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廣河縣城關第二小學 楊曉燕
一直以來,小學作文教學都是教師需要攻克的難點,也是學生需要跨越的一座大山。小學作文教學活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缺乏適宜的教學方式。灌輸性的知識講解限制了學生寫作思維的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方式總是帶有教師的思維烙印,以至于學生的寫作風格趨于一致。第二,缺乏適宜的寫作素材。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應用到的素材沒有和實際生活產生關聯(lián),以至于學生無法真正融合情感到作文當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第三,缺乏想象力。作文是需要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的,若是學生不能用有情感的文字將自己所見過的事物以生動有趣的筆墨表達出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寫作質量。
寫作是一個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然而,在學習寫作的初級階段,學生對相關寫作知識缺乏系統(tǒng)性的認知,可能無從下手。此時,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遣詞造句進行訓練,引導學生借鑒優(yōu)秀的詞句進行仿寫創(chuàng)作。繪本語言較為簡單,更加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需求,是實現仿寫訓練的重要途徑。
比如,繪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里的巨人用自己買的衣服幫助其他人,故事的語言和結構較為豐富,更加適合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在具體的仿寫訓練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播放長頸鹿和小山羊的動畫,再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片段,以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寫作訓練的熱情。接著,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繪本的語言特點,讓學生仿照繪本的語文特色進行對話描寫,以此實現寫作訓練。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會困于無事可寫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豐富的寫作素材,只有學生具備豐富的寫作素材庫,才能寫出具有深刻內涵的文章。大部分學生在寫作訓練中都缺乏相應的素材積累的意識,以至于白白錯過許多可以利用的有趣素材。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本身,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的營養(yǎng),收集寫作所需要的重要素材,以此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主題繪本閱讀,收集豐富的繪本素材,如《神奇校車》《熱熱鬧鬧的世界》等類型的繪本,以便于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繪本閱讀中積累素材,了解多樣化的知識。在學生閱讀相關繪本以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繪本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記錄在自己的素材本上,并確定每一個故事的主題,以便于今后在翻閱的過程中能夠確定某一個繪本故事應該被用于哪種類型的寫作中,以此為學生今后的獨立創(chuàng)作奠定扎實的素材基礎。
寫作訓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獲得突破性進步,而是需要學生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地努力。為此,在小學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需要訓練學生仿寫的能力,還需要鍛煉學生續(xù)寫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根據繪本閱讀內容,以適宜的寫作方式對故事進行續(xù)寫,以便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
比如,在閱讀繪本《愛心樹》時,學生感動于大樹的無私奉獻,大樹為男孩奉獻一切,并且不求回報,不曾后悔。繪本的最后,一個老人在光禿禿的樹墩上靜坐的畫面給予了學生較大的心靈沖擊,不同學生對結局有不同的理解。在學生感到意猶未盡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續(xù)寫,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
繪本閱讀可以給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以豐富的寫作素材,以及可以參考的寫作標準。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善于利用繪本閱讀的優(yōu)勢,利用繪本閱讀之于寫作教學的重要價值,以適宜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強化語文寫作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在繪本閱讀中解決自己存在的寫作困境,能夠在繪本閱讀中收獲愛與希望,收獲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收獲價值觀的成長,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