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蓉, 莊小禹, 李修龍, 賈益群, 陳 龍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科技實驗中心,上海 201203)
芍藥甘草湯出自《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由白芍和炙甘草組成[1],方中白芍酸寒,善于柔肝止痛[2];炙甘草味甘,補中滋養(yǎng)[3],兩者合用,酸甘化陰[4],收澀緩急,可調和肝脾,增強藥效。目前,芍藥甘草湯對胃腸道疾病[5-6]、肌肉痙攣[7-9]等疾病都發(fā)揮了很好的治療作用[10],發(fā)展前景可觀,故對其進行質量控制十分必要。
目前,已有學者用液相色譜[11](HPLC-PDA)、超高效液相色譜[12](UPLC-PDA)法測定了芍藥甘草湯中的多種成分,但鮮有應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UPLC-MS/MS)[13],而且僅測定3種成分,檢測時間較長,未體現(xiàn)液質聯(lián)用的優(yōu)越性。因此,本研究建立UPLC-MS/MS法同時測定芍藥甘草湯中芍藥苷、芒柄花黃素、甘草查爾酮A、甘草苷、槲皮素、異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的含量,以期為該方質量控制提供依據(jù)。
1.1 儀器 AB SCIEX 6500 Qtrap 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儀(美國AB SCIEX公司);FA2004N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YD-B35A、B35B中藥煎煮紫砂鍋(唯雅電器有限公司);DKZ-2恒溫振蕩水槽(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1730R冷凍高速離心機(德國基因公司);QT-1 旋渦混合器(上海琪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Milli-Q 純水機(默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試劑與藥物 白芍(產地安徽亳州,批號200331)購自亳州市永剛飲片廠有限公司;白芍(產地四川峨眉山,批號200525)購自通化市同福參茸制品有限公司;炙甘草(產地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批號200101)購自安徽道源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炙甘草(產地甘肅定西,批號200507)購自亳州市眾益堂中藥材銷售有限公司,均經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院崔亞君副教授鑒定為正品。芍藥苷(批號MUST-19110118)、芒柄花黃素(批號MUST-20033005)、甘草查爾酮A(批號MUST-20051004)、甘草苷(批號MUST-20033010)、山柰酚(批號MUST-19091818)對照品均購自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純度均大于98%;槲皮素(批號MB2127)、異鼠李素(批號MB7027)、柚皮素(批號MB1936)對照品均購自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純度均大于98%。甲醇、乙腈、甲酸為色譜純;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純化水。
2.1 溶液制備
2.1.1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芍藥苷、芒柄花黃素、甘草查爾酮A、甘草苷、槲皮素、異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對照品適量,甲醇溶解并制成質量濃度分別為1.0、0.9、1.2、0.8、1.5、1.0、1.6、1.2 mg/mL的貯備液,精密吸取適量,甲醇定容,即得(質量濃度分別為500、450、600、400、150、50、800、600 ng/mL)。
2.1.2 供試品溶液 稱取甘草(炙)、白芍各62 g,加600 mL水浸泡30 min,置于中藥煎煮紫砂鍋中,先武火再文火煎煮至300 mL,紗布濾過,置于4 ℃冰箱中保存,平行4份,批號分別為200717、200718、200719、200720。取水提液1 mL,置于15 mL離心管中,加入10 mL甲醇超聲(功率475 W、頻率53 kHz)處理30 min,靜置20 min冷卻,藥渣沉淀后與提取液分離,取適量濾液,14 000 r/min、4 ℃下離心10 min,上清液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置于-20 ℃冰箱中保存。
2.2 分析條件
2.2.1 色譜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譜柱(2.1 mm×100 mm,1.7 μm);流動相水(含0.1%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脫(0~1 min,95%A;1~5 min,95%~50%A;5~8 min,50%~20%A;8~9.10 min,20%~95%A;9.10~10 min,95%A);體積流量0.3 mL/min;柱溫40 ℃;樣品溫度8 ℃;總運行時間10 min;進樣量4 μL。
2.2.2 質譜 電噴霧離子源(ESI);鞘氣、輔助氣氮氣;離子源溫度500 ℃;離子噴霧電壓5 500 V;噴霧氣(GS1)、輔助氣(GS2)60 psi(1 psi=6.895 kPa);多反應檢測(MRM)模式;芍藥苷、芒柄花黃素、甘草查爾酮A為正離子模式,甘草苷、槲皮素、異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為負離子模式,主要質譜參數(shù)見表1,色譜圖見圖1。
表1 各成分主要質譜參數(shù)
1.芍藥苷 2.芒柄花黃素 3.甘草查爾酮A 4.甘草苷 5.槲皮素 6.異鼠李素 7.柚皮素 8.山柰酚
2.3 線性關系考察 取“2.1.1”項下對照品溶液,甲醇稀釋成不同質量濃度,各取1 mL,在“2.2”項條件下進樣測定。以對照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行回歸,以S/N=10為定量限,S/N=3為檢測限,結果見表2,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表2 各成分線性關系
2.4 精密度試驗 取“2.1.1”項下對照品溶液,在“2.2”項條件下進樣測定6次,測得芍藥苷、芒柄花黃素、甘草查爾酮A、甘草苷、槲皮素、異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峰面積RSD分別為0.99%、1.04%、0.45%、0.74%、0.80%、1.10%、0.28%、0.77%,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5 重復性試驗 取湯劑(批號200717)適量,按“2.1.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在“2.2”項條件下進樣測定,測得芍藥苷、芒柄花黃素、甘草查爾酮A、甘草苷、槲皮素、異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峰面積RSD分別為0.59%、0.28%、1.15%、1.01%、0.76%、0.85%、0.81%、0.79%,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6 穩(wěn)定性試驗 取湯劑(批號200717)適量,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室溫于0、3、6、12、24 h在“2.2”項條件下進樣測定,測得芍藥苷、芒柄花黃素、甘草查爾酮A、甘草苷、槲皮素、異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峰面積RSD分別為1.16%、1.20%、1.10%、1.31%、0.74%、1.13%、1.71%、0.76%,表明溶液在24 h內穩(wěn)定性良好。
2.7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各成分含量已知的湯劑0.5 mL,平行9份,分別按50%、100%、150%水平加入“2.1.1”項下對照品溶液,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2”項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芍藥苷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72%,RSD為1.33%;芒柄花黃素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53%,RSD為1.23%;甘草查爾酮A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81%,RSD為2.90%;甘草苷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8.5%,RSD為2.11%;槲皮素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9.98%,RSD為2.37%;異鼠李素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82%,RSD為2.77%;柚皮素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00%,RSD為2.07%、山柰酚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2.07%,RSD為2.41%。
2.8 樣品含量測定 取4批湯劑(批號200717、200718、200719、200720),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2”項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含量,平行3次,取平均值,結果見表3。
表3 各成分含量測定結果(μg/mL,n=3)
3.1 檢測方法選擇 UPLC-MS/MS的最低檢出限能達到0.012 ng/mL,可用于含量較低的化合物檢測,而且分析1個樣品僅需10 min,高效快捷。另外,多反應監(jiān)測模式(MRM)使保留時間非常接近的化合物互不影響,準確分離,從而減輕了工作量[14],提高了效率。
3.2 色譜柱選擇 本實驗考察了Thermo Hypersil GOLD C18(2.1 mm×100 mm,1.7 μm)、ACQUITY UPLC BEH Phenyl(2.1 mm×100 mm,1.7 μm)、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譜柱,發(fā)現(xiàn)ACQUITY UPLC BEH C18色譜柱分離效果較好。
3.3 流動相選擇 由于乙腈洗脫力高于甲醇,故本實驗選擇其作為有機相。再考察了流動相乙腈-水、乙腈-水(含0.1%甲酸)、乙腈-10 mmol/L甲酸銨-水(含0.1%甲酸)[15],發(fā)現(xiàn)加入甲酸可改善峰形,提高離子化效率,保證較高的質譜響應,并且同時加入甲酸銨、甲酸后峰形與只加入甲酸相比差別不大。為了減少對色譜柱的損耗,本實驗選擇乙腈-水(含0.1%甲酸)作為流動相。
3.4 提取條件選擇 本實驗考察了溶劑甲醇、80%甲醇、60%甲醇、30%甲醇及時間15、20、30、40 min,發(fā)現(xiàn)甲醇提取30 min時效果最優(yōu)。
3.5 質譜條件選擇 本實驗對8種成分進行了正、負離子掃描,發(fā)現(xiàn)芍藥苷、芒柄花黃素、甘草查爾酮A在正離子模式下響應較強,槲皮素、異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在負離子模式下響應較強,甘草苷在2種離子模式下均有較強響應,故對其進行雙模式監(jiān)測。結果,在正離子模式下甘草苷出峰情況、峰形都不穩(wěn)定,而在負離子模式下兩者均較穩(wěn)定,故選擇負離子模式作為該成分的最優(yōu)監(jiān)測模式。
本實驗建立了UPLC-MS/MS法同時測定芍藥甘草湯中芍藥苷、芒柄花黃素、甘草查爾酮A、甘草苷、槲皮素、異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的含量,該方法分離效果良好,方法學試驗結果理想,可為該方質量控制提供準確、快速、穩(wěn)定的方法,同時也為其進一步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