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沈陽城市建設學院,遼寧 沈陽 116400)
當前,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大數據技術是互聯(lián)網技術重要的衍生技術,且大數據技術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在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創(chuàng)造了較大的價值。高校輔導員需要應對的問題明顯增多,日常工作中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有利于改變工作思維和工作方法,并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新的挑戰(zhàn),大數據作為一種新的數據處理技術,能夠有效整合教育、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信息資源,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高校輔導員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作為學生管理和服務提供者,培育大數據思維,開展大數據,引領高校數據管理和數據素養(yǎng)。
隨著互聯(lián)網在大數據時代的日益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要充分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信息,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增強德育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大數據時代來臨后,之前不能收集和分析的數據在新的技術手段的處理下可以進行分析,大數據時代科技的進步為數據處理提供便利。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以人為本的教育變成教育的核心。大數據時代從生命哲學的角度關注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大數據時代將影響學生的成長過程,通過連接物、人、社會,使社會關系成為人與技術共同發(fā)展、相互關聯(lián)的整體,從抽象的數字化轉換成越來越充實、形象越來越豐富的數據存在。按照數據分析結果,得到學生的思想行為動態(tài)。在大數據時代的變革下,令學生個人成長、轉型、完善的過程能夠變成教育的焦點。
大數據是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的專業(yè)術語,主要指在特定時間內,利用常規(guī)軟件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要求技術人員采用全新的數據處理模式充分體現(xiàn)其在信息決策、信息處理規(guī)模和處理效率中的優(yōu)勢。大數據主要是指無需采用隨機分析法便可分析處理所有數據的方法。大數據具有大量、高速、多樣、低價值密度和真實的特點。
大數據技術的快速普及與推廣運用,極大地拉近了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有助于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對教育工作的認同性與依從性,為輔導員在網絡平臺上的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與此同時,這也對輔導員的工作能力與網絡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此,高校輔導員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和總結問題。輔導員既要利用網絡平臺對海量化的數據信息進行檢索、篩選與整合,又要對數據信息展開深入的分析和解讀,這對輔導員的思維理念、工作方法與實踐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對于生活在網絡化時代的當代大學生來說,網絡素養(yǎng)教育逐步成為高校素質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信息爆炸增長、資源過度泛濫的網絡環(huán)境,輔導員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約束和規(guī)范學生的實際行為,提升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由此可知,輔導員只有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才能精準挖掘有利用價值的數據信息,進而有效彌補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現(xiàn)如今,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信息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同時大眾文化的多元性也擴大了網絡信息傳播范圍。為此,輔導員必須大力關注大眾文化之中的泛娛樂化傾向。高校大學生群體的綜合素質較高,因此,也成為互聯(lián)網信息傳播的重點人群。大學生面對海量的數據信息,辨識力和抵御能力有限,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強有力沖擊,民粹主義,拜金思想逐漸侵蝕學生的思想意識,這更加大了輔導員管理工作的難度。
大數據現(xiàn)已成為國家戰(zhàn)略技術,高等院校是輸送和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也需要以積極的姿態(tài)迎接當前存在的機遇與挑戰(zhàn),而研究大數據技術則是推進學校建設和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另外,高校對大數據平臺的合理應用也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應用該技術的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學校的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與大數據匹配的制度內容,以期充分發(fā)揮其對高校發(fā)展的積極作用。目前,我國高校大數據平臺配套制度建設存在明顯不足,并導致輔導員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學生管理及思想教育工作受阻。
1.改變德育思維,加強德育科學性
傳統(tǒng)德育教育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德育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心靈塑造方面,但是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輔導員能夠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利用德育工作的成果及成長規(guī)律,認真觀察學生的道德行為模式,高度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進而為學生提供優(yōu)良的道德教育,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
2.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彰顯個性
傳統(tǒng)德育教育中,被動管理模式尤為普遍,該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過于關注和重視學校的作用,并未深入考慮社會及家庭的作用與價值。大數據時代中,輔導員應合理利用學生的各項行為數據,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分析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之后采取切實可行的干預方式,如可根據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者,輔導員可以結合課程論壇提出的評價,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根據社交網絡圖文判斷學生的思想變化。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創(chuàng)建學校、家庭和社會相互配合的互動模式。成立家長團,高效利用遠程輔助信息平臺發(fā)布信息,與家長共同參與到德育交流之中,這樣也可為學生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3.調整德育評價機制,增強德育工作的合理性
傳統(tǒng)德育評價中,政治品質、思想品質和道德品質是主要的評價內容,以分數作為量化評價的主要方式。學生在執(zhí)行德育教學內容的過程中獲得分數,輔導員將學生的分數作為學生德育水平的評價標準,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該種評價機制主要采用與教師對話的模式,忽略了學生的意愿與自主性,同時也并未充分考慮隱性教育的作用。這種能夠觀察到的量化行為依據,具有內外不統(tǒng)一的特征,自然得出的結果也不夠準確。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輔導員可仔細觀察學生日常行為大數據,合理預測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判斷學生的德育工作成果。創(chuàng)建師生對話與學生自愿德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利用QQ、微博和微信等平臺展開交流互動,或者也可以學生自治機構和社團組織為單位,開展德育工作。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機結合,一方面充分展現(xiàn)思政教育理論及黨團活動的德育作用,另一方面也需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等多種新媒體技術,加強教育的實效性。以多個維度和視角分析評價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以此提升德育評價的科學性與全面性。
1.增強信息意識
若想加強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就應深化輔導員的信息意識。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變化具有長期性,只有全面搜集和分析學生現(xiàn)有的數據,方可了解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如學生一段時間內頻繁逃課,可能與沉迷游戲或出現(xiàn)情感危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教師需要將上述異?,F(xiàn)象與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作比較,以此明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此時輔導員要利用多個途徑收集和整理多種信息,全面了解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tài),為其提供更為全面、積極的指引。
2.提高研判能力
輔導員預警工作中,需要做的任務有搜集信息、合理預測、科學評價、積極干預和及時反饋。輔導員歸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明確事情的來龍去脈。合理評估事件的性質和影響程度,以進而明確預警信號,預測事態(tài)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這就要求輔導員深入學習研究理論,準確把握工作流程,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增強自身對問題的判斷能力。
3.重視網絡輿情監(jiān)測
輔導員要時常上網,全面了解時下最新動態(tài),搜集各類信息,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管。學生在上網的過程中會留下部分生活和思想動態(tài),輔導員應依據學生在網上發(fā)布的信息了解其動態(tài),與學生展開溝通交流,避免學生由于錯誤思想而做出無法挽回的行為。
1.利用搜集客戶端溝通交流
輔導員可使用一款專為學生推送校內通知信息的手機客戶端,以模塊化的方式展現(xiàn)學生每個學年和每個學期的工作內容,定期收發(fā)信息,以此鼓勵學生自我管理,提升學生的自覺和自律意識,鼓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2.基于校園手機報組織工作
手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移動終端設備,接收和發(fā)送信息十分便利,且其互動性和即時性較強,所以手機報也得到了高效利用。鑒于此,輔導員可合理利用手機報為學生發(fā)布重要信息,學生可及時了解學校的各項政策和信息,并做出合理的反饋。
3.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 開展工作
新媒體社區(qū)平臺的廣泛應用可密切輔導員與教師間的聯(lián)系。大學生對微信、微博、QQ 等社交平臺依賴性較強,使用頻率較高,所以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也需利用新媒體社交平臺,組織開展輔導工作,與學生形成密切的溝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思想動態(tài),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全方位指導。具體來說,輔導員可利用新媒體設備和學生共同進入到SNS 社區(qū),了解學生的圈子,深度掌握其思想動態(tài),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培養(yǎng)師生感情,進而為輔導員組織開展輔導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強輔導員工作的針對性。
綜合以上全文的分析可以獲知,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大學生思政教育革新優(yōu)化,是輔導員在現(xiàn)階段的日常工作中應高度關注的重點問題。而輔導員也只有認清當前的工作現(xiàn)狀,進而結合實際采取有效的大數據融入措施,拓寬信息收集渠道,增強輔導員的預警能力,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方可提升輔導員工作效能,并最終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