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實驗小學 李生花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關系著語文學科的成績高低,還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重要影響。本文就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做了如下探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樂于表達,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向學生推薦一些表達生動、情節(jié)曲折、趣味性強的文章或書籍給學生閱讀,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如學完《冬陽·童年·駱駝隊》后推薦學生閱讀《城南舊事》;學完《夏天里的成長》后向學生推薦《容若散文集》,進一步感受作家梁容若散文的魅力,培養(yǎng)寫作興趣。
采用豐富的習作交流方式,如周記互評、書籍讀后感展評、課后仿寫交流等活動,可以培養(yǎng)寫作興趣。每次習作練習之后,先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仿寫,說說哪里還需要修改。最后讓學生互評互改,取長補短,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寫作興趣。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多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式,還可以促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習,感知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認識,從而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結合學段特點,推薦學生閱讀相關書籍。如在教學《少年閏土》之前,布置學生先閱讀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為理解課文內容做鋪墊。在閱讀中,讓學生把那些生動、優(yōu)美的詞語和精彩的片段摘錄下來,寫一寫讀書心得,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為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指導學生寫作就要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多做、多玩、多練??梢栽陴B(yǎng)花、喂養(yǎng)小動物、做小制作、學彈琴、唱歌、跳舞、體育鍛煉、做小試驗中獲得生活體驗,也可以在接觸大自然,接觸人文景觀中受到熏陶。讓學生在妙趣盎然的生活中,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
“處處留心皆文章”,學生學寫作首先要學會觀察。如《我們的校園》的習作練習,根據寫作目的和要求,引導學生觀察校園的布局、草木、建筑,特別是主體部位觀察要細致,邊觀察邊記錄。這樣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比閉門造車、想象瞎編的作文要生動、具體。
學寫作可以適當模仿。如教學《金色的魚鉤》時,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十歲卻有著六十多歲的外貌特征,這樣的外貌描寫表達準確,更好地突出了老班長忠于黨、忠于人民、大公無私的高尚品德。學完這一片段后,讓學生模仿著寫一寫操勞的奶奶、辛苦的清潔工阿姨等人物,學會從“外貌”這一細節(jié)描寫突出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在仿寫中寫作能力得到提升。
作文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如通過一個詞或短語,把你所想到的用一段話寫下來。有一個學生選擇了“飽經風霜的老屋”這一短語,他通過寫老屋上的茅草和破瓦片、老屋前的苔蘚、老屋中的蜘蛛網,再加上自己身處老屋中的感受,寫出了一個久無人煙的老屋的破舊和滄桑。
“文章不厭百回改”,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要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認真修改作文,不僅能使文章更通順、生動,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辦事嚴肅認真,有責任感的好品質。修改作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寫作之后,反復朗讀,邊讀邊改,改一改不通順的詞句,看看作文的結構布局是否合理。這樣“發(fā)現(xiàn)—修改—提高”的過程,能有效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第一次習作時,學生思路不夠清晰,選材具有局限性,在第一次審題、選材、表述、修改的過程之后,讓學生再次寫作,把初次作品進行比較大的對比和修改,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相信在教師的耐心、用心培養(yǎng)下,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學生的作文能力定能撥開迷霧,奔向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