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風子_我覺得真的是興趣使然。當時我的認知里根本沒有博主這個職業(yè),只是自己非常喜歡拍照,也很喜歡旅行。最開始的契機是去歐洲上一門三周的游學課。結(jié)束以后,回來我寫了一篇游記,就在網(wǎng)站上火了,我又陸續(xù)去了很多地方,也越來越喜歡記錄和分享。第二年我就參加了一個重走絲綢之路的活動,拿到了一筆旅行資金,之后的故事就是繼續(xù)旅行,慢慢成為了一個旅行博主。
弱冠年華_大學畢業(yè)前夕,在機緣巧合下,我參與了江西省旅游體驗師全球招募活動。很意外,我以手繪+旅行的形式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旅游體驗師。在江西邊走邊畫一個月,期間我也積累了人生第一波粉絲。用創(chuàng)意手繪旅行打開知名度后,我陸續(xù)收到了其他地方旅游局的邀約,也正式成為了旅行博主,開啟了邊走邊畫的生活。
王怡冰BB_最開始我的身份是導演、制片人,后來在發(fā)小竹子的鼓勵下,我試著開始自己拍視頻,用了差不多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吧,我就從一個零收入的博主到完全可以承擔自己的生活費。基本上用了半年,我脫離了原來固有的硬性坐班的工作方式,變成了一個“自由人”。
安妮ANNbition_作為視頻博主,我需要不停尋找新的靈感,拍攝新的內(nèi)容。我本來就是很渴望旅游,也很喜歡美食的一個人,拍Vlog是我的工作,旅行是我的興趣,融合一下,非常完美。
弱冠年華_一開始,我很享受這種在路上的感覺,因為旅行給了我很多創(chuàng)作靈感。我畫畫很需要新鮮的體驗,看不同的風情人文,認識更多的朋友,聽他們的經(jīng)歷和故事。但長期旅行其實是一件很孤獨的事,很多時候,我都是一個人在路上。我一個人拖著行李箱穿梭在各個機場,回顧這些年在路上的美妙奇遇,以及跟孤獨共處的時光,這樣雙重“buff”的狀態(tài)反而讓我更享受,也成長更多。
北京小風子_我是很喜歡新鮮事物的人,常常移動坐標,去不同的地方,其實我是很享受這種在路上的狀態(tài)的。以前我總想擁有很多,買衣服、鞋子、包包,但在路上我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帶不走,幾件衣服的不同搭配也能滿足需求,不需要很多物質(zhì)的牽絆,少量的行李讓我有了擁有全世界的感覺。
王怡冰BB_我相信,如果周圍充滿各種各樣的變化,心是非常踏實的;如果周圍的環(huán)境一成不變,像死水一樣的話,你會非常躁動。這就是為什么我一直都很向往變化的生活。我現(xiàn)在最喜歡的一個場合就是飛機場,機場是一個充滿變化、非常有故事背景的地方。我喜歡看人來來去去地飛向不同城市的那種興奮。那種美好讓我自己感覺更安定。
安妮ANNbition_人生就是一段永恒的旅程,我們一直在路上,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是最重要的,著急忙慌地趕路,你一定會錯失沿途的風景。旅行更不是以實現(xiàn)什么目標為目的的,如果只是單純打卡,你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我覺得放慢節(jié)奏反而會收獲更多靈感,而不只是目的地的那一張游客照。
弱冠年華_記得剛開始旅行經(jīng)驗不多的時候,我每次獨自去國外旅行前夕都會有些緊張,但隨著旅行經(jīng)驗越來越豐富,我越來越享受旅行的未知感,而且這些未知讓我收獲更多的驚喜,也給我提供了很多創(chuàng)作的靈感。
北京小風子_我有時候會不知道明天要去哪里,下一頓吃什么,甚至今晚住哪里。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已經(jīng)習慣了當天定當天住宿,有了“大不了睡車里,天塌了當棉被蓋”的心態(tài)。路上的魅力就是,永遠不知道下一刻等待你的是什么,即使全都計劃好了也會有突發(fā)情況。既然未知因素肯定會有的,那么我們就擁抱各種未知。
安妮ANNbition_做好心理準備。未知因素是肯定會有的,重要的是當它們出現(xiàn)的時候,你用什么心態(tài)去面對。別說旅行,生活就是一個不停打怪闖關(guān)的過程,遇到問題時馬上想解決方案就好了。旅行比生活可簡單多了。比如我的“閉館體質(zhì)”也是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去什么博物館都關(guān)門,連長城都關(guān)門,真是絕了。剛開始我會有些懊惱,但是后來也就習慣了,我會提早做些功課,或者給自己制定一些Plan B。
王怡冰BB_未知是一件會讓我感覺非常興奮,非常迷戀的事情,任何東西的這種未知的狀態(tài)都會讓我想要去追尋它。所以我不會在旅行中給自己設(shè)置非常多的條條框框,我會想讓自己非常自由地去探索。我可能會想要給自己足夠長的一段時間,通常是一個月甚至半年。如果非常喜歡這個地方的話,我會留下來,以一種非常真實的狀態(tài)去感受的時候,周圍的一切對于你來說也會變得立體起來。
弱冠年華_向往自由、探索未知、堅忍強大。
北京小風子_步履不停。
安妮ANNbition_我認為的公路精神可能是學會放棄,但不是永遠的放棄,相比別人的堅持不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覺得這樣的心態(tài)更適合。
王怡冰BB_我覺得公路精神就是對人類好奇心的一種滿足。公路旅行這個概念其實對于我來說就是探索自己的過程,是自己對自己的好奇心,更多的是讓我懂得我是誰,我相信什么,什么是我的信仰,我在這個世界中處于什么地位,我的價值在哪里,它反而是一個更加向內(nèi)尋找自我的過程。
很難說清楚是不是基因深層的記憶讓人類對自然、對旅行充滿了浪漫的沖動。我們渴望跳脫出熟悉的生活模式,行走在路上,與周邊的事物發(fā)生廝磨。一些人走馬觀花,穿過浮光掠影般的景致,然后回到原地,這類人可稱為“游客”。還有一類人,他們以生命體驗著所遇的環(huán)境,用靈魂與周圍的一切對話,他們可稱為“旅人”。
然而,無論游客還是旅人,他們無不揭示了旅行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意義。阿蘭· 德波頓在 《 旅行的藝術(shù)》中寫道:“我們懷著謙卑的態(tài)度接近新的地方,對于什么是有趣的東西,不帶任何成見。我們在馬路或狹窄的街道上,欣賞那些他們認為奇怪的小細節(jié)。我們冒著被車輛撞倒的危險是因為我們?yōu)橐蛔ㄖ奈蓓斔甭眯械哪康牡睾芏鄷r候無關(guān)緊要,在路上本身即是完滿。
2011年,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紅遍大街小巷,一個叫“逃跑計劃”的獨立樂隊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除了動人的歌詞和旋律,或許樂隊名字本身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被鋼筋水泥和海量信息澆筑的現(xiàn)代生活中, “逃跑”漸漸脫離了其負面的意義,成為一種主動的選擇、一種浪漫的想象?!疤印钡暮竺媸切浅酱蠛?,是精神原鄉(xiāng)。
大紅之前,逃跑計劃就喜歡四處轉(zhuǎn)轉(zhuǎn),在旅途中尋找音樂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們以北京作為大本營,不斷出走,又不斷地回來,在逃跑與歸來的循環(huán)往復中,體味生活的美好與破碎。主唱毛川最喜歡騎摩托車,摩托車比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更好地詮釋了什么是“自由”。身體低低地伏在車座上,飛一般地前行,人與車合二為一,把空氣劈開一道裂縫。如果對面有摩友駛來,雙方就會按兩下喇叭,算是一種無言的致意。
漸漸地,樂隊其他成員也愛上了露營。戶外旅行的次數(shù)多了,他們就開始思索如何把樂隊這一攤東西加進去。反復試驗了幾次,他們終于找到了適應(yīng)戶外音樂演出的設(shè)備。就這樣,逃跑計劃帶著露營裝備,帶上體積僅為1立方米的音樂設(shè)備,向張家口附近的一處露營地出發(fā)了。
11月的野外,空氣干燥清冽,彌漫著落葉的氣息。逃跑樂隊完成了一場演出,這是一次音樂和露營的結(jié)合、專業(yè)領(lǐng)域和現(xiàn)實生活的交互,是一場充滿了實驗性質(zhì)的出行。那天旅行快結(jié)束時,有人問了逃跑計劃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因為你們喜歡上這種生活方式,你們有什么建議 嗎?”
“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路上相遇。”
公路之歌
Bright Green FieldSquid
這是2021年最適合在自駕旅行中大聲跟唱的專輯。曲目的編排本身就是一種精巧的敘事,創(chuàng)作者從個人視角控訴了巨大工業(yè)系統(tǒng)下的城市生活,表達了對Bright Green Field(明媚的綠野)的向往。
Rough And RowdyWays Bob Dylan
這張專輯更適合作為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感言。你會在這張專輯里感受到一個旅人獨自行走在夜路上的孤獨,也能與他在黑夜中的思索產(chǎn)生共鳴。但無盡黑夜,未免沉重,專輯在Key West 的佛羅里達陽光下收尾,夜路終將通向黎明。
TravellerChris Stapleton
Chris Stapleton的唱腔不夠完美,甚至有點兒平淡。但結(jié)合閑散的吉他掃弦,懶洋洋的鼓點竟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美妙,仿佛走累了的旅人在鄉(xiāng)村的小酒館里歇歇腳,喝上兩杯威士忌,然后與陌生人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在滄桑的旅途中找到生活的悲壯意義。
保羅· 索魯被稱為“現(xiàn)代旅行文學教父”,在世界各地游歷50余年,以敏銳的洞察力與犀利的筆鋒寫下《暗星薩伐旅》 《 旅行之道》等一系列旅行文學作品。不久前,他的作品《在中國大地上》被中國引進,這對于想了解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的讀者來說,是一個極為寶貴的視角。
相比風景名勝,以及對“中國特色”的獵奇,保羅· 索魯更加關(guān)注中國人的日常。他稱自己的寫作方法是記錄看到的一切細節(jié):看到一個人打開錢包時,保羅· 索魯會數(shù)數(shù)他有多少錢;乘坐出租車時,他會查看司機在面板上貼著的照片;走在街上看到醒目的標語時,他會抄下來,然后想辦法翻譯。他仿佛拿著放大鏡旅行,不慌不忙地前進,偶爾停下來沉默。
他沉浸在個體的旅行體驗之中,又恰到好處地將自己拋出去,做一個冷峻的觀察者。保羅· 索魯迷戀旅行中一切瑣碎的雜事,在去往陌生地域的路上,不斷觸及廣闊幽微的風景與參差多態(tài)的人生,吸取異域視野下陌生的經(jīng)驗,也由此探索著人類生存與思考的方式。在此處與別處之間,他帶回遠方的故事,豐富自己的人生。
《走過興都庫什山》埃里克 ·紐比
埃里克·紐比是20世紀最著名的旅行家之一。本書記述了他37歲時和朋友如何深入阿富汗內(nèi)陸,走過蠻荒之地的冒險經(jīng)歷。旅途中充滿了危險和困難,但埃里克將這些困境輕松化為英國式的自嘲幽默,并寫進書中。閱讀本書時,你會一邊感到驚奇刺激,一邊忍俊不禁。
《到馬丘比丘右轉(zhuǎn)》馬克·亞當斯
馬丘比丘是未經(jīng)西班牙征服者侵擾的“失落之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作者重走探險家賓厄姆的南美探險之路,在這個過程中,還原了賓厄姆的探索之旅,并追溯了印加帝國被西班牙殖民的過程。文字充滿現(xiàn)場感,讓閱讀過程猶如一場至上游歷。
多年前,年僅21歲的藏青來到北京798的Ace Café學習手藝。這家咖啡店主打機車和搖滾主題,每天下午,咖啡店門口都會聚滿了機車發(fā)燒友和搖滾青年。這種自由不羈在藏青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四年后,藏青買下了一輛白色的小貨車,給它取名為“大白”。經(jīng)過一番改裝,“大白”搖身一變,成為一輛移動咖啡車,車里裝備著沖煮咖啡的器具和各類登山裝備。就這樣,藏青帶著他多年來的夢想上路了。他和“大白”最常出現(xiàn)在十渡鎮(zhèn)紅井路附近,這條公路是北京摩友最常騎行的道路之一。起初,多是摩托車友照顧他的生意,漸漸地,許多咖啡和戶外愛好者知道了藏青,特意驅(qū)車上百公里,前來品嘗一杯手沖的咖啡。在他們眼中,藏青做了大多數(shù)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他勾起了城市青年們的鄉(xiāng)野情懷。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像一盞燈,溫暖了凜風吹拂的山路,也增強了藏青繼續(xù)開車賣咖啡的信心。
2020年末,藏青和他的“大白”結(jié)束了十渡的營業(yè),向五臺山開去。他說自己會一直在路上,去西藏、新疆,去更遠的地方。
最孤獨的公路G351國道
G351國道從西寧開始,到喀什結(jié)束,全長3,000千米。一路上經(jīng)過戈壁,跨越蒼涼遼闊的高原,你會感到自己變得無比渺小,孤獨感像潮水一樣涌上心頭。
最浪漫的公路Romantische
德國有一條公路被稱為“浪漫之路”,從維爾茨堡通往菲森。一路上景致變化多樣,山巒、河谷、古堡……美不勝收。如果在日落時行經(jīng)這里,你將會看到被夕陽染紅的絕美田野。
通向天際的公路挪威的大西洋之路
它由8座小橋組成,蜿蜒穿梭于島嶼和礁石之間。每到七八月,驚濤巨浪拍打著路面,激發(fā)著公路愛好者的腎上腺素。
悅游 Condé Nast Traveler202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