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香
(南昌大學附屬小學前湖分校 江西 南昌 330038)
分析國內(nèi)多地區(qū)中小學家校合作的形勢,其運行狀態(tài)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家校合作是一個連續(xù)化、系統(tǒng)化的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多方面的通力協(xié)作。但是在實際的家校合作中,應該被各個參與主體共同承擔的任務,往往到最后全部被甩給了班主任教師,學校缺乏對活動應有的政策措施支持、家長缺乏合作的意識,很多情況下工作的開展只能依靠班主任來主動引導、開展,最終的合作效果也可想而知。實踐效果遠遠滯后于理論。很多學校提倡家校合作,可能也只是順應口號形勢,照顧學校的形象。并沒有深入的去分析、構建家校合作的方法、模式。合作流于形式,家長也不關注,班主任的工作獨木難支。
家校合作顯然需要雙方主體共同努力的,但是很多學校管理層對于合作觀念的重視程度較為淡薄,加之應試教育和職稱評價機制的不完善,教師對于家校溝通的目的認識并不完全。合作依舊是重點關注學生的成績,合作效率低,家長多是被動的配合學校和教師的任務要求。而且很多學生家長面臨經(jīng)濟、生活的多方壓力,也沒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家校合作上。
總體來看,國內(nèi)中小學的家校合作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但也不能遭遇困難就簡單放棄。班主任作為家校合作的重要成員,可以先從自身做起,了解合作中的相關問題,由點到面的逐步開展和完善工作,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促進管理和學習工作的進步。
1.1 班主任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素養(yǎng)理念。教育工作之所以被社會尊敬,是因為其工作內(nèi)容有較高的創(chuàng)造性,特殊性,教師所貫徹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未來成長發(fā)展。因此,班主任教師對于管理、教學、合作等方面也需要一些獨特的見解。隨著年輕一代逐漸成為了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班主任、教師也逐漸呈現(xiàn)了年輕化。教育理念、理論認知不深刻,教學方法還不夠成熟,與學生、家長群體的相處交流等方面可能還需要時間和經(jīng)驗的積累[1]。
(2)忽視了合作的實踐性。雖然社會、學校方面都在推廣家校合作模式的開展,理論成果也較為豐富,但是實際的落實、運行情況并不理想。從筆者學校多數(shù)班主任的想法中可以了解到,他們從思想上認為教學工作中,家校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日常各種教學工作的壓力,多數(shù)班主任并不愿意,或者沒有更多精力和時間來推動合作。因此也導致了在實際教學中,合作的情況并不理想的狀況。
1.2 家長方面存在的問題。
(1)家長在合作過程中不夠主動。良好的家校合作是需要雙方之間主動溝通互動的,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的互動,往往是家長處于被動的一方。需要學校或者班主任主動聯(lián)系,或者當孩子出現(xiàn)明顯問題時,家長才會主動的聯(lián)系班主任。而且在家庭教育出現(xiàn)問題時,很多家長往往也不會尋求班主任的幫助,缺少信息溝通的意識。
(2)家長的平均素質(zhì)文化水平。人們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認知水平都會直接影響其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而在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中也是。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水平也會直接影響到合作溝通效率,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也會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家長由于自身的文化認知水平有限,缺乏良好的教育能力,而當前小學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式多種多樣,很多家長也無力給予孩子更多的指導幫助,家長們?nèi)狈τ行У慕逃椒ê捅匾男睦韺W知識。
(3)家長時間、精力有效。在生活、經(jīng)濟的多種壓力下,現(xiàn)代社會中的家長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來放在家校合作中。學校所采用的家長會是較為低效的合作交流方式,家長無需過多準備,很多時候可能只是隨意應付。而且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也會很大程度制約家長的行動和時間。
2.1 強化家校合作意識,引導家校合作方向。無論是學校方面還是家庭方面,都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是為了進一步提升現(xiàn)代化教育的成效,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班主任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有利于雙方互相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而這首先就需要雙方不斷強化自身的合作意識。從班主任方面入手,需要提升自身的合作能力和意識。在于家長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班主任的態(tài)度和方法會直接影響到最終合作的效果。
在家校合作的情況下,往往是由班主任作為工作的主持方,因此需要自身具備良好的合作、管理能力:第一,班主任需要從日常的生活學習交流中,不斷了解學生和家長的情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點和家庭狀況,來開展針對性的交流方法[2];第二,在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平等看待雙方的交流關系,對家長保持應有的尊重態(tài)度,良好的交往禮儀會體現(xiàn)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基于雙方互相尊重的態(tài)度也是教師需要具備的態(tài)度和素質(zhì),這有利于班主任與各個家長建立良好真誠的合作交流關系;第三,班主任與家長交流合作時,應該引導家長正確的思考和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無理由的要求對學生嚴加管教,并且片面的放大學生在家時的一些不良生活行為。
而從家長方面入手,則父母就需要考慮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第一,父母其中一員應該盡可能的抽出時間主動參加配合學校的管理工作當中,學校方面則可以主動搭建一個“家長教育指導平臺”,重點關注和研究關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論和措施,幫助家長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了解合理指導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并與班主任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第二,家長要定期去了解孩子在校園中的學習生活,主動與班主任互相聯(lián)絡。班主任也可以積極走進學生的生活娛樂當中,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作為老師,但是在生活中可以嘗試與學生作為朋友,這樣更能有效促進雙方之間的情感互通。
2.2 提高小學班主任交流合作管理的素養(yǎng)能力——沒有體現(xiàn)。雖然當前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絕大多數(shù)班主任都有家校合作的意識,但是由于班主任教師們自身閱歷、經(jīng)驗、專業(yè)知識等方面還存在不同差異,在實施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礙,班主任自身沒有扎實的知識和理論基礎,其他的合作也無法有效的開展起來。所以學??梢圆扇∫韵麓胧﹣硖嵘嘀魅渭倚:献骼碚撝R、經(jīng)驗方法等:
(1)組織學校內(nèi)部的交流會。組織學校內(nèi)部間的交流學習會議,是一個便捷有效的辦法,各個教師班主任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都會積累不同的教學經(jīng)驗和交流辦法,而定期開展交流會議[3],就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經(jīng)驗和辦法交流。在以交流家校合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還可以探討日常的教學方法,怎么與學生拉進距離等。各班主任在分享、學習新經(jīng)驗的基礎上,可以為今后的家校合作打下基礎。而且還可以探究在家校合作方面遇到的困難問題,共同尋找解決辦法。
(2)班主任主動學習提升自身能力。在促進家校合作方面,班主任往往沒有良好的學習渠道,學校管理層往往只是提出意見,卻沒有詳細的指導措施。班主任在實施家校合作時,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憑著自己的感覺經(jīng)驗,家校合作的效率和質(zhì)量自然不會太高。所以,班主任教師可以主動依靠網(wǎng)絡信息平臺,找尋相關的有指導借鑒意義的資料文獻、期刊案例等,先從學習了解理論方法開始,逐步奠定基礎知識理論,然后在日常的教學交流中,逐步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自身的交流、管理經(jīng)驗。
2.3 班主任與不同類型家長交流合作策略。面對不同的家長,不同的思維方式,班主任教師也需要運用不同的策略方法來開展交流合作。當然,在面對任何類型家長時,班主任都需要真誠對待,從家長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絕大多數(shù)家長也都會選擇認真與班主任交流探討。
比如在面對一些學歷知識學生較高的家長時,有著這類家長自身就擁有較為廣泛的知識儲備量,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可能會存在獨到的想法和見地。班主任教師就可以在交流合作的過程時,虛心聽取這類家長的意見建議[4],并且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適度進行探究討論,有利于促進自身教學管理工作的進步;在面對成績落后學生家長時,班主任更加需要耐心對待。班級中總會有成績優(yōu)秀和成績落后的學生,這也是每個班主任必定會面對的問題。而在面對這類學習困難生時,班主任首先應該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分析影響學生成績的原因,是由于學生自身原因,理解能力差、不認真對待,或者是家庭不和諧等,都可能成為阻礙學生進步的因素,班主任需要分析了解其中的原因,可以做好學生的狀況記錄。將自己觀察分析的結果與家長討論,雙方共同研究對策幫助學生進步。
順應社會形勢的發(fā)展,推動家校合作理念和方法的進步,是促進我國高質(zhì)量教育的有效手段。合理良好的家校合作,不但可以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還能提高教師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水平,順利完成教育目標。班主任也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及時主動的與各個家長交流聯(lián)系,并且不斷提升自身教育管理專業(yè)知識,從思想理念、實踐操作等方面豐富自身的積累,進一步優(yōu)化家校合作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