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雯
(廣西崇左市江州區(qū)民族中學 廣西 崇左 532200)
積極心理學主張采用一種開放和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潛能和能力。這種理念和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觀念是一致的。都側重了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生物是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師為了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效果,也應該在教學中堅持落實積極心理學相關的手段和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全面的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實現(xiàn)學生能力全面的提升。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學中積極心理學具體運用策略進行分析探究。
1.1 有助于師生心理更加積極樂觀。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使得教師和學生對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有了更正確的認識,在遇到了問題的時候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可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在教學中可以營造出一個愉快地氛圍,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2 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升。隨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態(tài)問題的處理和解決,學生逐漸的認識到了自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學習的谷草恒中會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那么在進行生物學習的時候包括實驗教學的時候也會積極參與其中,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空前高漲,表現(xiàn)出一種激烈的競爭意識。
1.3 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初中生物教學應用了積極心理學之后,整個初中生物課堂充滿了正能量,教師和學生都積極向上,存在著樂觀態(tài)度,整個課堂氣氛得到了很大的轉變,大家都爭先恐后參與到生物知識的學習中,和教師還有其他的學生互動,那么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也自然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2.1 創(chuàng)造和諧氛圍,形成積極情緒。學生在課堂中是否積極和主動,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注重調整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在實際的學習中很少有學生會提前預習生物知識,而且知識面比較的狹窄,缺少生活閱歷,那么導致一些原本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在生物課堂學習中比較的吃力。那么教師就應該營造輕松氛圍,消除學生不安全心理,幫助學生可以定下心完成學習。那么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一些趣味性設計,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一開始就形成積極地情緒。[1]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生物《食物鏈》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的導入,比如教師出示前半句:螳螂捕蟬,學生就會說黃雀在后,這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個視頻,讓學生去觀看自然界中生物捕食的換面,然后詢問學生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借助這樣一個有趣的導入能夠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降低知識吸收的難度,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 構建梯度學習,豐富心理能量。很多教師在落實教學的時候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很多教師一節(jié)課安排的內容特別的記賬,這樣就無法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導致學生失去了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這樣也造成了學生緊張的情緒,和較重的心理負擔,學習效果自然不理想。[2]為此教師應該設置梯度性的學習,歐式,可以借助問題串來引導學生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比如在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穩(wěn)定性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式圖,然后讓學生思考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成環(huán)境因素,學生根據(jù)學習的知識借助教師提出的一個個問題回答,逐步的形成知識體系,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
2.3 展示實驗結果,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生物中很多知識都來源于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但是很多教師卻忽視了實驗教學。其實讓學生參與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在具體的實驗體驗中得到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心態(tài)。[3]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人體呼吸這部分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的方案,準備材料,制作一定的模型,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實驗成果展示出來,比如有的學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肺的模型的過程等等,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態(tài),從而有效的提升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總而言之,積極心理學在應用中可以掃清人們思想上面的障礙,理解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