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君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平安堡學區(qū)平安堡鎮(zhèn)實驗小學,河北 承德 067300)
小學科學教育主要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標及課程結構體系等因素構成,在實際的小學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教學流程以及方法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教學效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特別在小學科學教育的目標制定上顯現的更加的明顯,對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重理論輕技能的教學理念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科學教育作為傳承科學學科知識的重要途徑,必須要使用小學生的文化精神屬性,以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時刻警惕小學科學教育過度學術化傾向的發(fā)生。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及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雖然小學科學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科教育的結構化和學術化使得小學學科教育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本身的需求和要求上,對那些俠義的技能加以過分的強調。例如,當前的小學科學教育教材受到結構化的制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只能夠靠單一的教材來給學生進行講解,對課文中的題型進行按部就班的分布講解,要求學生照葫蘆畫瓢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學實驗、合理推理、觀察等被提升到了更高的臺階,然后教育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并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保證每一位學生在小學階段都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科技能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這種過于強調學術性的教學方法也不同程度上弱化了學生的人文精神。
對小學科學教育的所有教材進行研究分析,可以大致將小學科學教材的內容劃分為兩大類:
一是,前一次的教學內容是為下堂課的教學做鋪墊的,也可以說教學是為了以后的教學而準備的。這方面的內容在小學學科教材中證據了很大的部分。因為這類內容是為下堂課做準備的,所以這些內容教課的效率能夠直接影響下堂課的教學效果,所以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將這類內容劃分為學習的重點。另一類,是指現階段學生學習的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眼下遇到的各種問題。這類內容在小學科學教材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少,教師和學生也沒有對其進行特別的關注。其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應該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學生小的學習目標作為方向進行現實教育,然后在小的學習目標達成后再向更大的目標努力。例如,當全社會都在關注小學生青春問題的時候,卻發(fā)現小學科學教育沒有用科學合理的角度去審視學科內容,然后加以積極地引導。實際上,這兩方面的內容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教材中的比重來看,當前小學科學教育嚴重的缺少對學生現實需求的關注。
對小學科學教育教材的思維結構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將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劃分為兩類:一是,實際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活動之間是相互并存的,這些教學內容的前后活動之間不存在明顯的推進關系。這種思維機構主要是以觀察作為活動的重要手段的,其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是,教學知識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遞進關系,前面知識點的學習只要是為了給后面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做好鋪墊。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那種首先提出問題——設計教學活動——實驗證明的教學方法就是這種思維結構的完整體現。這類思維結構在小學科學教育教材中占據了很大的部分,是教師教學的重難點。因為,對這類知識點的教學應該環(huán)環(huán)相扣,深入淺出,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這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多元體驗。在小學教育改革中,新教材被普遍的加以應用,在教學活動設計出更加精彩的課堂活動。這種現象重要是因為新教材帶來的各種因素引起的。
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長興趣開展興趣小組,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補充學科教學中的不足。但是受到學科思想遷移的影響,在興趣小組課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除了將這些內容定位到科學教育中,還將其功能化和規(guī)?;?,但是卻不能夠滿足小學生對社會生活的實際需求。從興趣小組活動的個性內容、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方式來看,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外顯的形式上,而對學生內在的感悟和情感都出現了很大的偏差,使得興趣小組開展的活動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挑戰(zhàn)等被弱化,這不利于小學科學教育中課程的平衡作用。
經過多年的科學教育研究表明,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高估了學生的學術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的心智,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很不利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一定程度上彌補科學教育過程中“學科知識點學習和學生實際生活”想背離的現象,在發(fā)達國家中實施方案教學的形式廣為流傳,受到了小學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的廣泛歡迎。其中,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方案教學在學科教育過程中找到了新的活動方式,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受到了教育人士的廣泛關注。
在現階段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學術學位上,過分的強調知識和能力結構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卻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加以了忽視。達成了教學就是學知識,課程學習就是學科學習的共識,將科學智能價值作為了教學的核心內容。使得小學生對社會生活缺乏興趣,使科學教育課程設計中嚴重的缺乏對社會生活以及生活意義的關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外,還應該積極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