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營,楊 陽,黃天蛟
(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226251)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海上拋艇試驗,受環(huán)境、天氣、海況等因素影響較大,同時因為此平臺的救生艇布置在平臺較高處,且設備復雜,故而試驗風險也隨之增大。本文主要對拋艇試驗要求及程序進行深入研究,做好試驗方案策劃,同時在現(xiàn)場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后,采用沙袋配重的方法,圓滿完成了此型救生艇的海上拋艇及相關試驗。
船舶長104.5米,寬65m,高71.5米,設計吃水8.5m至17.75米;浮筒長104.5米,浮筒寬13.65米,浮筒高9.75米;主甲板長81米,主甲板寬65米,主甲板高37.25米。生活區(qū)容量:300個居住艙,最多可容500人。鋼結構量:約13300噸。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8臺,每臺額定載荷70人;全回轉推進器,6臺,每臺功率3800千瓦;主發(fā)電機,6臺,每臺功率4840千瓦;桁架吊,70噸,1臺;折臂吊,40噸,1臺;伸縮舷梯,38米(±7.5米),1臺;錨絞機4組,共10臺;救助艇,1臺等(見圖1)。
圖1 項目總體效果圖
挪威船級社規(guī)范,挪威海上工業(yè)標準,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國際救生設備規(guī)則,以及其他相關規(guī)范及法規(guī)要求。
(1)救生艇數量:8只;型號:FF1200;形式:全封閉式拋落艇(見圖2)。
圖2 救生艇布置
(2)救生艇主尺寸:長16.16米,寬3.93米,高5.13米;空艇重量:21.5噸;滿載重量:28.5噸。
(3)救生艇額定載荷(單個):92.5公斤*70人;最大拋落高度:水線以上33米;最大航速:9.7節(jié)。
(1)脫鉤裝置,額定載荷:25噸;材質:不銹鋼(液壓脫鉤形式)。
(2)配備主脫鉤系統(tǒng)和應急脫鉤系統(tǒng)兩套獨立的液壓脫鉤系統(tǒng)。
(1)救生艇架,形式:拋落式;額定載荷:30噸。
(2)符合的規(guī)范:挪威船級社規(guī)范,挪威海上工業(yè)標準,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
(1)試驗區(qū)域最小水深要求:30米;拋艇后最小停止距離:250米。
(2)試驗過程中,需要在良好的天氣及海況下進行,允許最大浪高:1.5米;允許最大風速:7米/秒。
(3)救生艇最大拋落高度:33米,注意調整平臺的吃水。
(4)拋艇試驗過程中,艇內不允許有人員。
(5)救生艇內需提前加注足夠的柴油;試驗前,救生艇需要充電至少12小時。
(1)出海前,提前準備好8只救生艇試驗所需的沙袋(25公斤/個),每只艇540個,總數為540*8只=4320個。將沙袋提前存放在救生艇登艇平臺附近,或者吊運至駁船,在海上再將沙袋分批吊運上船。
注:試驗重量:額定載荷(SWL)*1.1*1.1=29000*1.1*1.1=35.09噸。艇自身重量為:21.5噸,需要增加沙袋13.59噸(35.09-21.5=13.59噸),即增加544個沙袋,根據現(xiàn)場服務工程師的要求,沙袋數量可調整至540個。
(2)出海前的各項檢查工作:檢查確認救生艇的外殼無變形破損,檢查確認救生艇內的柴油已加滿;檢查確認救生艇的蓄電池及充電器可以正常工作,且已充滿電;檢查確認救生艇外圍的通風管路已連接到位;檢查確認液壓油柜油位正常。
4.2.1 拋艇前的準備工作
將安全銷插入脫鉤裝置,避免在試驗還未準備好時救生艇意外脫開。確認絞機單元處在即將要做拋艇試驗的救生艇上方位置,為艇的回收做好準備。檢查確認液壓系統(tǒng)的油位和各處管路接頭,如果油位過低就進行補油。將沙袋(540個)搬進救生艇,均勻布置在各個座位上,并進行有效地綁扎固定(見圖3)。檢查確認艇內所有物資都進行了有效地固定。確認液壓系統(tǒng)只有左側閥柄打開(見圖4)。檢查確認救生艇尾部液壓軟管的快速接頭已連好,同時確認接頭處的鋼絲繩已連接好。檢查確認所有艙蓋、艙門、艇底塞都已關閉到位。檢查確認外部的通風管已脫開,同時救生艇進口處已關閉。
圖3 試驗用沙袋的布置與綁扎
圖4 液壓系統(tǒng)操作閥
4.2.2 拋艇試驗的操作
拔出安全銷,使用手動液壓泵連續(xù)打壓,達到工作壓力時,脫鉤裝置就會自動打開(見圖5)。注意記錄手壓泵的行程數,以及最大壓力。在救生艇拋落過程中,注意觀察救生艇的滑落動作、拋落軌道、入水過程和出水姿態(tài)。在救生艇出水后,立即檢查確認救生艇內部和外部是否有損壞,然后記錄下試驗結果(見圖6)。
圖5 脫鉤裝置安全銷
圖6 救生艇海上拋艇試驗
(1)在救生艇回收前,將救生艇架上兩側的滑軌翻起,并提前將主絞機的鋼絲繩下放至水面以上位置。
(2)將救生艇通過纜繩固定在拖輪的帶纜樁上,然后用拖輪將救生艇拖帶至絞機單元正下方,并調整好位置。
(3)在救生艇架上操作絞機,將主絞機的掛鉤調整至救生艇頂部,將掛鉤扣在救生艇頂部的兩個吊點上,主絞機緩慢升高,待救生艇穩(wěn)定后熄火,然后操作人員回到拖輪上(如果救生艇發(fā)動機是處于運行的狀態(tài))。
(4)操作主絞機,使吊鉤緩慢升高,在救生艇平穩(wěn)出水后,再繼續(xù)回收,一直到救生艇的底部超出艇架滑軌的高度。然后將之前翻起的滑軌放下,再將救生艇緩慢下放至軌道上。
(5)在救生艇平穩(wěn)坐落至軌道之后,將尾部的脫鉤裝置安裝到位,同時調整脫鉤裝置各個方向的位置,以保證脫鉤裝置固定到位。
(6)救生艇安裝完成后,將絞機單元移動到下一個救生艇的安裝位置,繼續(xù)下一個救生艇的相關試驗。
(7)所有試驗及作業(yè)內容完成后,及時將救生艇內的所有沙袋全部搬出,并做好艇內的清潔與保養(yǎng)工作。
注:救生艇在出廠發(fā)貨前,都會完成相應的廠家試驗(FAT),并通過船東及船級社的驗收與認證,所以通常不需要再次在海上進行水上試驗。但是為了再次測試救生艇的性能,以及保證設備的可靠性,可以根據船東或船檢的要求,選擇性地進行一些試驗內容。
(1)在處于正常漂浮狀態(tài)時,啟動救生艇的發(fā)動機,進行以下操作:正車、倒車、左右轉舵、360度轉圈等,并檢查操舵性能。
(2)觀察發(fā)動機的轉速、排氣溫度、油壓以及蓄電池的電壓是否穩(wěn)定正常。
(3)確認排煙管無泄漏,打開噴淋系統(tǒng),檢查確認系統(tǒng)的操作性。操作艙底水泵,檢查確認系統(tǒng)的操作性。
(4)測試艇內所有的照明燈以及航行燈,檢查確認無線電廣播(VHF),以及衛(wèi)星定位裝置(GPS)。應急供氣系統(tǒng)不進行測試,僅記錄下壓力表上顯示的壓力數值。
在救生艇試驗完成后,將艇內的沙袋全部搬出,對救生艇的各個部件、系統(tǒng)逐項地檢查與確認;如有異常,及時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故障排查后,如有需要,重新進行相關試驗。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海上拋艇及回收試驗,安全風險較大,且對海況天氣要求極高。我們在充分研究海上試驗內容及風險控制要點后,制定了可行的試驗程序,經船東船檢審查確認通過。在現(xiàn)場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拋艇試驗、水上航行試驗,以及回收試驗等試驗內容,同時也為類似項目及工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