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潤鈴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qū)春光中學,河北 張家口 075100)
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尤其是對于青少年而言,他們的生命就像初升的朝陽、含苞的花朵,充滿著希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認識生命、欣賞生命、把握生命,有著非凡的意義,從中讓他們在體味和感悟中獲得對人的生命意義的理解,從而學會努力地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這應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呢?
語文學科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地挖掘潛藏在語文教材中的巨大的精神財富,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文化的精神力量,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自覺地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和感染,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精神品質(zhì)。古往今來偉大的作家們,他們的創(chuàng)作都是積累了大量的人生經(jīng)驗,其中包含著對生命的感受與悲壯,如果學生長期處于這種文化的影響下,就能夠從這些偉大的作品中讀懂什么是生命。比如,教師在講述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課程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用布蓋住自己的眼睛,在教室里靜靜地坐兩分鐘,然后讓學生談談在這兩分鐘內(nèi)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師帶著學生的感受,再來講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光明是海倫·凱勒最期盼的,她雖然身體有缺陷,但是依舊對生命有著強烈的熱愛。學生了解到海倫?凱勒的思想,明白了生命的可貴,人的生命歷程會經(jīng)受各種各樣的挫折,只有勇于面對生命的人,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人應該珍惜生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學習和生活。
在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掘以人為本、重視生命的作品,凸現(xiàn)生命的意義,增強學生生命意識。魯迅先生在《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對于劉和珍等的徒手請愿,明確持否定態(tài)度。因為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去面對窮兇極惡又荷槍實彈的敵人,這無疑是不當?shù)?,只能作無謂的犧牲。這里要說明的是,魯迅先生對于生命的珍惜并不是害怕死亡,更不是貪生怕死,保存生命是為了更好的戰(zhàn)斗,這就是“韌”的戰(zhàn)斗。在課堂上我們往往從“韌”的戰(zhàn)斗的角度分析,缺乏從生命層面上的分析探究。如果不從生命的層面作考察,對于魯迅這樣的行動,學生就會費解,甚至誤解。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美國作家房龍的《(寬容)序言》為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例子,勇敢的先驅者為了開辟美好的新天地,敢于懷疑祖先的智慧,沖破專制主義的禁錮,離開無知山谷,艱苦跋涉,探尋外面的世界。他不顧迫害,回來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人們,但無知山谷的村民們竟用沉重的石塊砸死了他,并拋尸山腳。雖然后來村民們非常感激這位先驅者,為他樹立起了豐碑,但為時已晚,先驅的生命再也不能復活,甚至連他的骨頭都找不到。這個慘痛的教訓深刻地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要尊重別人的思想,尊重別人的主張,更要尊重別人的生命,珍惜每個人的生命,寬容地對待每個人!
在作文教學中引入生命問題的題材,可以促使學生思考生命問題,從中體會生命的偉大、生命的可貴、生命的可敬,體會生命的意義。我常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和評講中將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自然滲透進去,以期得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寫作中的生命教育,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順著學生的思路來做文章。一次,幾位同學在考試失利后,灰心喪氣,還有一位甚至痛哭起來,我安慰了他們,并找他們個別談心。事后,我就以讓學生以《咀嚼生活中的挫折》為題作文,讓學生去細細品味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并能有所感悟。作文收上來之后,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于失敗的認識還是比較科學的,在講評中我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時我又指出有些同學雖然在文中寫得不錯,可是在生活實際中卻不是這樣,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長吁短嘆,淚如雨下。其實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經(jīng)歷挫折,關鍵是你對待挫折和失敗的態(tài)度。我又列舉了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如:桑蘭、霍金、貝多芬等,并結合語文課文《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返裙膭钏麄兠鎸κ『痛煺鄄荒軞怵H,要笑對人生的失敗,展現(xiàn)生命的韌勁。這樣既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的,又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挫折的意識。
在語文課程中有很著名的文章,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學生對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形象是記憶深刻,并且深入人心。保爾的一生都在和病魔做抗爭,是戰(zhàn)斗的一生,也是值得人們尊重的一生,12 歲就被迫輟學去做工,生活在最底層。少年時救地下黨被折磨毒打卻不向敵人透露任何消息。冒著兩腿癱瘓的風險和用于,去圓自己曾經(jīng)的文學夢想,讓自己在文學方面更加有造詣,于是他閱讀了很多文學名著,他的眼睛失明了并且只有右手是正常的,但是他們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對生活充滿自信,對生命充滿期待,就算是眼鏡看不見,他能夠借助無限廣播進行學習。寫字時用硬紙板框中間卡出的縫限制鉛筆進行寫作。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他努力的完成了《暴風雨所誕生的》一書,獲得空前的成功,作品問世后大受歡迎,保爾的心沸騰了,他又拿起了新的武器,走向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這樣的經(jīng)歷難道還怕學生讀后沒有強烈的“生命意識”嗎?
總之,在初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形式,滲透生命教育,樹立正確人生觀,教育學生熱愛生命、善待人生,激發(fā)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關注社會、關心他人的美好愿望,幫助學生產(chǎn)生并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和崇高的人格,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意志,從而有完整的生命和美好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