xiàn),是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課題。
為了做好這組報道,提高報道的專業(yè)水準,在金華日報社和金華市文廣旅游局主要負責人的牽頭下,具體執(zhí)行這組系列報道的金華日報文化理論采訪部與視覺影像部的攝影攝像記者一起組成采訪團隊。同時,與金華市文廣旅游局、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金華市政協(xié)文史委、金華市作協(xié)等相關部門進行廣泛交流,先后兩次召開報道座談會,邀請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等10多位金華文史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參與。多名業(yè)內專家表示,這是金華市首次大范圍整合全市優(yōu)質文史資源、做大做強文化報道的創(chuàng)新之舉。
2020年3月至6月,采訪團隊廣泛查閱了金華各縣(市、區(qū))關于當?shù)卦姼璧奈募Y料,初步整理、篩選出200多首關于金華不同時期的代表詩歌。之后采訪團隊對報道方案進行了3輪大修改和5輪小修改。2020年12月21日,《金華日報》正式推出“千年文脈 詩路金華”大型系列報道。這組報道分為“群星璀璨”“八婺尋蹤”“經(jīng)典流傳”三季,分別聚焦與“詩路金華”相關的“人”“景”“詩”。
第一季“群星璀璨”共刊發(fā)深度報道20篇,分別聚焦沈約、蕭統(tǒng)、駱賓王、張志和、貫休、韋莊、陸游、李清照、陳亮、宋濂、李漁、吳絳雪、北麓詩社、馮雪峰、潘漠華、郁達夫、艾青等19位詩人及2個詩社群體。
第二季“八婺尋蹤”刊發(fā)深度報道20篇,先后聚焦金華的古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金華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蘭溪、東陽)、古鎮(zhèn)(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義烏佛堂、永康芝英)、古村(10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古建筑(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寺名觀(黃大仙祖宮、大佛寺、雙林寺、延福寺)、古道(金蘭古道)、名山(金華山、九峰山、仙華山、東白山、方巖、牛頭山、明招山)等35處與“詩路金華”密切相關的人文景點。
第三季“經(jīng)典流傳”刊發(fā)深度報道10篇,分別關注歷史上的名人名作、山水詩歌、八景詩歌、民歌民謠、紅色詩歌,共關注各類代表性詩歌(民歌民謠)100首。
在當前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如何讓習慣于淺閱讀和碎片化閱讀的廣大讀者接受“千年文脈 詩路金華”系列報道,是采訪團隊一直思考的問題。從第一季開始,這組報道就確立了“報紙+新媒體”的呈現(xiàn)形式。對于報紙內容,力求通過對文字的細致打磨和版式的精心設計,確保每一期報道達到精美、雅致、有內涵、有品位的標準。同時,在每一期報紙上附上二維碼,讀者通過手機掃碼可以觀看精心制作的短視頻和新聞鏈接,進一步延伸閱讀空間,實現(xiàn)報紙與新媒體有機融合、優(yōu)勢互補,生動展示金華的山水風光、人文風貌和文化內涵。
為增強讀者互動,縮短讀者與經(jīng)典詩歌之間的距離,這組報道還從第二季起增加“云上讀詩”活動,通過成立金報云上讀詩團,吸引愛好詩歌、愛好朗誦的市民參與“云上讀詩”活動。該活動的參與方式是,提前在報紙上公布一首下一期報道將重點關注的經(jīng)典詩歌,并面向全國公開征集朗誦視頻或音頻作品。每期經(jīng)典詩歌公布后,市民參與讀詩的熱情高漲,一首首富有金華地域特色的詩歌作品通過聲音藝術進行呈現(xiàn),與報紙和新媒體報道形成良性互動,大大增強了這組報道的親和力、趣味性和參與度。
至第三季結束時,這組報道共推出“云上讀詩”9期20多組(每期推出一首經(jīng)典詩歌后,分為成人組、兒童組、朗讀組、吟誦組等不同組別進行推送),吸引了眾多名詩歌愛好者參與活動。在“云上讀詩”微信群里,讀詩市民還經(jīng)常圍繞與金華有關的經(jīng)典詩歌提出不同的解讀、發(fā)表不同的觀點,既提升了這組報道的社會影響力,也普及了傳統(tǒng)詩歌文化,提高了金華的城市美譽度。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影響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在今后一段時間,浙江乃至全國旅游業(yè)很可能繼續(xù)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主。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各地文旅資源是打開地方文旅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局面的重要課題。從全省情況看,省政府印發(fā)《浙江省詩路文化帶發(fā)展規(guī)劃》已有一年多時間,紹興、臺州等地的“浙東唐詩之路”宣傳推廣工作啟動最早,并已取得較好效果。但作為“詩路浙江”重要樞紐和節(jié)點的金華,自2019年11月制定《金華市詩路文化帶發(fā)展規(guī)劃》以來,在理論研究和資源挖掘方面一直處于前期準備階段,尚未取得大的突破。
在金華人民物質生活實現(xiàn)全面小康之后,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由金華日報社和金華市文廣旅游局攜手啟動“千年文脈 詩路金華”大型系列報道,既是對“詩路浙江”建設的積極響應,也是新聞媒體與政府部門攜手助力“詩路金華”建設,讓新聞宣傳為文旅產(chǎn)業(yè)賦能。
這組報道自推出以來,累計刊發(fā)深度報道50篇近20萬字,同時精心采制短視頻40期,并推出9期20多組“云上讀詩”讀者互動活動。搜狐、網(wǎng)易、新浪、人民網(wǎng)、學習強國平臺等眾多媒體和網(wǎng)站先后轉載這組報道,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的一批高校學者及當?shù)刂鞴懿块T、文史專家和廣大讀者均對這組報道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