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廣東廣州市滿族小學)
我國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在整個校園文化中,“墻文化”屬于最為重要的組成部門,不僅聚焦了校園文化凈化,而且能引導廣大師生樹立全面發(fā)展意識,使得教育活動得到全面發(fā)展,將“墻文化”的隱性育人功能有效地發(fā)揮出來。
校園文化的發(fā)展離不開“墻文化”的支持,“墻文化”往往是對校園文化的精神、物質、制度等進行顯性展示的重要載體。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墻文化”不僅是校園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還有隱性育人的功能,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關聯(lián),潛移默化地給學生思想與行為帶來影響,在學生思想意識引領中屬于重要載體,是教學活動升華的重要載體,對于學校五育并舉和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校園文化所秉承的理念就是全面發(fā)展,校園文化建設以促進立德樹人任務落實為重要表現(xiàn)?!皦ξ幕辈粌H有助于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理念的彰顯,而且將其精華濃縮,對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校園文化不僅與學校管理人員的先進教育理念有關,與學校的過去和目前教育教學活動的沉淀有關。“墻文化”已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墻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濃縮載體。當前已經(jīng)進入“十四五”新時期,為切實推動立德樹人任務的實施和全面素質教育的深入,“墻文化”勢必在新時期展現(xiàn)新的作為,不僅要在辦學理念上繼續(xù)秉承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培養(yǎng)目標,而且要通過“墻文化”的浸潤達到全面成長的人才培養(yǎng)目的,從根本上促進“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的實現(xiàn)。
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樹立全面發(fā)展的意識為關鍵,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認識全面發(fā)展的內涵,既要在日常的德育中潛移默化地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又要在智育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皦ξ幕钡碾[性育人方面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價值取向帶來影響。在“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實現(xiàn)的基礎上,為促進“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的發(fā)揮,借助“墻文化”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發(fā)展意識:一要注重學生視野的拓展,引導學生意識到全面發(fā)展對自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要借助“墻文化”給學生提供相關知識,讓學生對全面發(fā)展內涵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三要大力發(fā)揮學習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意識到全面發(fā)展具有可行性,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別人能行我也能行”的逆向思維;四要為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盡可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開展“四要”工作時,不僅要采取文字的形式來給學生展示有關內容,還要引導學生采取設計和裝飾的方式,參與到“墻文化”建設,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和理解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的內涵,在自身成長活動中踐行全面發(fā)展理念。教師則始終注重自身價值引領的作用,深刻領悟立德樹人的任務內涵,將其與“墻文化”的設計營造結合起來,使“墻文化”的價值引領與教師價值引領得以無縫對接。
“墻文化”能將學校開展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信息詳細地展示出來。在活動開始之前,可以進行造勢預熱,而在后期則可以進行提煉升華。例如廣州市滿族小學,滿族學生占學生總人數(shù)的10%,與其他各少數(shù)民族學生一起探究中華民族課程與滿族特色課程,借助“墻文化”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現(xiàn)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對民族團結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課程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全校營造良好的民族教育氛圍,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民族教育特色課程實施之后,每年都要將活動的照片進行展示。學生可以通過“墻文化”更好地了解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從思想上將學生參與民族團結教育主動積極性激發(fā)出來?;顒訉嵤┖?,利用“墻文化”將活動精彩照片展示出來,在潛移默化中鼓舞學生?!皦ξ幕弊鳛檎故拘畔⒌闹匾d體,是教育活動信息展示的重要載體。需要在“墻文化”建設過程中,緊密地結合學校開展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才能不斷升華活動精神,讓學生在“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下,實現(xiàn)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全面發(fā)展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廣州市滿族小學高度重視立德樹人任務的完成,在德育工作中,始終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并采取講故事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品德教育,不僅將其作為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內核,而且也是廣州市滿族小學德育工作的重頭戲。因此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時,不僅將學生每天經(jīng)過的樓梯、走廊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墻,紅綠相間的自然風景、顏色協(xié)調的建筑物、會“說話”的墻壁、會傳遞信息的走廊與活潑可愛的孩子,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校園成為培養(yǎng)學生健康成長的好地方。此外,廣州市滿族小學還切實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讓學生將自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以手抄報、繪畫等多種方式豐富校園文化長廊兩邊墻壁的內容,尤其是高年級學生的手抄報和繪畫對中低年級學生的啟發(fā)和影響較大,使得“墻文化”的五育并舉功能在不同的模塊、區(qū)域中都能找到相應的契合點和價值引領點,將“墻文化”的德育功能在廣州市滿族小學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尊師、勤學、團結、愛國”是廣州市滿族小學校訓,多年來致力于“活潑、健康、和諧、進取”良好校風的建設和“樂學、善學、勤學”學風的營造,使得教學相長的理念在廣州市滿族小學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有著較大的關聯(lián)。作為越秀區(qū)書法課題研究學校,學校開設書法教育,結合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習漢字書法,春聯(lián)、寫福字、祝福語,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高度重視教學相長,切實注重“墻文化”功能的完善,將認字過程作為智育,將審美過程作為美育,將自律作為德育,使得書法教學一舉三育,良好的書法作品進入學校的文化長廊,師生利用課間對墻壁上的書法作品進行評價,并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學生在感受書法魅力的同時,使“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得以發(fā)揮,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廣州市滿族小學在德育工作中,始終牢記自身的初心和使命,既要彰顯民族團結教育特色,又要精心打造民族教育品牌。始終秉承德育為先的理念,注重德育的開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牢記初心使命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的發(fā)揮,不僅在學校開辟了校園文化長廊,而且開設了五育并舉專欄,以S T E M課程為依托,以學校特色為切入口,專門加強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引導?!皦ξ幕敝胁粌H有教師的作品,還有學生的作品,更有師生共同完成的作品,學生在墻文化宣傳作品完成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和認知五育的內涵,使得民族團結教育的辦學特色得到了彰顯,學生的素質在“墻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視角下“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的踐行,既要深刻對“墻文化”內涵的認知,又要緊密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在德育中高度重視“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的實現(xiàn)、發(fā)揮和落實,在不斷開發(fā)“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的過程中,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