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階段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中物理教師要進行深度備課,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思考,拓展教材深度,以促進課堂深度教學的開展,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讓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物理;深度備課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30-0004-02
引? 言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掌握物理理論知識,還要培養(yǎng)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知識單向“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學習,缺少對知識的深度思考,在習題練習過程中逐漸降低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不太理想。高中物理教師應意識到這一點,通過深度備課拓展教材深度,引導學生深度學習,使學生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與魅力,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
一、深度學習與深度備課的概念
(一)物理學習中的淺層學習與深度學習
淺層學習是指學生對物理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發(fā)揮批判精神,利用新型的學習方法,構建知識框架,完成知識遷移,并能熟練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反思[1]。由此可見,淺層學習與深度學習有著較大的差異,學習效果不盡相同。
(二)深度備課
高中物理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時,首要實際任務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備課,通過備課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而要想完成深度備課,高中物理教師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深度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同時,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學習需求,預測課堂教學生成,合理運用課堂生成資源。
第二,結合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備課,設計合理的導學方式。
第三,設計清晰的課堂教學思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物理知識,幫助學生梳理物理知識邏輯,構建物理知識框架,實現深度學習。
第四,圍繞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主題,對教學主題與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和合理設計。
二、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深度備課環(huán)節(jié)
(一)明確課堂深度備課的目標
在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時,高中物理教師要通過深度備課設計課堂教學。在深度備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明確物理課堂深度教學的目標。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教師才能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tài),學習與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教師不僅要參考《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還要深度分析教學內容,明確重難點知識,合理設計課堂深度學習任務。
例如,在對“加速度”的相關知識進行備課時,高中物理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課程標準》,科學合理地制訂物理課堂基礎教學目標,即引導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符號、公式與定義,并能夠運用加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變化快慢。當學生對知識有基礎了解后,教師就要制訂深度教學目標,如引導學生運用公式求解加速度,運用圖像法分析加速度問題,掌握加速度的大小與方向,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等等。此外,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拓展內容,讓學生通過教學拓展對加速度這一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并通過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加深對加速度的認知。
(二)深度調研學生學情
在深度備課時,高中物理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物理認知水平、課堂學習需求等,如此才能高效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確保物理課堂深度教學的順利開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特別注意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并實施分層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深度學習過程中有所突破[2]。
例如,教師在對“庫侖定律”進行備課時,應明確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理解并熟練運用庫侖定律。為了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教師要結合物理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先引導學生復習電場器強度、電勢差等知識,再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了解庫侖定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三)設計引導學生深度理解的教學活動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學實踐活動是引導學生理解及深度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在深度備課的過程中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具體來說,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設計問題,結合問題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形式,通過多樣化的任務活動引導學生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分析與理解。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能夠為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供平臺,讓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深度理解知識。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還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例如,在對“科學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知識進行備課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主要以實驗探究的方式展示出來,為了讓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結合實驗數據進行實驗探究,對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進行分析與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與實驗操作水平。
(四)設計反饋與評價環(huán)節(jié)
在深度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評價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深度反思作為學生發(fā)現自身學習問題并進行改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深度備課時,教師要設計反饋與評價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物理課堂學習過程進行深度反思,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知識進行備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教師設計了反饋與評價環(huán)節(jié),即在引導學生利用實驗探究直線運動物體的瞬時速度后,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探究結果進行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實驗中的操作行為,讓學生主動發(fā)現自己學習的不足之處并進行彌補,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方法。
結? 語
高中物理教師要想開展深度教學,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就要積極進行深度備課,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對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潘棟.對物理實驗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2(79):149.
胡久華,羅濱,陳穎.指向“深度學習”的物理教學實踐改進[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03):90-96.
基金項目:本文系莆田第一中學福建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深度備課實踐研究”(項目編號:FJJKXB20-12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吳淑霞(1982.9-),女,福建莆田人,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