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娟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朝前路實驗學校,江蘇 蘇州 215125)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應用微課,需要教師對學生學情及個性特征等進行充分了解,同時與學生實際情況充分結合,進而針對微課教學方案及教學目標等進行科學設置,充分發(fā)揮微課教學優(yōu)勢,使學生通過微課呈現(xiàn)的簡單明了內容進行針對性、有效學習,提高英語閱讀興趣。
在信息技術的強力支撐下,使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為教育服務,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教師將重難點內容錄制成微課視頻,對于平時難于用語言描述清楚或者學生不熟悉的事物有了更好的展現(xiàn)方式,給學生帶來新的感官認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思維模式,提高對知識的理解,也使學習內容充滿樂趣,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yǎng),這與新課標素質教育要求相符,也使得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微課短小精湛、運用靈活,方便學生利用課下零散時間學習重要知識點,使學習變得高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模式,利于充分踐行新課標教學理念,最大化發(fā)揮課堂教學實效性。
微課優(yōu)勢突出,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高度認可和歡迎,但是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微課優(yōu)勢沒能充分發(fā)揮,還需進一步改進,讓微課充分融入英語閱讀教學當中。
資源整合缺乏針對性是目前一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部分教師過分重視微課應用,因而在未充分掌握所有知識的情況下盲目制作微課,此時必然不能保障科學整合所有資源,影響微課作用發(fā)揮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有效學習知識[1]。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一些教師微課素材的使用僅僅是以課后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為主,而微課具備的導入及教學作用并未充分發(fā)揮,受此種使用功能的狹隘因素影響,極有可能會導致微課教學形同虛設,不利于微課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提升的作用發(fā)揮。
初中英語閱讀使用微課教學時,部分教師通常是將微課資源分發(fā)給學生,而針對學生通過微課學習產生的疑惑等并未充分重視,僅僅是將微課當作一種預習或復習資源,對于學生掌握情況不得而知,在糾正語法使用、口語表達、單詞讀音以及英語語音語調方面沒能做到盡善盡美。
在課堂教學過程,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課堂導入,教學剛開始時,因學生注意力還并未集中,所以課堂導入的作用就尤為關鍵。通過課前幾分鐘時間的利用,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結合英語知識,借此使學生英語熱情有效調動,能為后續(xù)教學過程學生主動及集中注意力等學習狀態(tài)的始終保持提供幫助。例如:教學“Water”相關知識時,為達到有效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的目的,教師可借助微課將水循環(huán)過程展示給學生,借此實現(xiàn)輕松及愉悅課堂氛圍的有效營造目的,同時通過新穎的知識及呈現(xiàn)方式,為學生良好學習狀態(tài)的保持提供保障,使后續(xù)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基礎逐漸夯實。
為確保學生英語知識應用水平有效提升,需要教師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的應用,借助情境及氛圍引導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性,使學生英語閱讀熱情有效激活[2]。具體來說,課前教師可針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之后整合資料制作微課并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跟隨微課的指引,將自身學習主動性充分發(fā)揮。例如:教學“Shopping”相關知識時,教師微課制作可以是對超市購物情境的模擬,進而引導學生對購物情境中人物進行模仿,通過不同角色來練習購物過程的How much、There are 等語句內容,此時不僅能實現(xiàn)學生興趣有效激活目的,同時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也極為有利。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微課模式時,教師不僅要注重微課導學及課堂教學的作用,同時更應該關注微課教學反饋,通過微課合作平臺的搭建開展教學活動,使師生、生生有效互動,讓師生在互動過程進行反饋,為學生答疑解惑提供幫助的同時,通過反饋指引教師微課教學的針對性改進。例如:教學across、through 等單詞知識時,因兩個單詞的意思都包含穿過,但二者用法卻存在區(qū)別,此時課堂教學后教師就應注重微課合作平臺的搭建,通過這一平臺先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讓學生自主探索用法差異,之后教師在平臺之上指導學生,解答學生疑惑,即借助視頻舉例方式為學生單詞區(qū)別的辨析提供幫助,表面橫過為across 表示意義,而空間穿過則為through 表示意義,之后將橫穿馬路及穿過森林等視頻情境展示給學生,為學生理解提供幫助,同時也能指引教師后續(xù)教學過程針對性講解此類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