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隴西籍運動員趙建國為例"/>
喬文明
(甘肅省隴西縣體育運動中心,甘肅 定西 748100)
競走是一項耐力與技術性較強的田徑運動,運動員要承受強度大、時間長且又單調(diào)無味的訓練和比賽,因此它的訓練時間長而難度也較大,也是唯一有人為裁判員因素的田徑項目,所以啟蒙訓練更是重中之重,精心選材,打好基礎,細抓技術、及時輸送。
近幾年我國競走運動的技術水平發(fā)展很快,成績提高的也很快,已成為我國田徑運動中的優(yōu)勢項目之一。2016 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王鎮(zhèn)與蔡澤林包攬了男子20 公里競走冠亞軍,中國隊實現(xiàn)衛(wèi)冕,里約奧運會女子20 公里競走的比賽中,中國選手劉虹奪得金牌,實現(xiàn)了個人的全滿貫。此外,呂秀芝獲得銅牌,切陽什姐排名第五。隨著競走水平的不斷提高,推動了我國競走運動的發(fā)展,目前有很多省、市、自治區(qū)開展這一項目,并涌現(xiàn)了不少具有培養(yǎng)前途的青少年新秀。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與少年時期的啟蒙訓練和培養(yǎng)是分不開的。自2000 年初擔任少年競走項目教練員以來,培養(yǎng)輸送的運動員取得了以下成績:
趙建國:國際運動健將,前國家隊隊員,2004 年德國世界杯10 公里競走團體第三名,2006 年在日本舉行的亞洲競走錦標賽上以3 小時41分10 秒的成績獲得50 公里競走冠軍,破亞洲青年紀錄和全國青年紀錄,并且被國際田聯(lián)評為“最佳青年男運動員”2012 年參加倫敦奧運會,獲得男子50 公里競走37 名。
何永強:運動健將,前國家隊隊員,2013 年全國競走錦標賽50 公里冠軍。
業(yè)余學校的訓練就是抓住專項特點進行以全面身體訓練為主,通過各種各樣的練習增進運動員的健康水平,提高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能力,均衡發(fā)展身體素質,為專項技術的提高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實踐證明,結合專項特點進行全面身體訓練是一種較好的訓練方法,在訓練中要把專項和全面身體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全面訓練的基礎上,突出專項速度耐力和走的能力訓練。身體全面發(fā)展水平越高,越便于掌握和完善競走技術,也越能承擔更大的專項運動量。要防止選擇大量去抓身體全面訓練,再去抓專項技術和成績的片面做法,要防止過早地抓專項成績的有害做法。在各項身體素質練習中,每做一個動作及肌肉的用力,必須考慮到它的實效性和經(jīng)濟性,是否與競走技術特點素質相聯(lián)系。技術訓練是競走訓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了先進的競走技術不僅節(jié)省體力,而且是提高專項能力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的根本保證。記得2002 年的冬天,他每天來學校很早,冬天的五點半農(nóng)村小學操場上一片漆黑,當時我打著手電筒,趙建國在不到200 米的操場上一個人跑20--30 圈,然后做些拉伸練習,這樣跑了兩周以后,調(diào)整訓練方法,周一、周五早上場地訓練,早上跑3--4 千米,然后一般身體練習10 分鐘、操場上土很厚,用水壺畫一條直線走5--10 分鐘直線走,做2 組,有時換成大步直臂走5--10分鐘做2 組,然后壓肩、背、腰、髖;最后體踵練習40--50 次,放松。周三早上公路跑3--4 公里,拉伸練習、一般身體練習20 分鐘,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單足跳、雙足跳,腹臥撐做二組,每組20 個。周二、周四學校后面正好有一座山,從學校到半坡慢跑2 公里,選一段60--70米的緩坡,進行30--40 分鐘的往返走的練習,這樣訓練一段時間后,在平地上訓練時明顯顯得腳下利索,后登有力,達到了一個很好的訓練效果。每天課外活動的訓練時間有限30 分鐘左右,可根據(jù)學校情況具體對待,周一、周五進行跑的練習,周二、周三進行走的練習,周四進行腰腹肌及小力量的練習。
平時訓練時讓他首先應明確技術動作概念,講解競走與普通走的主要區(qū)別,即擺動腿在著地瞬間至垂直部位,膝關節(jié)必須伸直;人體在行進中有無騰空則是競走與跑的區(qū)別。競走技術規(guī)則規(guī)定:一是不允許在走的過程中出現(xiàn)騰空現(xiàn)象,二是擺動腿在著地瞬間至垂直部位必須伸直,膝關節(jié)不得彎曲。再次在訓練過程中采用有針對性的專門練習手段。使他們在直觀和理論上對技術有明確的概念和深刻的印象。掌握了先進的競走技術不僅節(jié)省體力,而且是提高專項的根本保證,尤其是少年時期,更應扎扎實實地抓好。競走是唯一有人為裁判員因素的田徑項目,技術是競走的生命線,所以起初訓練要嚴抓技術,要經(jīng)常爬下身子看隊員走直線時是不是腳跟先著地,兩個腳落在同一條直線上,除了對隊員嚴抓技術外,還要在思想上動員他,讓他感覺到有動力、有目標、平時看些影響資料,看一下大型比賽的直播,使他產(chǎn)生一股愛國熱情、訓練熱情、為國爭光、增強團隊意識,使以后訓練更加刻苦,更加投入。
競走屬耐力性項目,奧運會比賽項目有男女20 公里、男子50 公里、女子50 公里競走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開展不廣,競技水平不高,因此沒有設為奧運會項目,女子50 公里競走只有世界杯和世錦賽的比賽。所以在選材上,首先要考慮選拔耐力素質較好的少年。以血色素、肺活量、脈搏、最大耗氧量為依據(jù),在身體形態(tài)上主要以身體修長或略修長為好,重點觀察腿、膝的靈活性及踝關節(jié)的屈伸幅度。另由于競走項目的特點決定,他們要承受長時間、大強度而單調(diào)無味地訓練與比賽。因此,在神經(jīng)類型和適應性上要選拔那些適應艱苦環(huán)境較快的少年運動員。
總之,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從啟蒙訓練到省隊、國家隊高水平訓練都離不開各級各環(huán)的緊密相扣,只有打好基礎、細抓技術、及時輸送、一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才能及早成功,才能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