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綾
【摘要】家園共育是幼兒園材料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幼兒園材料管理中有著怎樣的實際價值和具體體現(xiàn)?家長們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
【關(guān)鍵詞】家園共育;材料管理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而游戲材料是支撐幼兒多元化開展游戲的關(guān)鍵,豐富、多樣、安全的游戲材料不僅有利于游戲的開展,也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過去管理材料的主體是老師,收集什么材料,如何使用這些材料,怎樣分類整理,都是老師們的事情,故此有些材料可能還沒有被使用過,就已經(jīng)因老化而被扔掉了,每次游戲結(jié)束的整理工作也成了老師們最為頭疼和浪費時間的事情。自實施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以來,我園就如何做好幼兒園材料管理做了深入的討論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不僅材料管理的主體應該是孩子,而且家園共育也是做好幼兒園材料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家長是材料收集的主力軍
游戲材料的收集是根據(jù)游戲開展的具體情況而定的,有時候需要一次性投放大量的同種材料,有時候也會需要在一定時期內(nèi)不間斷的投放某一種特定材料,這些或是量大或是需要持續(xù)投放的材料如果是靠幼兒園或者老師自己,往往是無法收集全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家園合作,靠我們的主力軍——家長,來完成材料的收集工作。如在戶外運動區(qū)開展《豐收了》的主題游戲時,因為這個游戲是根據(jù)秋天豐收的特點來開設(shè)的,孩子們在游戲設(shè)想的初期提出了收集稻谷、高粱的想法,而這些東西對于我們城里學校來說是很難收集到的。為此我們在家長群里尋求幫助,趕巧的是有兩位家長表示自己十一期間會帶孩子回鄉(xiāng)下,而老家那邊有田有地,稻谷、高粱這些肯定是有的。十一過后,兩位家長果真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的稻谷和高粱,孩子們看了興奮不已,主題游戲也得到了順利開展。
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家長都是幼兒園材料收集的主力軍,大到奶粉罐、塑料瓶、紙卷筒、紙盒,小到瓶蓋、豆子、毛線、碎布……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或是幼兒園課程需要,或是幼兒園游戲需要,家長們不定期的收集好,讓孩子們帶到學校,不僅豐富了各個區(qū)角,同時也調(diào)動了孩子們?nèi)ビ螒蚝蛣?chuàng)造的積極性。
二、家庭是材料收集的主戰(zhàn)場
材料收集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就是這種材料很有用,而因為學校區(qū)域場地的限制,可能目前還用不到,但又需要家長幫忙一起收集,那么收集好之后先放哪呢?這時候家庭就成了材料收集的主戰(zhàn)場。請家長們幫忙收集存放后期需要使用的材料,既避免了帶至學校后因保存不當造成的損毀,又確保了后期使用時材料的充裕。
有一年因布置走廊環(huán)境和專用教室,需收集大量的泡面桶、瓶蓋、玻璃瓶、紙卷筒等物,因玻璃瓶是易碎品,各班也沒有可收納的地方,若各班單獨收集好后放在班級里,不僅容易損壞,也會造成安全隱患。故我園將收集時間統(tǒng)一定在了假期前一天,家長們將在家收集好的玻璃瓶帶過來之后,由老師們統(tǒng)一再搬至專用教室。另外我們自己班每年都會請家長們幫忙收集紅酒盒,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裝紅酒的盒子設(shè)計精美且形狀規(guī)整,用來放在自然角或者美術(shù)區(qū),做架子或者微景觀是非常好的材料,木制的顏色本身就很有原木風的感覺,放在自然角里是再好不過了。但因為每種紅酒的盒子差異性也很大,所以只有在家長家里有好幾個的情況下,我們才會將其組合后放置在區(qū)角里。如果說幼兒園是這些材料最后發(fā)揮作用的地方,那么班級里每個家庭都是材料收集的主戰(zhàn)場。
三、家園共育是材料管理的基石
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換句話說,教育是老師和家長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也離不開家長對老師的支持、理解和幫助。社會上的絕大多數(shù)人會有這讓的思想誤區(qū):孩子既然送到了學校,那么教育孩子就是你老師的事情,我們家長如果會教還要你老師做什么呢?確實,教授書本知識,傳道授業(yè)解惑是老師的天職,但在這一過程中,也是需要家長從旁協(xié)助的。當然,家長的角色肯定和老師不一樣,自然負責的業(yè)務也不一樣。
幼兒園里,老師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shè)安全、自由、舒適、愉悅的游戲環(huán)境,而家長則配合老師做好材料的收集管理??赡苡腥藭X得那你老師和幼兒園為什么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者自己收集或者自己買呢?首先,我們要澄清的是讓家長幫忙收集的材料,往往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更多時候都是一些廢舊物品的二次利用,發(fā)動家長幫忙收集,有效利用資料,做到了環(huán)保不浪費。其次,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幼兒園實行封閉式管理,家長只能從每學期一次的半日活動和老師們平時發(fā)在群里和平臺上的照片、視頻里看到自家孩子的身影,至于自己收集的材料,在其課程游戲化實施的過程中所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老師不做講解,那么他們是很難理解的。在材料收集管理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時間增加了,那么互相學習和理解的機會也就增多了。很多家長可能還存在著幼兒園里應該教詩歌、教拼音、教認字的錯誤認知,通過家園共育的方式,讓每個家庭都參與到材料的收集管理之中,幫助家長們建立科學的教育觀,盡量避免走入極端的“小學化教育模式”。同時也可以借此調(diào)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變相的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促進了家園合作,密切了家園聯(lián)系。
在開展自主材料管理的班級,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尤其喜歡使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對于幼兒園本身提供的材料和自己收集所得的材料,熱情度是不一樣的。早晨來園,和小伙伴討論今天自己帶了什么;在美術(shù)區(qū)里,用自己帶來的材料進行制作裝飾;閱讀區(qū)里一起分享喜歡的繪本故事,互相借閱,提升了交往能力;小組、班級討論如何分類記錄,如何擺放整理,孩子們在家園共育下,自然而然地開始學習材料地自主管理。家長與老師之間相互協(xié)作,成為幼兒自主管理的支持者,幫助幼兒科學的做好幼兒園材料管理。
參考文獻:
[1]秦晶.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一代,2021,25(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