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洪江 朱利 張東
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 山東青島 266300
我國北上廣深等幾個一線城市車輛基數(shù)大,開通時間早,部分線路的車輛已面臨設計壽命到限的問題;但是上述城市運營和維修經驗豐富,前期已開展車輛延長使用壽命或系統(tǒng)升級改造的研究,部分線路已經開始執(zhí)行。
上海地鐵1號線于1993年開通運營,是上海市開通的第一條地鐵線路,列車由西門子公司設計制造,前期共計16列列車,采用4動2拖的編組形式,車體為鋁合金焊接型式,車輛設計壽命為30年。隨著上海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原6輛編組的1號、2號線列車日漸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客流量,運量的增長與運能不足的問題逐漸凸顯。為提高線路的運能,一方面追加列車配置數(shù)量,另一方面于2007年開始對原6輛編組的列車進行改造,將列車由6輛編組改擴為8輛編組。同時,上海地鐵于2017年前后開展對原1號線車輛延長使用壽命可行性的評估。目前,原1號線早期車輛的運行時間已接近27年,逐漸接近30年的設計使用壽命。自2015年開始,車輛牽引梁加強筋、車鉤安裝座、轉向架構架等部分位置的焊縫出現(xiàn)裂紋,經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主要原因為焊接缺陷產生的疲勞裂紋,因此工作人員對缺陷部位進行了修復工作。但這些疲勞裂紋將成為車輛是否能夠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制約因素。
廣州地鐵1號線于1997年開通運營,列車由西門子公司生產制造,前期共計21列列車,采用4動2拖的編組形式,目前車輛已運營近23年,為國內較早使用鋁合金車體的項目之一。廣州地鐵于2016年開始研究探索鋁合金車體的服役壽命,為后續(xù)車輛的維護和采購策略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廣州地鐵首先對車體進行了結構狀態(tài)檢查、結構件探傷、基于有限元的疲勞分析、強度和應力試驗、基于線路試驗的疲勞壽命分析等,并對鋁合金車體服役壽命進行了評估;在確認車輛服役方案后,根據(jù)新的技術和運營需求,研究并確定了整車改造范圍和壽命延長方案。廣州地鐵1號線的車輛將進行整體的升級改造,改造范圍包括牽引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列車控制與管理系統(tǒng)(TCMS)、乘客信息系統(tǒng)(PIS)、車門等重要子系統(tǒng)部件。升級改造后車輛的整體服役壽命將延長至 40年。
深圳地鐵3號線于2010年開通運營,列車的牽引系統(tǒng)和TCMS系統(tǒng)由韓國現(xiàn)代集團(Hyundai Rotem)生產制造,列車共計43列,采用4動2拖編組的不銹鋼車體。由于牽引系統(tǒng)性能和相關服務因素的影響,該項目的部分車輛將進行升級改造,改造的范圍涉及牽引系統(tǒng)、TCMS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等。其中,原牽引系統(tǒng)將被替換為由國內供應商提供的先進牽引系統(tǒng);電機仍沿用原項目產品;列車網絡將取消絞線式列車總線(WTB)網絡,而采用整車多功能車輛總線(MVB)網絡;車輛的升級改造將結合車輛的大修同時進行。
國內其他正在研究或執(zhí)行的較大地鐵車輛部件升級改造項目有:廣州地鐵 3號線空調國產化改造、廣州地鐵1號線車輛客室氣動門改造、深圳地鐵1號線牽引系統(tǒng)改造、上海地鐵2號線基于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tǒng)(CBTC)改造等。
受運行舒適度要求的提高、車輛壽命的延長、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要求、智能運維的需求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地鐵車輛逐步進入現(xiàn)代化改造階段,同時新技術的不斷應用推廣,如無人駕駛、智能運維、大數(shù)據(jù)、5G技術將是后續(xù)車輛升級改造的重要考慮因素和方向。隨著用戶對移動帶寬的高需求,4G移動通信技術已無法滿足用戶對低時延、大容量通信技術的需求趨勢,人們將關注的焦點已逐漸轉向5G技術,并急需將5G技術應用到相關垂直行業(yè)中。由于地鐵中各功能場景復雜,導致5G網絡覆蓋面臨一定挑戰(zhàn),加之原有地鐵中傳統(tǒng)分布系統(tǒng)各不相同,與5G網絡頻段的兼容性等問題,也給5G網絡升級覆蓋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同時,車輛升級改造過程中將面臨諸多問題,如車輛壽命延長的評估無成熟的規(guī)范和準則、部分系統(tǒng)改造時與其他系統(tǒng)的接口匹配問題、升級改造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的質量管控與驗證問題等。結合項目執(zhí)行過程的相關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車輛的升級改造應以乘客和運營需求為目標,確定存在的問題以及技術需求;同時以性能可靠為基本原則,并結合本地的具體情況,確定改造的目標、方向和范圍。
(2)在前期,應做好調研與準備工作,如重要部件(車體和轉向架)的壽命評估、功能需求等;在實施時,應做好過程管控,如相關的試驗和認證;在后期,應做好調試、認證、運營的準備工作。
(3)升級改造應尋找合適的時間窗口,如結合車輛大修進行,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4)應盡可能采用成熟的技術保證升級后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減少與舊系統(tǒng)的接口,并確定新舊接口的關系;同時應少變動硬件,僅保留必須的接口。
綜上所述,早期開通地鐵的城市已面臨車輛逐步接近設計壽命的問題,以及更加嚴苛的運營要求,根據(jù)國內外城市地鐵車輛的發(fā)展和管理經驗,隨著國內地鐵市場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延長車輛使用壽命、功能升級改造將成為地鐵車輛市場長期健康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無人駕駛、智能運維、大數(shù)據(jù)、5G 技術等將是未來車輛改造的重要方向,因此應盡早建立地鐵車輛升級改造和延長使用壽命的管理規(guī)范和準則、有效的技術標準體系和審核管理機制,以及車輛改造后的認證管理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