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德
(四川省安岳縣白水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四川 安岳 642300)
群文閱讀是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閱讀多篇相關文章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方式。群文閱讀最顯著的特點是以多篇文章為閱讀形式,閱讀資源更加豐富,閱讀思維更豐富?!八皇侵话盐恼掳慈宋膬群M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內部,關注文章的表達形式、內部結構、核心觀點、承載信息?!比何拈喿x不是幾篇文章的簡單組合,教師要精心設計群文閱讀,才能使群文閱讀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群文閱讀的提出,為教育界尤其是小學語文學科帶來了“光”。那么,群文閱讀教學有哪些方法呢?
語文閱讀能力是影響中華民族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與傳統(tǒng)閱讀方式不同的是,群文閱讀方便,靈活,并能在短時間內改善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故而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對小學語文學習非常有利??梢圆扇∫韵路椒ǎ?/p>
小學語文部編版課本的編排都是一單元有四篇文章,是經過大型研討整理的,主題相似,非常便于學生群文閱讀學習,同時也有益于實現教學目標。如四年級下冊第一組四篇文章的編排分別是:《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第一單元主題是“走遍千山萬水”。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望洞庭》一課作為教學重點,分析講解,并要求學生反復朗讀,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祖國的秀麗風景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后將群文閱讀應用于教學中,另外三篇描寫景色和詩人情感的文章在學生的理解和閱讀上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由于小學一至六年級知識技能和閱讀能力的差異,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會在三年級語文課本中穿插一篇略讀文章,而五、六年級則增加為兩篇。略讀課文不同于精讀課文,在閱讀方面要求比較低,主要目的是考查學生在快速閱讀的情況下對課文主要內容的了解,及略讀方法是否準確,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有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
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提出,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課文的積極性方面、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快速閱讀能力方面、改變學生狹隘的思想方式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教師在授課前,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閱讀能力的差異,閱讀興趣等來規(guī)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難點。群文閱讀的突出特點就是多篇文章的主題是否相似,教師必須提前把握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對文章內容有深入的理解,避免群文的無序和雜亂,才能引導學生去閱讀。為使小學生適應群文閱讀方法,選取文章的數量,應控制在三到五篇。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時,應根據教學進程來開展,群文閱讀文章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教師可根據選取的主題,拓展到課外閱讀教學。
古人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群文閱讀方式初次應用到教學中,教師不必過分總結強調文章思想、情感、結構等,只需要求學生閱讀多篇已整合好的文章。語文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好的,在教師為主導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群文閱讀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思路清晰、主題明確的閱讀。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最大程度的發(fā)揮群文閱讀的作用,學生就能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娱喿x。教師亦可指導學生總結群文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并對文章的表達方式,思想感情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數量方面,經過學生逐日累增的閱讀,思維敏感度和活躍度也會大大提升。
問答是任何課程課堂上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問答,教師能了解到學生的已知與未知,了解在課堂有限時間內學生對所授課程的掌握程度。為了促進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適當設置問題,問題需具有合理性,難度應隨時調整。
書本內容畢竟有局限性,涵蓋范圍小。將課外閱讀引進班級,課堂,不定期按小組分類方式抽查學生的閱讀筆記,進行評比獎勵,并將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覽與大廳,定期更換,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得到鼓勵。還可以在班級里設計一本別出心裁的記錄本,記錄學生每月閱讀量,營造持久的閱讀氛圍。日積月累的閱讀能加深學生學習和寫作的功底,會對群體閱讀教學方式產生很大的積極作用。
語文教學要發(fā)展學生讀、寫、聽、說等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這幾者有機融合起來。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做到讀寫相長,互相促進。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對文章的主題、寫作方法、文體等形成鮮明的認識,如何將閱讀感受與體會及時轉化為實際能力,寫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習慣,將閱讀感受與收獲及時記錄下來,強化閱讀成果。
總之,群文閱讀法在教學中的應用,適當的引導、科學的提問,閱讀氣氛的營造,能夠使落后的語文教學水平逐日提高,使小學生語文的閱讀水平達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