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駿
(吉林市體育運動學校 吉林 吉林 132000)
在中職籃球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是籃球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中職籃球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yǎng)納入教學目標體系,采取針對性的策略和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和戰(zhàn)術水平。
團隊協作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信念,是一個團隊所有成員為了團隊共同目標而互相扶持和奮斗的決心、行為等。[1]團隊協作能夠將一個團隊所有隊員的資源、才智全都調動起來,驅除團隊因意見相悖而產生的不和諧聲音和不公正現象,產生持久的、強大的力量。
籃球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體育運動,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遍布各個年齡段。中職籃球是中職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培養(yǎng)團隊協作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籃球賽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僅依賴于某個人是無法實現的,需要團隊整體的共同努力,如果一個團隊不懂得合作,則很難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球作為一項集體性項目,要求全體隊員必須擁有堅定的信念、統(tǒng)一的目標、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在共同信念、目標和行為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彼此協作配合發(fā)揮個體優(yōu)勢,激發(fā)整個團隊的戰(zhàn)斗力與凝聚力來戰(zhàn)勝對手,取得良好成績。團隊協作能力不僅要求隊員在目標追求、素質修養(yǎng)、理想信念和意志品格等方面要達成一致,而且需要整個隊伍在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作戰(zhàn)風格等方面要和諧統(tǒng)一。
團隊規(guī)模會影響團隊的協作能力。當團隊的人數比較少時,隊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會比較充分,隊員的目標、思想、觀念和作戰(zhàn)風格等也更好統(tǒng)一,往往能夠表現出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當團隊的規(guī)模逐漸擴大、團隊隊員增加時,隊員之間的交流、互動會慢慢減少,協作能力也會有所降低。
當一個團隊成員能夠吸引更多性情相似的人加入時,這個團隊的協作能力往往會比較強。相似的隊員之間更容易彼此認同,達成意見統(tǒng)一,這對增強整個團隊的認同感有很重要的作用,隊員之間也更容易朝著共同的任務和目標去努力。
團隊任務也會影響團隊的協作能力。當團隊任務得到隊員的一致認可時,他們會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團隊的隊員會互相鼓勵,加油,每一個隊員的優(yōu)勢會得到最大化發(fā)揮,整個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能得到激發(fā),最終在完成這一共同任務的過程中,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籃球作為團體運動項目,要想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團隊必須具備良好的協作能力。每一位隊員都要按照團隊的整體部署來打球,籃球比賽強調的是隊員間彼此配合的默契度,而不是展示自己個人能力和運動水平。對于籃球運動來說,隊員的個人水平是通過團隊整體水平來體現和表現的,因此中職籃球教學更關注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正確認識籃球這項體育運動,明白團隊合作對于籃球運動的重要意義,在籃球運動中能夠主動和其他隊員配合,共同完成團隊任務。
中職教育具有職業(yè)性特征,所學內容要對日后工作有所幫助,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畢業(yè)之后的崗位、個人發(fā)展需要來開展教學,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2]各行各業(yè)都離不開團隊協作,學生步入職場之后,不僅要注重個人能力的提升,還要提升團隊協作能力,為團隊的整體發(fā)展做出貢獻。當前社會各行業(yè)的分工越來越細,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個人要想在社會中得以生存和發(fā)展,就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中職在培養(yǎng)人才時除了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知識的教學之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將其作為重要的素質納入中職人才培養(yǎng)方案。
很多中職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備受關愛和呵護,加之生活在物質比較充裕的時代,經歷的挫折少,缺乏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在現實學習和生活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在集體項目中缺乏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畢業(yè)后步入社會的發(fā)展。從這個角度來看,中職籃球教學應充分發(fā)揮籃球運動的作用,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和能力。
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將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納入課程的教學目標體系。在以往的中職籃球教學中,教師容易忽視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yǎng),將重點放在籃球運動技術、技能的掌握上,以教會學生投籃、帶球跑等各種籃球運動技能為主要目標。教師要尋找教學內容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yǎng)的連接點、切入點,思考如何融入團隊協作的內容,設計哪些課堂活動,才能達到訓練學生籃球技能和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目標。
教師要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組織團隊活動,在各種類型的團隊活動中指導學生完成籃球技術、技能的訓練,同時滲透團隊合作意識。教師在課堂上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要點。[3]培養(yǎng)團隊協作能力的過程,也是挖掘學生內在素質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教師從學生的心理結構出發(f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提升學生的主動性認知思維,先在心理認知層面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發(fā)展。對于籃球教學活動的知識要點,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體驗和探索的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深入認知、理解和掌握籃球運動的相關技能和技術、戰(zhàn)術,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對自己在團隊目標、團隊合作中的作用產生認知,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促進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意識培養(yǎng)。
除了要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還應強化同學之間的互動性。一個團隊形成凝聚力,要經過學生的交流、互動,因此強化籃球課堂活動的互動性非常關鍵。團隊協作能力是個人和整體組織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隊員之間的信息互動。教師多組織隊員開展互動性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作為團隊一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在有效的互動中建立合作意識、培養(yǎng)相關能力。教師講解完籃球運動的相關理論之外,要指導學生訓練籃球技術動作;學生掌握動作之后,就可以圍繞籃球的技術動作、戰(zhàn)術等來設計互動性活動,如設計團隊任務,明確隊員的職責,并確定隊員獨立的任務。所有的隊員需要通過協作才能完成總體的目標,如果有一名同學沒有完成自身的獨立任務,那么將會影響團隊整體的成績,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在團隊中的奉獻精神、集體責任感等。
課后評價也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發(fā)揮出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作用。中職籃球教學要重視課后評價,評價時不僅要關注最終的學習結果,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納入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來評價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理解能力和奉獻精神等,形成更加完善和全面的評價體系。
籃球教學離不開各種籃球訓練活動,教師要積極組織,并以團隊的形式展開訓練,讓學生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建立協作性的教學模式。[4]教師要圍繞具體的籃球教學內容、技術來設計籃球訓練,也可以舉辦籃球比賽,在訓練和比賽中學習籃球技戰(zhàn)術,達到教學目標。訓練過程比較辛苦,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讓學生養(yǎng)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訓練,然后在課堂快要結束時舉行比賽,以比賽的方式來調動各小組訓練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小組內部訓練時互相指導和幫助,共同進步,增強學生的協作意識。
合作意識是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的基礎,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對應的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認識團隊精神,明白團隊精神的內涵和重要性,鼓勵學生在籃球活動中發(fā)揮團隊協作的精神,最終取得良好的成績。如,以上籃進球為目的的運球活動,要求5個隊員之間互相配合,只要有一個同學沒有配合團體的戰(zhàn)略,都會影響最終的效果,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合作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對團隊合作契合度、個人表現要求比較高的活動,鼓勵個體之間的互相配合,促進隊員之間的協調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教師要注重同一個小組隊員之間凝聚力的培養(yǎng),開展合作性活動來促進隊員之間的互相信賴和信任。
籃球具有競技性,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時,應將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納入教學目標,學生的競爭意識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籃球比賽中,隊員之間要形成凝聚力、向心力,需要有一致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在比賽中獲得勝利,將對方打敗。[5]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的聯系非常緊密,學生只有擁有想要戰(zhàn)勝對方的決心,才會在比賽中更加投入,和其他隊友互相配合,協作,通過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來達成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能夠讓團隊發(fā)揮出更高的水平,教師在籃球教學中要打造彼此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將各種大大小小的競賽穿插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除了常規(guī)的籃球比賽之外,還可以設計各種小游戲,如投籃比賽,組織5人團體投籃比賽,每個人有5次機會,比一比哪個小組更強,將籃球運動的技能訓練和比賽游戲結合在一起,以此督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加強訓練,互幫互助,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在凸顯學生主體性的同時,體育教師也要發(fā)揮其引導作用,組織各種活動來強化團隊之間的合作。在教學開端可以布置學習項目,做好小組的劃分,確保分組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避免不同小組之間的整體水平、身體素質相差太大。教師要對全體學生的體能、籃球基礎、身體素質等進行綜合考慮,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分組,確保所有小組的整體實力和水平相當,這樣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團隊內部成員的協作能力發(fā)展。分組之后,要選擇一名組長,組長要具備較強的自制力、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能夠協調好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教師要注重教學反饋,在活動中細致觀察學生,及時采集學生的行為數據,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
籃球運動是一項團體性的運動項目,在中職籃球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籃球運動技術、戰(zhàn)術的掌握,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團體形式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引入協作式的教學模式,發(fā)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打造高效的籃球課堂,促進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