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鳳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良口鎮(zhèn)善施學校 廣東 廣州 510960)
所謂德育教育,是指教師引導學生,以學生學習活動、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基礎,對學生的道德觀念、行為規(guī)范、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教育的過程。小學中的德育,主要體現(xiàn)在班主任對學生班級生活中團隊意識、愛國主義、生態(tài)文明、自然科學的意識的培養(yǎng),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班級管理中。
1.1 德育觀念淡薄。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對德育的認知不健全,雖然一直打著進行德育教育的旗號,但是并沒有把立德樹人放在第一位,重智育、輕德育的現(xiàn)象依然普遍存在。班主任一味地追求班級整體成績的提升,而忽視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班主任是小學階段進行德育工作的第一實施者,是排頭兵,應該轉(zhuǎn)變陳舊的觀念,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進行德育教育的機會,在班級的日?;顒又信囵B(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責任感使命感等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對學生的道德思想上的變化予以更多的關注,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心貼心的談話,多多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全面地把握學生的情況,家長和班主任聯(lián)合,才能共同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另外班主任思想上還存在一定的偏頗,學校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好孩子,但是好孩子并不是學習成績好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
1.2 德育內(nèi)容不全面。在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進行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不貼近生活,或者只是言語上的隨意提醒,而且,班主任一般都有自己的任教科目,在德育過程中,大多是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科目的,在德育教育內(nèi)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和家庭生活更好地結(jié)合,不能產(chǎn)生共鳴。更加注重學科知識所涉及的德育知識,而對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等都沒有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也都是社會中的一個角色,有著社會的責任,德育的內(nèi)容更應該圍繞生活的場景開展,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是多種多樣的、方方面面的,教師應該盡可能的,更多的將生活中的德育知識和法治道德品質(zhì)要求在每一次和學生的對話中進行傳遞,在每一個動作中為學生展示,將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跳脫出教材,跳脫出校園,放眼于整個社會環(huán)境中。
1.3 德育方式單一。目前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式依然以傳統(tǒng)的說教為主,必要時也只是在簡單的實踐中進行指導,也是一種填鴨式教育,以班主任為主體,學生缺乏參與性,沒有以人為本,因此達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接受教育,對于德育的具體意義沒有認知,在行為中也難以很好的執(zhí)行。除了必要的課堂德育教育方式,班主任更應該注重班級管理中的隱形方式的德育教育,通過間接性的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上的指導,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完成與知識的學習。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也應該通過與其他任課教師合作的方式,班主任在抓班級成績之余,更應該多多與德育教師、思想品德課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和學習,樹立德育教育的觀念,掌握一些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方法,對德育工作進行更多更專業(yè)的了解,同時交流班級學生的德育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2.1 班主任做好言行示范,引導學生進行德育。在小學階段,學生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甚至時間超過了父母,班主任負責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與學生關系最為密切,小學生又處在一個模仿階段,缺乏自主能力,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學生會進行模仿和學習,當然,這種影響不一定是積極的,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自身的高素質(zhì)行為,來影響學生的理解和表現(xiàn),進行德育的教育和滲透。比如,對于小學生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yè)和課堂筆記時要字跡工整,計算豎式應該用尺子劃線,每一步都要做到標準規(guī)范。在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班主任除了用語言為學生進行規(guī)范的標準要求講解,在自習或者班級管理時對學生進行糾正,還應該在寫板書的時候做到字跡工整,握筆姿勢正確,坐在講桌寫字時要時刻注意腰背挺直,保持眼睛與書本的距離。班主任以身作則,上課提早來到課堂,進行課前準備,學生上課起立問好,班主任要鞠躬回禮,以示禮貌,同時給學生一種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感,這樣學生就會在一個個細節(jié)中學會尊重,提升個人素質(zhì)。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也要注意語言的使用,不能說臟話,要注意文明用語的使用,在教室遇到其他科的任課教師時,主動打招呼,在人際交往,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時,都要用班主任教師的正確姿態(tài)和言行對學生進行指引,教會學生在社會活動中應該如何表現(xiàn)。
2.2 結(jié)合生活實際,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德育的許多教學內(nèi)容都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一直都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里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適當聯(lián)系生活實際,滲透德育知識,提取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現(xiàn)實生活是最豐富的世界,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深深根植道德的一片沃土。班主任要在集體活動中融入德育教育,觀察學生現(xiàn)實生活狀態(tài),將德育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緊緊聯(lián)系到一起,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進行德育訓練,獲得啟迪,用爭取的方法參與生活和進行學習,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強道德素質(zhì),進行思想品德建設,最終達到良好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和德育培養(yǎng)計劃。例如: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在學校附近開展清理小廣告的活動,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體驗,了解到環(huán)衛(wèi)工人的不易,樹立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在進行班級大掃除活動時,對于一些玩鬧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與生活場景相連,如果在家里,你在打掃衛(wèi)生,爸爸卻把蘋果皮扔在地上你會不會很生氣呢?這是不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不尊重,我們是不是不應該這樣,應該關愛同學、幫助同學,維護我們共同生活的班集體;在平時和學生的閑聊時,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場景,今天老師很生氣,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一個學生和一個奶奶搶座位,如果是你們會怎么做?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讓老師失望的。通過與生活實際的結(jié)合,教育學生要謙讓,養(yǎng)成尊老愛幼的優(yōu)良品質(zhì)。
2.3 家校合作,構(gòu)建學生德育主陣地。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家長是不容忽視的角色和生力軍。學生與家長在一起經(jīng)歷的生活場景更多,能夠接觸的適合德育教育的環(huán)境也更多,與家長相處的氛圍也相對輕松,班主任應該積極與教師建立溝通的橋梁,及時了解學生課堂內(nèi)外的情況,對學生的語言和行為進行把握,對學生進行全時段多角度的德育引導。要督促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在與孩子的交流溝通的過程中,為孩子做好榜樣的力量,比如在家中尊重愛戴自己的父母,為父母洗腳等,用自己的行動對學生進行指引;在接孩子放學回家過馬路時,要遵守紅綠燈,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在撿到錢的時候要及時交給民警,養(yǎng)成學生拾金不昧的優(yōu)良道德品質(zhì)。將學生在家中的一些表現(xiàn),與班主任進行及時的反饋,家長與班主任共同配合,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和家長溝通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如有家長會、家訪、校訪、家長開放日、校訊通平臺、微信、QQ、電話等等。為了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班主任和家長都要善于運用家校合作的平臺。我在農(nóng)村教了二十多年書,做了十多年的班主任。班主任要根據(jù)孩子和家長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方法與家長溝通。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在教書的同時,完成好育人的任務,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自身修養(yǎng),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進行實時掌握,找好德育教育的重點,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同時,使學生成為各方面全面發(fā)展的高質(zhì)量、高素質(zh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