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盼盼
[摘 要]《浙江省義務(wù)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義務(wù)教育階段的體育課程應(yīng)突出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使不同的人在體育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毙W中段50米跑步實施分層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兼顧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及其在實踐應(yīng)用中的多重目標,賦予了分層教學以全新的生命力,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中段;分層教學;50米跑步;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3.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33-0033-02
一、50米跑步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后10%學生的不同教學方法對比
在小學中段50米跑步實驗組實施分層教學,并對實驗組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記錄,對照組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和其他學生一樣統(tǒng)一布置。
案例:對照組和其他學生的教學為傳統(tǒng)的糾錯法
1.常見的錯誤動作:起跑反應(yīng)慢
原因:學生50米跑步時注意力不集中,反應(yīng)較慢,有的學生蹲踞式起跑的動作沒蹬地,明顯慢于站立式起跑。
糾正:一是使學生感受到后踩起跑器的力量,可通過對抗、阻力的方法進行練習;二是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反應(yīng)速度。反應(yīng)速度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qū)崿F(xiàn)的,需要堅持長期的練習,可安排在每節(jié)課的前期準備階段或最后結(jié)束階段。
2.常見的錯誤動作:途中跑
原因:擺臂的幅度過大,高于肩膀,或重心位置過高,動作幅度過大。
糾正:教給學生正確的擺臂動作,用跳繩做擺臂練習,即將繩子放在肩上,兩手握手柄做前后擺臂練習。
3.常見的錯誤動作:全腳掌50米跑步
原因:跑步時整個腳掌踩在地上,動作笨拙且極其吃力,落地聲音大,跑步慢。
糾正: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前腳掌起跳,落地時屈膝慢慢緩沖,掌握節(jié)奏跑。
4.常見的錯誤動作:途中跑時身體直立
原因:學生在50米跑步時身體不協(xié)調(diào),出現(xiàn)“坐著跑”的現(xiàn)象,且蹬地無力,動作僵硬,擺動腿不積極。
糾正:一是不要向后仰,利用重力的作用,保持身體和軀干略微向前傾斜;二是注意自己與身體重心之間的垂直距離,避免出現(xiàn)“坐著跑”的現(xiàn)象;三是跑步時盡量減少身體重心上下、左右搖擺,保持身體重心的平穩(wěn)。
5.常見的錯誤動作:加速跑的步幅過大
原因:學生50米跑的步幅大,步頻慢。
糾正:加速起跑后的前幾步應(yīng)該是小步,保持自己的身體朝前方傾斜,讓自己的身體以較輕的重心慢慢升高。在跑馬拉松時,后踩快速、充分、有力,擺動雙腿積極前移且前擺、下降,用前腳掌支撐地,兩臂相互配合,使雙腿快速、有力地前后擺動。在進行加速跑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熟練把握好第一步的目標落地位置;二是熟練把握好步幅;三是正確把握好上體重心位置的高低以及上體的舉止速度;四是熟練掌握正確的步長與頻率,并且能夠隨著跑速的增大而減少;五是特別注意后踩的角度和前擺高度,后踩的角度較小,而蹬地幅度較大,則加速得更快,前擺略微較低,可加快動作周期時的移位速度。
6.常見的錯誤動作:沖刺跑
原因:沖刺到最后沒力氣,停在終點線前。
糾正:一是直接采用奔跑沖刺攻擊技術(shù),即在身體準備接近到達終點的幾步時,身體逐漸向前傾,最后一步開始加大力度,通過胸部或肩膀加速用力驅(qū)使身體接近到達終點,然后做出一個相應(yīng)的奔跑沖刺攻擊動作;二是直接隨著奔跑沖刺到達,將終點設(shè)定為6~8米,保持高速跑過終點,避免加快沖刺,跑到終點時逐漸減慢跑速。
二、50米跑步實驗組和對照組前90%學生成績的一對多教學
對實驗組成績前90%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并對實驗組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記錄,對照組學生的教學方法和其他學生一樣。
案例:對照組和其他學生的教學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
一對多(一位教師和三十個學生):50米計時賽
實驗組教學具體設(shè)計如下表:一對一(用具體方法解決具體問題,師運用“50米跑步+游戲”的方式貫穿于教學始終,道具協(xié)助)
三、50米跑步實驗組和對照組前90%學生成績的對比教學
對實驗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并對實驗組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記錄,對照組學生的教學和其他學生相同。
案例:一對多(一位教師和三十個學生)
實驗組教學具體設(shè)計如下:兩人合作對照學習單自學自練(上肢力量練習、腰背腹肌力量練習、腿部力量練習,師運用道具協(xié)助)
1.發(fā)展上肢力量練習
(1)啞鈴上舉(快速)10次×4組;
(2)手握啞鈴擺臂40次×3組,要求從慢到快。
2.發(fā)展腰背腹肌力量練習
(1)50米跑步20次;
(2)背?。簩㈦p臂上舉放于背后25次(30秒內(nèi)完成)×3組;
(3)身體俯臥兩頭伸直立20次×3組。
3.發(fā)展腿部力量練習
(1)熟練體會前擺送髖和后蹬兩個技巧的訓練動作;
(2)每天在一個斜坡上比賽6次,要求做前抬腿運動時送髖;
(3)用一條橡皮帶進行訓練,即俯臥在坐墊上,腳上只系一條橡皮帶就能做出腿部屈伸和后蹬動作,要求20次×4組;
(4)一手扶木,另一手支撐,一腳系上橡皮帶,可做雙手下壓后輕微搖晃時的練習,要求抬腿舉髖,支撐腿充分蹬地,20秒×4組;
(5)原地負重蹲起20次×4組,要求保持坐姿下蹲緩慢而站起快;
(6)負重行進時弓箭步20米×5次。
4.實驗組作業(yè)為兩人一張學習單(略)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