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蘇敏離家的那日,六點,天已透亮。
她按往常的節(jié)奏給全家人準備了早餐,是餃子,其中也有對自己的祝福以及儀式感,“出門的餃子,接風的面”。
她把車從地庫開出來,在后視鏡中看到女兒的身影,一陣不舍,但她沒回頭。如她決定的離家之路,往前走,不去想對不對,只想自己快不快樂。
蘇敏從鄭州出發(fā)時56歲,她皮膚略黑,眼睛不大,頭發(fā)緊緊綁在腦后,如她之前緊繃的人生。
七年前,她考取駕照;兩年前,她說等兩個外孫上幼兒園后,她就要獨自上路自駕游。直到出發(fā)前幾天,她購買的各種裝備不斷到貨,家人才意識到,她不是開玩笑。短暫的錯愕后,女兒杜曉陽、女婿劉偉偉送出祝福、給予成全,他們說:“注意安全,媽,路上有事打電話?!?/p>
直到蘇敏關上家門,她的丈夫老杜也沒有任何表示,甚至連道別的話都沒說一句。
蘇敏不在乎,幾十年的夫妻了,她和老杜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僅是老杜,她在原生家庭中得不到一絲溫暖的經歷,也讓她向往“家”之外的遼闊世界,夢想找到女兒、妻子、母親身份之外的自我。
2020年9月24日,蘇敏一出門就趕上早高峰,可她坐在駕駛座上,握緊方向盤,微微張開特意搽了點兒口紅的嘴,笑了起來。
蘇敏開著一輛大眾Polo,買車時女兒資助了她3萬元,剩下的錢,是她在超市打工掙下或省吃儉用攢下的。
出發(fā)前,蘇敏將后備廂裝得滿滿當當:帳篷、儲物柜、小冰箱、便攜式煤氣罐、鍋、調料、衣服、藥……
對,藥。不如意的生活讓蘇敏始終處于壓抑狀態(tài),2019年,她被確診為抑郁癥,吃藥成為她的日常。
兩萬元的積蓄、每個月不到2400元的退休金,就是蘇敏的全部旅資。出發(fā)前,添置裝備已花了一萬多元,她做好了窮游的思想準備,能不花錢就不花錢。她打算在國道上行駛,繞開高速路段;需要門票的景區(qū),在門口拍個照就算去過;逛逛菜市場、公園,和當地人嘮嘮嗑,也是一種深度游。
截至2021年10月中旬,蘇敏離家超過一年。她白天自駕,晚上就找個停車場或房車營地,撐開帳篷,打開鋪蓋睡覺;水到服務區(qū)打,花10塊錢買團購券,在就近的澡堂洗澡;吃得簡單,但想吃什么做什么,還能“隨便加辣椒”。采訪時,蘇敏樂出聲:“要知道,過去幾十年,為了照顧老公的口味,他不吃辣,我再愛吃,做飯時也不能放辣椒?!?/p>
一年里,蘇敏走過80多個城市。
她在秦嶺獨行,在潼關對著肉夾饃發(fā)饞,到西安北院門才如愿。在重慶,她見識了什么是3D魔幻城市。站在蜀南竹海的觀云臺上,她往外探出頭,只見天地混沌,四周白茫茫一片,她小心翼翼踩在石板上,感受濕滑;走進狹窄的隧洞,體驗山重水復、柳暗花明。
在海南,坐在輪渡上,對著大海,蘇敏聽到風掠過海面的聲音?!昂oL吹走了所有的煩惱,海浪傳遞了未知的欣喜?!彼谝欢我曨l中說。
在云南,蘇敏蹲在撫仙湖旁的一塊石頭上,以手掬水,再觀湖,她不禁發(fā)出贊嘆:“藍天和白云都在一起了?!?/p>
西雙版納、可可托海……從前翻開地圖才會看見的地名,如今在蘇敏腳下、眼前,令她訝異的是,走著走著,抗抑郁的藥竟然也不用再吃了。
“在外面的每一天都是新鮮的,”蘇敏說,“你每天都會想,我明天看到的,可能比今天更好?!倍^去,在家庭生活中,“一成不變”才是蘇敏人生的關鍵詞。
除了風景,還有風險。風險,來自獨自上路和自駕游本身。
不知道前方路況如何。
在秦嶺,蘇敏在盤山公路上繞了八九個小時,道路崎嶇,大霧彌漫,彎連彎,坡連坡,稍有不慎就會掉下去,萬劫不復。
很難找到合適的營地。
一日,從昭通去昆明,蘇敏從下午4點開始找營地,找到晚上7點半,一無所獲。她聽說附近山里有一個生態(tài)房車營地,可以搭帳篷、做飯,還有衛(wèi)生間,她即刻去找。進山后,人聲和車聲漸杳,導航提示她目的地到了,可她往四周一看,地上除了有幾個水坑、兩三把野草,什么都沒有?!白笫诌呌袃蓷澐孔?,門虛掩著”,可蘇敏推門進去,沒有人,燈亮著,屋里只有幾把椅子、一張桌子。
一切都像是《聊齋志異》中才會看到的場景,蘇敏膽戰(zhàn)心驚,立刻逃回小車。她想趕緊沖出深山,可手機沒了信號,導航無法開啟,只能憑著本能、靠著記憶往回開,等她再次看到人煙,已經是夜里11點多了。
也不知道會遇上什么人。
在綿陽,一個雨夜,蘇敏睡在帳篷里,篷外暴雨如注。突然,傳來一陣別樣、巨大的聲響。蘇敏以為有壞人要闖進來,她不敢再睡,呆呆地在帳篷里坐了半小時,一動不動。她摟著從鄭州帶出來的外孫以前常玩的一只玩偶小猴子,安慰自己別害怕。直到天亮,蘇敏才鼓足勇氣,謹慎地拉開帳篷,“原來是虛驚一場,只是梯子沒固定好”。
風險還來自缺錢。
預算有限,收入固定。一路上,蘇敏精打細算,每個月都怕提前把錢花光了。一天,她刷卡時看見卡中的余額只有600元了,而退休金要再過一個星期才能到賬。女兒晚上和她連視頻時問她好不好,缺錢不。她果斷搖頭。掛掉電話,她躺在帳篷里輾轉反側,最后決定在營地停留一周,等工資發(fā)了再挪地兒。
和錢有關的,是揮之不去、苦惱的舊日。可如今,使用自己的錢,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這使蘇敏感到自己真正能掌控人生。
“我終于自由了?!彼聪屡臄z鍵,對著手機鏡頭說。
此時,蘇敏已經變成“網紅”。
在鄭州時,為了好玩,也為了多存些路費,蘇敏已陸陸續(xù)續(xù)在各網絡平臺上傳她拍的短視頻,她還花199元買了個視頻剪輯課程。最初的視頻內容多是今天吃了什么,明天要吃什么,這樣的生活日志點擊率極低,收益聊勝于無。
蘇敏正式出門后,拍過一條視頻,講為什么她50多歲了還要在路上跑——因為“鬧心”,“一定要出去”。這條視頻當時沒有火,但一段時間后,被一位網絡紅人轉發(fā),突然就火了。
那條視頻中,蘇敏把車停在路邊,她皮膚粗糙,穿著樸素,態(tài)度真誠。她說話帶著河南口音,一字一句中都顯現著勇敢、執(zhí)著。她像一個標本,有人說,看著蘇敏,會想起所有一生沒有嘗過愛、只被當作“工具人”的女性。
蘇敏思維清晰,口才極佳。當年,她只差兩分就能上大學,如果不是為兩個弟弟而必須馬上參加工作,她的職業(yè)生涯必不止于做工人、泥瓦匠、擺水果攤、當清潔工。
而今,僅蘇敏“50歲阿姨自駕游”的抖音賬號,粉絲已近70萬。置頂視頻《前路昭然,愿你我山巔自相見》只有短短數秒,畫面不過是蘇敏一人一車,站在陽光斜照的公路上,文案不過寥寥數語,“我想跟生活請個假,不做他的妻,不做孩她媽,不圍著一日三餐轉,不跟著柴米油鹽走,只想做回我自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網友點贊已近40萬次。
她接受了多家媒體的采訪,包括央視等權威媒體;她拍了奢侈品廣告,被專業(yè)化妝師、造型師打扮;她出了書,書名是《年過五十,我決定離家出走》;她有了粉絲群,她的抖音賬號開始帶貨;她衣服的顏色越來越鮮亮,表情越來越舒展……
她從一個人上路,到加入別人的隊伍。她參加過車隊,其他人開著巨大的房車,她開著小Polo夾在其中。也不斷有人與她同行,一些是記者,為了采訪她跟她住幾天、聊幾夜,完成工作就走;有一些是同齡人,她們在網上看到蘇敏的視頻,激起內心的波瀾,想要認識蘇敏。蘇敏來者不拒,將獨行變成團隊游。
蘇敏的朋友多了。從前,她旅行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見老友。在成都,她見到闊別多年的同學?,F在,去各地她都會結識新朋友,一些人萍水相逢,幫過她小忙,比如搭把手和她一起搭帳篷;一些是熱心網友,騰出自家的房子留她小住,給她一頓熱飯,或是提供一次洗熱水澡的機會。“我有時候在網上帶貨,不太清楚程序,還會有粉絲在留言區(qū)幫我向其他人解釋怎么操作。”蘇敏呵呵笑著,“其實,我也不能算沒被愛過,出來以后,我發(fā)現陌生人的善意讓我得到了溫暖,還有,我女兒、女婿的家是溫馨的,他們和外孫是愛我的。”
說到女兒、女婿,他們從最初蘇敏旅行的支持者,變成她的崇拜者和商務運營的“經紀人”。每晚,蘇敏會給女兒杜曉陽發(fā)條微信,或者打個電話報平安,媒體采訪、對接工作,都由女婿劉偉偉接洽,包括看各種合同。
和一年前相比,蘇敏有什么變化?女婿劉偉偉感覺,她從原來的小圈子跳出來了,目前的社交圈讓她快樂了很多,在路上讓她充實。
蘇敏感慨:“這像一場穿越?!币欢龋谶@位疲憊的中年阿姨寡淡的日子里,讀穿越小說是她唯一的快樂來源?,F在她感覺自己就在穿越,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從一個人群到另一個人群,帶著往昔的記憶和技能,換個身份,重活一次。
她適應著自己的新身份,努力學習各種新技術。
2021年9月,在上海黃浦區(qū)的讀者書店,《年過五十,我決定離家出走》一書的發(fā)布會上,該書的責任編輯饒靜第一次見到在網絡上聯絡9個月有余的蘇敏,“她比我想象的還要真誠”。發(fā)布會后,兩人在酒店同居一室,令饒靜吃驚的是,蘇敏忙完發(fā)布會,還要寫文案、剪視頻、發(fā)布視頻、回答各平臺粉絲提問,同時還要準備第二天的采訪,幾日內還要飛去不同的城市錄節(jié)目。
“她比我們年輕人還懂技術,對新事物更敏銳,精力更充沛。”饒靜贊嘆道。
在讀者書店現場,這趟“穿越”之旅引發(fā)粉絲熱議。一個年輕人說:“漫長的老年,有明確日期的退休年齡,這些令我畏懼,我的下半生該怎么過?蘇敏阿姨給我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你大可嘗試去過你夢想中的、新鮮的人生?!币晃惶K敏的同齡人舉著話筒說:“我要跟蘇敏上路,我雖然退休了,但我不只能跳廣場舞、帶孫子,如果能活100歲,我現在才過了半生,我還可以放松、放縱?!?/p>
蘇敏不滿足于到此為止。
她開始學習沖浪,認真挑選沖浪板,再抱起它沖進海里,被海浪洗禮。她在視頻中問網友:“朋友們,阿姨又去沖浪了,大家猜這次我能不能站起來?”
她開始規(guī)劃新的旅途?!拔易罱谖錆h,還打算走廣州,去福建,去內蒙古看草原,去西藏看看生活過的地方?!?/p>
她開始正視自己的婚姻。那段令她痛苦的婚姻,以前從不敢主動結束,后來避而不談,現在她果敢地說:“如果我回去,我老公仍然沒有為修復這段關系而改變,我會做出我的選擇?!?/p>
她提到了“回去”,“‘離家出走是打引號的,還是要回去的,要看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再決定,在路上再過幾年吧?!?/p>
她規(guī)劃起回去后的新生活:“我會上老年大學,會學更多新東西?!?/p>
人生的下半場,“我會和生活同行,找回真正的自己”,蘇敏如此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