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婕琦
廣西湖大數字建設有限公司 廣西柳州 545000
目前,我國的土木工程項目也在增加。在施工過程中保證土木工程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為人民的生存和財產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為此,我們將BIM技術有效地應用于土木工程建設領域,不斷設計和提高整個項目,并控制和管理整個項目過程。
BIM技術相較于傳統的建筑工程技術而言,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三維立體化的模型展示。傳統的建筑工程圖紙和設計效果主要以平面圖為主,在進行圖紙審核分析和建筑效果設計時,由于沒有直觀的感受,工程建設完成與理想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圖紙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基礎才能夠解讀。通過BIM技術進行三維建模之后,BIM軟件系統能夠將工程的全部細節(jié)反映在模型中,真正實現建筑的所見即所得。利用BIM三維模型組織進行施工,能夠在施工建設之前就了解建筑的成品效果,并且還能夠將其按照施工順序進行分解,指導施工人員進行施工。由于BIM實現了工程的可視化,在進行施工過程檢驗時,可以根據BIM模型對照實際效果進行驗收,提高工程質量控制水平。
現如今,BIM技術多應用于大型建筑設計。以體育場設計為例,當各專業(yè)平面圖紙較為完善時,由專業(yè)BIM設計師進行三維模型制作,在BIM技術模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輪廓展示及各處細節(jié)構造。體育場因為各層結構柱、梁等較為復雜,對于機電專業(yè)來說,由于各層功能房間不同,無法設置貫通各層的管井,很多管線需要在頂板下進行位置轉換,同時各處樓梯的轉換也較為復雜,各專業(yè)管線左右或上下錯開敷設時,一些地方需要考慮凈高要求。在三維模型中,管線、設備可以進行預敷設,從而有效地排查管線密集點及不合理敷設點,然后將調整的意見反饋,形成一種平面制圖——三維模型檢查——修改完善的模式,避免在施工過程中造成設計變更,影響施工進度,增加成本。從這一點看來,BIM在大型建筑中的應用是必要且有效的[1]。
在施工方案的編制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綜合考慮工程施工難度、控制要點、可能產生的不良因素和施工方法的選擇。這些工作對于施工技術人員的能力要求極高,需要施工人員結合項目實際對施工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模擬,即便如此,施工方案實用性不高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在進行方案編制過程中,可以采用BIM技術進行施工過程的三維模擬,從而使技術人員對于工程施工全過程有更加直觀地了解,從而明確施工重點,合理進行施工方案的選擇和施工重點的控制。
傳統的建筑工程技術交底大多以口頭交底、書面交底等形式進行,常由于二維圖紙表現不夠直觀、交底人表達能力有限、接底人理解不到位或交底人和接底人理解偏差等原因而造成施工工藝執(zhí)行不到位,最終導致質量問題。而利用BIM技術結合動畫、VR及AR等技術的新型交底技術,以可視化和交互式的形式開展技術交底工作,大大提高了技術交底工作的直觀性和真實性,增強接底人對項目施工工藝的理解,保證技術交底的內容可以更加徹底與準確地執(zhí)行,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保障[2]。
設計項目方案是一個動態(tài)的程序,需要較高的專業(yè)水平和較低的可見度。在工程施工中,由于原料和其他條件的限制,通常在時間和空間上會有一些沖突。如果不及時解決,則很容易使項目進度跟不上。BIM技術能使這些原因導致的沖突得以解決,并確保有效管理和應用。此外,BIM技術可用于完成靜態(tài)檢查設計,并對項目開發(fā)中使用的所有鏈接進行動態(tài)仿真。在進行項目開工前,要充分了解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需要的技術支持,并設定工程進度和質量。這樣就能得到完美的無縫對接,避免不必要的沖突,減少設備損壞的可能性,降低項目建設風險的可能性,并保證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3]。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參加建設的單位包括建設、施工、監(jiān)理、設計以及相應的監(jiān)督部門。傳統的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就需要參見單位協商解決,由于參建各方原因,溝通過程緩慢,對工程建設進度造成極大的影響。BIM技術不僅是工程三維建模軟件,同時也能夠參與參建單位的溝通協調。不同參見單位根據自身的管理權限,能夠對BIM系統中的項目相關內容進行上傳和修改,然后共享給其他單位。各單位利用BIM系統的平臺進行溝通,不僅溝通效率更高,而且能夠精準地找到協商要點,為工程建設提供基礎保障。
綜上所述,BIM技術的出現對于建筑工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將其應用在工程施工中,不僅能夠幫助施工單位規(guī)避施工風險,同時還能夠提高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水平,消除施工作業(yè)產生的內部矛盾。隨著BIM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BIM技術將會提高自身的產品性能,解決普及和推廣困難問題,朝著智能化和普及化發(fā)展,為我國建筑產業(yè)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技術服務,推動建筑行業(yè)朝著更高的水平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