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玲桃
【摘要】在基礎教育階段,閱讀教學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問題,也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的主要途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坐在教室里被動接受教師知識的教學,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較低。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探討如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讓課堂教學更精彩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活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打破傳統(tǒng)閱讀方式的束縛,結合小學生發(fā)展的特點和轉變,才能達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目標。為此中國小學教師需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合理整合課程資源,改進和創(chuàng)新現(xiàn)行教學策略,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一、通過角色扮演實現(xiàn)趣味教學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目標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教學方法則更多是輔助教學工具,需要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角色扮演教學策略是許多教師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時使用的趣味教學方法之一,也是最具特色的教學方式之一。所謂角色扮演,是指教師在引導學生課文閱讀學習時,要求學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扮演并進行情境演繹。
比如在學習《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幾個關鍵的角色,比如李大釗、李大釗父親等,并讓他們根據(jù)教科書的內容進行臺詞分配。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親身感受我們革命烈士的精神,學習到忠于革命理想的革命先烈的頑強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品質。如此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展現(xiàn)出與語文閱讀教學的德育功能。
二、提供閱讀時間引領學生品讀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經典文章,他們具有獨特的文章結構、使用優(yōu)美的語言,應用巧妙的構思營造了鮮明的個性特征,需要同學們細細品味、細細閱讀,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諦。因此,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引導學生運用不同形式、層層深入進行閱讀。
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課堂上使用不同的品讀方法,在教學中進行指導,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感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義,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首先,學生第一次閱讀課文時,必須掌握課文中的新字、新詞,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快從整體上理解課文的意義和結構。其次,要簡明扼要地閱讀文章,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和品味文章的關鍵句子和段落,可以讓學生選出具有最恰當情感表達的句子分享??疾閷W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最后,教師可以播放音頻閱讀經典文本,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聆聽,在比較分析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和完善自己,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還能為語文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三、欣賞視頻動畫促進閱讀理解
根據(jù)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多感官的刺激,能夠更好地參與學習、記憶知識。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卻難以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大都照本宣科,根本不可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而學生也長期處于被動地接受狀態(tài),面對大量的識記知識不得不死記硬背。為了徹底消除這一弊端,我利用信息手段在課堂教學之前,為學生搜集與文本內容相符的動畫以及視頻,在課堂中向學生播放,以聚焦其注意力,提高學習實效。
根據(jù)心理學相關研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多感官刺激,可以幫助學生更多地參與學習和記憶知識。然而,當前大部分教師都是按照教科書進行單調的課堂教學,不能提高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等感官,學生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中,為了徹底杜絕這些形式,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化的方式,為學生搜集收集文字內容的動畫和視頻,提供給課堂的學生,讓他們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
以《爬天都峰》一課的教學為例,事實上,很多學生都沒有見過天道峰,在腦海中無法想象天道峰的情景,更別說如何樹立克服它們的勇氣。所以,在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先收集天都峰的旅游短片,在課前向學生展示此視頻。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天都峰的雄偉,明了陡峭的坡度,在學習課文時頭腦中就有了基本印象,對他們的理解課文帶來了直觀的影響。當學生對課文中的攀登感同身受,就能感受到孩子和爺爺爬天都峰的困難,更加欣賞他們的勇氣和信心,并且會更容易理解課文傳提出的價值觀,堅定信心克服困難,更要有勇氣。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學生可以獨立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深化文本解讀,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四、拓展閱讀時空提升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教材本身的局限性和課堂學習時間的限制,教師需要擴大小學生的閱讀視野,讓他們閱讀更多的文本材料,在實踐訓練過程中,小學教師必須結合課外閱讀的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時間。
以《草船借箭》的學習為例,在開展拓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指導小學生利用課前時間進行自主調查,了解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和相關人員。在正式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因為小學生對《草船借箭》的背景和大綱有具體的了解,教師可以重點分析文章內容,拓展學習,為了打破課堂閱讀教學的空間限制,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去書店和圖書館進行進一步閱讀。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小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還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帶領學生一同閱讀課文內容,品味文章情感。
參考文獻:
[1]李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