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蕓
【摘要】中職院校學生具備獨有特點,近幾年來,國家與社會開始更加注重培養(yǎng)中職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從而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生活觀與價值觀。思政教育作為中職院校課程中的關鍵部分,不僅可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還使其更有內涵。為幫助中職生強健體魄、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可在其中融入體育教學思維,使學生受到精神滋養(yǎng)的同時,逐漸形成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性格,最終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綜上所述,本文將對中職院校如何利用體育教學加強滲透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進行分析,同時結合教學案例,以期加強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思政教育;教學方法
前言: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開始需求更多具備良好素養(yǎng)的綜合性人才。中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搖籃,通過開展思政教育,不僅可以充分滿足素質教育需求,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學習習慣與積極的思想。因此中職院??衫皿w育教學,使思政教育更好地滲透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中,為后續(xù)的學習、生活、人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一、中職院校學生特點
我國高校擴招范圍逐漸擴增,導致中職院校生源逐漸減少,大部分學生為中考失利而無奈進入中職院校進行學習。這些學生綜合素養(yǎng)較低、心理十分敏感。中職學生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尤其對于英語、數(shù)學等學科,同時還有部分中職學生十分缺乏學習興趣,由于其基礎較弱,逐漸會喪失學習興趣,甚至厭惡學習、害怕學習。因此通過開展思政教育,可以讓中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獲得大幅提升,同時更有自我認同感與歸屬感,讓其感受到來自國家、社會、家庭的關愛,從而增強其學習興趣,獲得更好發(fā)展。
二、中職院校利用體育教學加強滲透思政教育價值
相比于其他文化課學科來說,體育學科更具技術性,主要包含各種活動性游戲、各種體育運動,從而對學生身體形成更好的鍛煉。學習過程中,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時也作為學習的主要對象,因此通過體育鍛煉與學習,可以使自身的能力、品質獲得共同提升。對于思政教育來說,其更加注重情感方面的交流與共鳴,若想更好地滲透思政教育,只有讓學生感同身受,通過自身的透徹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思政知識。但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幾乎全部的中職院校都會使用口述的方式開展思政教育,這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思政知識更加無趣,尤其對于中職院校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若依然使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便會逐漸失去思政教育的學習興趣。因此利用體育教學加強思政教育滲透,不僅可以使枯燥的知識生動起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身體獲得鍛煉,磨練學生意志,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真正魅力,同時也逐漸形成完善的思政思維體系,使體育、思政知識儲備共同獲得提升,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三、中職院校利用體育教學加強滲透思政教育有效方法
(一)暗示教學法
中職院校若想更好地利用體育教學加強滲透思政教育效果,可以使用暗示教學法,同時結合組織教法。在常規(guī)體育教學過程中,正式上課之前,教師會安排學生領取體育器具、器材[1],同時還會對教學場地進行布置,上課之前帶領學生互相問題、進行熱身運動、清點人數(shù)等。實際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每個細節(jié),才能更好地滲透思政教育,充分凸顯思政教育的價值與作用。
例:
體育教學結束后,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覺歸還、清理場地的習慣,教師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而是應使用暗示法。比如要求上完課的學生先原地待定,等下節(jié)課其他班級學生來上課時,看到活動場地十分雜亂,甚至可能發(fā)生被體育器具絆倒的情況,這時學生就會頓時明白,若不及時清理活動場地、歸還器具,將會對其他學生造成困擾[2],甚至還會出現(xiàn)危險。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養(yǎng)成自覺歸還的良好習慣,通過利用體育常規(guī)教學內容,使學生紀律性、文明禮貌作風獲得大幅提升,不僅可以有效提升體育教學效率,還可以有效滲透思政教育。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使用組織教學方法,使思政教育更好地滲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在教學之前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況全面分析,使體育教學設計獲得持續(xù)優(yōu)化與完善,尤其對于教學環(huán)境、內容、目標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內容充分滿足中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帶領學生學習各種體育技術動作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為學生描述技術動作要點與注意事項,還應為學生留足思考與發(fā)揮的空間,使學生的體育思維、思政思維獲得發(fā)散與成長,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與獨立性,經過潛移默化地影響,摸索出符合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獲得持續(xù)提升。
(二)體驗教學法
為更好地在中職院校利用體育教學加強思政教育滲透效果,應讓學生感同身受,親自體驗到知識具有的真正魅力,才能有興趣、有動力去主動學習思政知識與體育知識。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我國作為禮儀之邦,幾千年的禮儀制度一直延續(xù)至今。在中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內容中,帶領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可以促進學生的家國情懷更加充實[3],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會更加堅持與認同。與此同時,禮儀對儀態(tài)、肢體、表情等多方面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通過禮儀姿勢的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的體態(tài)更加輕盈、板正,同時還能學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面對學習與生活。
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多個禮儀知識與內容:個人禮儀、上課禮儀、下課禮儀、致意禮儀等,通過各種禮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具有寬容、謙讓、誠實等多種優(yōu)秀品質,同時改善學生的待人態(tài)度,為人處事更加從容、莊重大方、熱情友好,這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幫助學生充分掌握體育課堂禮儀制度,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編排一部古代戲劇,身穿我國傳統(tǒng)服裝,如漢服??梢宰寣W生自行排練,編制多個小劇本,分成禮儀表演小組,將收集到的資料、禮儀姿勢、不同朝代的服裝展示給其他同學。經過資料查找、劇本編輯、服裝準備、化妝等多個步驟,讓學生掌握不同時代的不同禮儀、服裝與生活習慣,感受到我國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禮儀知識,不同禮儀表演小組的學生還可以互相學習、觀察與表演。待全部小組表演完之后,教師可以對課程進行拓展與升華,讓學生更加認同、堅持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文明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同樣無法離開文明禮儀,尤其在新時代,文明禮儀依然是交流與合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弘揚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美德曾提出:“應構建并規(guī)范禮儀制度,使主流價值獲得傳播,提升人們歸屬感與認同感[4]。應充分利用各種時機與場合,逐漸形成利于培養(yǎng)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場景與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禮儀的教學,可在體育教學中更好地滲透思政教育,同時還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讓學生更具愛國情懷。
(三)示范教學法
教師作為思政教育順利開展的重要人物,只有發(fā)揮積極示范作用,才能對學生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笨梢钥闯觯處熥鳛樗颊逃闹匾獙嵤┱?,任何教育的開展都會受到教師人格的直接影響,只有教師具有良好人格,才能使學生人格獲得正確發(fā)展,教師的性格也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也可以將這種聯(lián)系理解為思政教育若想高效開展,身教效果一定高于言傳。為更好地利用體育教學深入滲透思政教育,教師應與學生進行更加密切的接觸與交往,使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學生形成積極影響,幫助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修養(yǎng),做到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通過教學、生活、溝通、交流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與引導。
例:
教師應經常帶領學生進行團體活動,讓學生明白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道理,同時教師不能置身事外,應共同參與到學生的團體活動或比賽中。例如教師可以定期舉辦籃球賽、足球賽、接力跑等體育小型比賽,將班級劃分成若干運動小組,每一次比賽教師都應跟隨小組共同比賽。如教師可以將平時體育成績一般的學生劃分成一個運動小組,教師可以在這個小組內與學生共同比賽,如賽跑、跳繩、拔河等,若該小組輸?shù)舯荣悾處煈c小組內的成員共同接受“懲罰”。教師應以身作則,主動接受“懲罰”,如三十個蹲起、俯臥撐等。待課程結束后,教師應立即升華此次活動含有的意義:愿賭服輸、優(yōu)勝劣汰。還可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是教師輸?shù)舯荣愐惨邮軕土P。與此同時,通過比賽、合作,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友誼與團隊合作,明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道理,同時也可增強學生拼搏進取的精神,一舉多得。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體育活動,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讓學生更加熱愛學校的各類活動,與教師成為朋友,思想、精神都獲得提升。
(四)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學
愛國主義教學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核心,通過利用體育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思政教育,可幫助學生更加明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使其身心共同獲得健康成長,積極投入到和諧社會主義的建設隊伍中。
例:
在體育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教學,更好地滲透思政教育,教師可以在課中帶領學生觀看奧運健兒奪冠的視頻、電影,學生通過視頻、電影的觀看,可以感受到我國體育健兒在世界賽場中的拼搏精神,讓學生感覺到作為一名中國人是驕傲的、自豪的。通過觀看電影與視頻,學生還可以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在激烈的體育競技中,體育健兒不顧傷痛,將最美的青春全部奉獻給體育、祖國,讓學生逐漸形成民族自信心,構建良好的道德品質。體育是一項十分復雜、辛苦的項目,學生只有不斷磨練自己的意識,才能養(yǎng)成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優(yōu)秀品質。因此通過利用體育教學滲透思政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加奮勇直前、堅韌不拔,向著未來、向著明天努力拼搏。
結語:只有充分掌握學生特點,才能更好地利用體育教學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因此廣大教師應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充分掌握學生心理特點與身體狀況,制定合理教學方案,才能使體育教學與思政教育完美融合,幫助中職生擺脫心理壓力,培養(yǎng)更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樹立正確三觀,相信自己、認同自己,熱愛生活、熱愛國家。
參考文獻:
[1]謝大靜,張德文.“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模式探究[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2):27-30.
[2]仝菲.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中思政教育的滲透策略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54.
[3]康愛龍.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12):215-217.
[4]高江航.全國體育院?;@球課課程思政的開展現(xiàn)狀與實施路徑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