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林
(中鐵建工集團山東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在進行建筑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可能會因為自身材料特點及結構差異而誘發(fā)塊體裂縫現(xiàn)象,進而對建筑質量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危及相關人員的生命安全。而后澆帶施工技術可以有效彌補和解決上述問題,其一般是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預留主體混凝土空間的緩沖區(qū),在主體混凝土澆筑及變形結束后,再進行緩沖縫隙混凝土澆搗,從而將結構連接成一個整體達到設計要求。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避免鋼筋混凝土澆筑后期土體沉降變形現(xiàn)象的發(fā)生,而且還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在進行后澆帶施工方案設計過程中,應該遵循“先放后抗,抗放兼施”的基本原理。在建筑施工階段,為了避免超長混凝土出現(xiàn)結構開裂現(xiàn)象,并且減少伸縮縫的設置,就需要盡量降低溫度收縮應力對整個建筑結構抗裂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極易出現(xiàn)因環(huán)境溫度變化、結構不均勻沉降、混凝土收縮等引起的變形,且在后續(xù)階段溫差和收縮變形將會逐漸變小,從而出現(xiàn)了結構早期“裂縫活動期”,尤其是在施工和養(yǎng)護條件多變、較差的情況下。此時,為了降低溫度收縮應力、解決部分伸縮縫、避免早期裂縫的出現(xiàn),可以引入后澆帶施工技術,其能夠提前釋放混凝土結構在后澆帶未封閉前所產生的溫度收縮應力,而且在后澆帶封閉后還可以通過整個結構來對剩余溫度收縮應力進行抵抗,從而使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大于結構中存留的溫度收縮應力,進而達到控制伸縮縫的目的。
建筑領域關系到國計民生,只有全面保證建筑穩(wěn)定,才能更好地維護社會穩(wěn)定。在建筑中,地基沉降是最為主要的問題,在房建工程中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產生的成因主要就是地基施工過程中,沒有對地基形成合理加固,最后,在使用一段時期導致應力下降,房屋就會呈現(xiàn)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輕則導致建筑物傾斜,重則會造成墻體結構裂縫,房屋的安全得不到保證。而為了有效解決好下沉的問題,就需要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通過技術的應用,能夠全面保證建筑的穩(wěn)定,保證結構不變形,改善受力不均現(xiàn)象。也就是說,后澆帶施工技術是在建設全部完成以后,再通過后期的施工,對各個單體的建筑進行連接,保證各個單體房屋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結構,從而平衡建筑物地基壓力,解決房屋建筑物空隙,這樣,就能夠減少沉降,使房屋更加穩(wěn)定安全。
房建施工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全面進行設計,保證各個結構間的平衡,避免出現(xiàn)建筑物的變形,為了全面解決好這個問題,則需要進行后澆帶施工。進行房屋建筑設計過程中,就會使用后澆帶做法,這樣,通過混凝土的作用,能夠較短時間內完成約束應力釋放的作用,通過后澆帶施工保證了建筑的結構穩(wěn)定,有效減少應力對建筑的影響,避免了房屋受地形、氣候影響產生的變形問題。
后澆帶寬度測算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全面考慮,才能保證寬度的適中,全面解決好建筑的裂縫、變形等問題。那么,進行寬度計算時,一定要全面考慮后澆帶技術留的縫隙能不能破壞整座建筑強度,確保質量與安全。在整體工程設計基礎上,要對各個部分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提前做好后澆帶設置,對各部位的位置做好測算是保證建筑安全的前提。對于一般建筑而言,縫隙寬度是800~1200mm。找到主要受力點,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對縫隙進行合理預留,隨時留意預留縫隙是否發(fā)生變化,避免建筑結構功能破壞,影響建筑整體安全與質量。
在進行后澆帶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澆筑時間給予科學、合理的把握,一般要求在建筑施工主體混凝體澆筑結束后,待大部分沉降(50%)完成后開展后澆帶的澆筑施工。通常情況下,建筑構件混凝土的收縮時間基本上在兩個月內完成,因此需要后澆帶施工把控好該時間范圍。在后澆帶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把握好混凝土材料的選取工作,因此不同性質的混凝土會在外界因素影響下而產生不同的收縮現(xiàn)象,因此后澆帶混凝土標號最好超過周圍混凝土一個標號,并要求具備良好的伸縮性,以此來確保后澆帶施工的順利進行。
混凝土施工是主要的環(huán)節(jié),決定了后澆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為了保證穩(wěn)定,則需要進行后澆帶技術縫隙空間處理,通過提前預留的方式,保證各部分能夠按照順序進行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全面熟悉圖紙設計思路,以設計圖紙要求做好組織建設,需要預留縫隙空間的部位進行鋼絲網(wǎng)模板搭建,嚴格模板流程,使后澆帶技術能夠發(fā)揮較好的功效作用。
增強混凝土強度,注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養(yǎng)護工作,詳細記錄各項信息數(shù)據(jù),為后澆帶施工技術實施奠定良好基礎,滿足房屋建筑工程建設要求,從而促進我國房屋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