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冷
(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qū)實驗幼兒園,河北 承德 067200)
心理暗示,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種最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他選定一所幼兒園的孩子作為試驗對象,對他們的學習能力進行測驗,然后各班選出五名天賦較優(yōu)的孩子的姓名給他們的老師。其實這五名孩子,不過是教授隨意挑選出來的,并不是學習能力測驗中的優(yōu)秀者。一個學期下來,這些被老師認為有天賦的孩子,成績都比其他孩子好??梢姡蠋煹膽B(tài)度和對孩子積極的暗示對于孩子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老師的心理暗示使這些孩子變得優(yōu)秀了。因為老師對于這些認為天賦較高,而實際上天資普通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期待和積極的暗示,于是他們表現(xiàn)得比其他人更好。這個實驗說明:當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時,孩子也就會更快樂地學習,普通的孩子自然成為了優(yōu)秀的孩子。
3~6 歲的學前兒童正處在心理發(fā)展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Γ伤苄詮?,由于他們的心理還不成熟,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和控制水平都較低.而且自我意識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極易因環(huán)境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點。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給孩子帶來對事物的積極的認識和體驗,而消極的心理暗示,則很容易使孩子對事物產(chǎn)生自卑、逆反心理。由于孩子的年齡小,可塑性很強,容易接受暗示,而心理暗示又通常是在潛移默化中帶來影響的,因此,家長和幼兒園的老師,都要注重給孩子正確的心理暗示。
孩子放學回家了,很多家長會問孩子:“你在幼兒園能吃飽嗎?
今天有沒有小朋友打你?老師有沒有批評你?有沒有小朋友和你玩?……
心理學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從出生到5 歲,是智力發(fā)展最快的時期,是人的身心高速發(fā)展和可塑性極強的階段,極易接受外界的影響。此時形成的一些特點非常牢固,會成為人的第二天性?!爆F(xiàn)在的孩子在家中已經(jīng)享受到了太多的愛,只要想得到的,家長都會盡力給他們爭取。所以有的孩子就自然形成了一種意識:別人都應該先滿足我的要求。他們的自理能力也相對較差,不會與別人溝通、不會與小朋友們和諧地玩。老師不提醒喝水、如廁,就不喝不去。所以有的幼兒就出現(xiàn)了如上所講的家長所擔心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用心理暗示引導孩子。比如說要換種心情詢問孩子:“你今天在幼兒園找到什么樣的快樂了?跟哪個小伙伴成了好朋友?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了嗎?有沒有覺得自己又聰明了?……”說這樣的話,幼兒會被激勵著向前走,積極地參與老師的活動。
另外,家長在家中可以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游戲技能和方法,鼓勵幼兒主動地去找好朋友,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商量。比如家長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今天媽媽教你一個本領,它會讓你找到喜歡的朋友和快樂?!薄澳阋焯焐嫌變簣@去跟老師學習本領,那樣會得到更多的朋友和快樂?!边@種“暗示型”的教育方式,既能激發(fā)幼兒好奇、探索的學習精神,又可培養(yǎng)幼兒寬容大度的個性。
常有家長到老師面前反映:“孩子覺得學的知識太難了,不愿來幼兒園了。”“老師沒有表揚他今天做的事情,不高興了。”“被別的小朋友打了?!薄昂⒆咏裉炱鸫簿癫患?,擔心在幼兒園中會不會傷心?!薄?/p>
現(xiàn)在的年輕父母對孩子傾注的愛越來越多、越來越細。他們總是呵護著孩子,讓孩子永遠生活在順境中,使孩子只能享受成功,不敢面對失敗。事實上,人的一生可能一帆風順嗎?不是的,或多或少人人都要經(jīng)歷各種挫折。只有經(jīng)歷挫折的人,才能懂得努力后成功的真正快樂和充實,才能培養(yǎng)出堅韌不拔的個性品質(zhì)。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做一些關心別人的事情,如去安撫哭了的小朋友,幫助小朋友們拿玩具,等等。家長要暗示孩子:“用這個方法,會得到好多朋友?!庇變鹤钕嘈胖饕獡狃B(yǎng)對象的語言指示和暗示,撫養(yǎng)對象的指示和暗示也能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和積極性。當他聽從家長的指導,去關心、幫助別人的同時,看到、體會到別人對自己的尊重、信賴和喜歡時,他們也會隨之快樂起來,并且會從內(nèi)心認可這樣的行為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們會繼續(xù)主動地做下去。
另外,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除了要就事說事之外,還要暗示幼兒:自己的行為要符合大眾的標準,懂得謙讓別人。當孩子遇到什么問題或感到委屈的時候,讓他學習和嘗試以大眾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所作所為,總結(jié)和分析問題出在哪里。這種培養(yǎng)方式也就是在暗示幼兒:生活中的事情,寬容和謙虛比爭執(zhí)更重要。
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家長特別害怕孩子受到挫折,如在幼兒園與小朋友相處、轉(zhuǎn)換環(huán)境、更換老師中,他們的顧慮要比孩子的還要多。豈不知這種不良情緒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暗示,造成孩子在面對事情時猶豫不決、唯唯諾諾。
這種情況下,家長更要通過各種機會運用心理暗示教育孩子:
(一)家長在愛孩子的同時,要讓孩子明白家人的這種愛,教孩子學習體會和感動。同時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愛和美好的事物:山水、人物、感情、親情、愛心、責任、義務……眼睛里充滿愛和美好的人,對生活永遠是積極的、樂觀的。這不就是個性的培養(yǎng)嗎?
(二)家長要鼓勵幼兒表達真實的情感。無論什么環(huán)境和場所,家長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認識表達真實的情感,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人性的尊重。家長聽取孩子的真實心聲后,再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引導。
(三)在平日的生活中,家長可結(jié)合現(xiàn)實問題培養(yǎng)塑造幼兒的個性。家長可根據(jù)年齡段和心態(tài)讓他們知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幼兒知道生活中的快樂是要自己去努力尋找和爭取的。這種暗示可以有效地阻止幼兒形成依靠別人和父母的意識。
(四)對待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家長永遠不要在孩子面前談“難”字。當幼兒遇到問題時,家長要鼓勵他們:這世上無難事。家長要告訴他們出了任何問題都不要怕,不要被問題嚇倒……當孩子遭遇委屈或者困難時,除了認真、客觀地聽取事情過程之外,家長不要忘記勸導孩子看清本質(zhì)后,要選擇寬容和原諒。
在學前教育活動中,巧用積極暗示的方法,不僅會激發(fā)幼兒潛在的能力,增強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進幼兒的自信心,還會幫助家長走出育子的困惑和迷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