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軍
(蘭西縣第一中學,黑龍江 綏化 151500)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強調(diào)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夠忽視情感教學。學生往往會感覺學習武力,思維凋謝,課堂沉悶,不能夠調(diào)動學生課堂積極性,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也不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中學教師,應該著眼于教會學生以最好的情緒和態(tài)度,應用最好的學習方法,掌握課堂上的知識,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會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終身受益。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知識更新速度逐漸加快,學生走出校門之后學習的知識已經(jīng)過時,所以就需要教會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方法,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管知識或者技術怎樣革新,都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
在教室中聆聽老師的每一節(jié)課,聽著老師動聽的講課聲,看著老師手中的粉筆字,伴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結束著每一節(jié)課,腦海中仍舊回憶著老師手中寫的每一個字,暢想著自己什么時候能寫出這樣優(yōu)美的文字,這就是童年時想當老師的夢想。當真正走上這個講臺,成為一名教師,每天站在講臺上面對幾十雙眼睛,心潮澎湃,講、講、講,拼勁了全力講,結果不盡人意。教師的講,學生的聽在我心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如何改變現(xiàn)狀,如何讓學生真正的走進課堂,改變老師泛泛地講。擺在老師面前的是如何轉變教學模式,課堂上如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很多教育工作者在長時間教學工作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習慣。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向前推進,要求教師能夠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習慣,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很多教師往往不能夠按照新課程改革的實際要求,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往往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學。在對教師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時,主要以教師的教學水平業(yè)務考核為主,忽略了教學過程中的最積極的因素——學生。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上課前和備課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接受能力,特長以及缺點,缺陷,真正做到對每一個授課對象有所了解。在設計期間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模式,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出有效的連接,幫助學生將潛在的學習能力全面激發(fā)出來,發(fā)揮每一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真正做到揚長避短,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自己的優(yōu)勢。
通過慢慢地探索、嘗試,逐步走進學生的心理,感觸頗多。現(xiàn)在的學生被動學習占多數(shù),沒有主動學習意識,不愛思考問題,喜歡背會各種問題,每天只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仍然沿襲初中的學習思想。如何改變教法、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自主學習成為新的學習思想,讓學生真正的走進課堂,學會思考問題,怎樣做到真正的答疑解惑,只有做到這樣,才會令我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最初階段,每一節(jié)上課要結束前,給學生布置任務,下一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是什么?重難點是什么?以組為單位,利用課本和有關資料請為本節(jié)課內(nèi)容舉一道例題,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會和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建立聯(lián)系,試舉出一道相關問題。這樣學生就會按布置的內(nèi)容看教材,查閱有關資料,完成上面的問題。這樣就做到了同學之間相互討論,研究,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
教師首先講解有關知識的地位,作用。然后由學生提出問題,對哪些知識點理解不透徹,再由其他同學研討解決,必要時可以到黑板上像老師一樣邊講邊寫。有些問題講不全,講不透的地方,再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這樣一個問題就明白多了,對于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思路和解法,即使有些不對或不全面,學生們通過一系列的研討過程,也會大大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當然,教師的點撥與充分總結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對于每個小組存在的共性疑難問題,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說出來,同學和老師一起研究解決,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哪些問題是學生能夠獨立解決的,哪些問題是學生易錯的,學生在對知識的理解上還存在哪些問題,教師根據(jù)所教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做到心中有數(shù)。表面上老師輕松了,但實際上需要我們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系統(tǒng)的梳理一遍,這些知識與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能建立聯(lián)系,通過不同的題型以適當?shù)碾y度,把所學知識融入到不同的問題中去,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設置一些陷阱,讓其躍入其中,使學生學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都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作用,通過不斷的反復練習,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為熟練,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性,開始的過程可能會很慢,但隨著所學知識量的增多,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自主學習模式,學習的進度會越來越快。老師看似什么都沒說,但其實都“言”在每一道題上;看似沒講每一道題的解決方法,卻已滲入每一個問題之中!
“最好的教學效果是教會學生學習!”看似平常的一節(jié)課,教師講授方法的改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僅促使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同時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意識。學生課堂的展示,不僅把自己探究的問題講出來,還幫助其他同學梳理了知識點,掌握了知識的重難點,而且為自己樹立了學習的信心。同時,讓學生們體會到了“成就感”帶來的快樂。更遠一點說,對其將來學習和工作,給予了一定的啟示??梢姡瑢W生們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立足社會的信心啊!
素質教育實施期間對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有著嚴苛的要求。素質教育實施如何關鍵看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嚴師出高徒的教學理念應該做出有效的改進,這里所說的嚴是嚴格做人準則,嚴格的治學態(tài)度,具有嚴謹?shù)闹R結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職業(yè)教師應該在工作和生活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不斷加強學習,逐漸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師應該全面參與到各種培訓教育活動當中,要不斷加強對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挖掘和深入分析,充分認識到新課程教學改革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提出的新要求,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行使,更好地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
在這種課堂上,作為老師要有深厚的業(yè)務水平功底,要做到收放得當,駕馭自如,用一根隱形的“教鞭”指引學生自由的、自主地去學習。我們應該充分的發(fā)揮自主學習在打造高效課堂中的作用,使我們在素質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乘風破浪,帶領學生航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