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純
(江蘇省蘇州市三元實驗小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0)
小學正是學生啟蒙的最佳時期,同時也是接受學習的最初階段。由于小學生的思想、意識與心智還未成熟,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對小學生滲透德育教育非常有必要。故而,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應把握一切時機,采用多樣的方法對小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使其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與個人素養(yǎng),得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成為未來優(yōu)秀人才。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思想、意識與行為上還需班主任正確引導,若是小學生身邊有好的榜樣,則能使其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故而,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為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行為,可以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作為榜樣,積極引導小學生的行為與思想。也可以在班級中挑選優(yōu)秀的學生代表作為榜樣,使其能影響更多學生,讓每個小學生能有自己想要學習的目標,在不斷努力與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言傳身教,對于小學生的德行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日常管理班級工作時,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實際上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比如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時刻注意自身言行,每天的早讀課上,為了防止學生遲到,班主任首先要早早來到教室,等候同學們的到來,當學生一個個進入教室,看到班主任已經(jīng)在講臺上等待自己的時候,學生內(nèi)心會感覺到一種陪伴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無形的,能夠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作息,向班主任學習,每天早早來到教室。身為班主任,管好班級的內(nèi)務(wù)也是一項重要工作,比如在維持班級地面環(huán)境的過程中,需要全班學生的共同努力,只要有一名學生亂扔垃圾,那整個班級可能都會變得臟亂不堪,所以為了給學生做好榜樣,起到示范的作用,平時看到垃圾及時動手清理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們看到班主任都親自維持班級地面整潔了,自己也會檢討個人的行為,向班主任學習,看到地面有垃圾,主動撿拾起來,當所有同學都能夠自覺自主維護班級環(huán)境時,班級的學風也能夠在這些細節(jié)過程中建立起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細節(jié)性的問題需要教師特別注意,比如對于有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以自身行動為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行為。也可以選擇優(yōu)秀的學生為班級干部,不但能對班主任日常班級管理有輔助作用,還能讓所有小學生以此為榜樣,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增強小學生對自身品質(zhì)與素養(yǎng)提高的自信心,并不斷約束自身言行與思想。如此一來,小學生在榜樣的熏陶與影響下能對自身言行有正確認知,得以塑造健全人格,同時能夠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在不斷成長中提高道德品質(zhì)與個人素養(yǎng),讓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滲透更具有效性。
若想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無形滲透德育教育,首先要和諧師生關(guān)系,這是最關(guān)鍵的所在。然而由于小學生普遍對班主任有強烈的畏懼感,且極為排斥與其交流溝通,這將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故而,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個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家庭情況較為特殊的學生,他們通常內(nèi)心敏感且容易受傷害,班主任應給予小學生關(guān)愛,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循循善誘,把握好尺度。同時用溫和的態(tài)度與小學生交流溝通,給予正確引導,讓小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guān)愛與溫暖。比如,班級中通常會有學習成績較差且沉默寡言的小學生,作為班主任應時刻關(guān)注其動態(tài),在充分了解實際情況后,經(jīng)常以聊天的形式與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認真傾聽學生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給予其正確的引導及良好建議,讓小學生感受班主任給予的關(guān)愛及溫暖,此時進行德育教育效果會更顯著。在與這些學生談話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采取恰當?shù)牟呗裕鶕?jù)學生的性格靈活調(diào)整溝通的方法。比如對于那些性格火爆,經(jīng)常與他人產(chǎn)生沖突的學生,教師應當用溫聲細語的溝通策略,緩和學生的個人情緒,防止學生因為情緒激動而產(chǎn)生反效果。再比如對于那一些平時沉默寡言,表現(xiàn)靦腆的學生,教師應當以鼓勵的原則為主,培養(yǎng)學生本身的自信心,讓學生在和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從容淡定。班主任還可以為小學生制定適當?shù)膶W習目標,并給予其鼓勵,讓小學生能夠重拾自信心,對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更加配合。同時不斷約束自身言行,久而久之就能提高道德品質(zhì)及個人素養(yǎng),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確保班主任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落實更具有效性與意義。這樣的溝通方式對于小學生而言產(chǎn)生的作用是十分深遠的,學生在小學階段收獲的這些意見和建議,有可能會影響其后來初中高中階段的學習與生活。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若想落實德育教育,僅依靠口頭講解顯著效果并不理想。班主任應改變策略,可以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組織包含德育元素的活動。以此將小學生興趣充分激發(fā),確保全員都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只有如此,小學生才能從中受到啟發(fā)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與影響,得以樹立正確的思想與價值觀,提高道德品質(zhì)與素養(yǎng)。
比如,班主任可以開展有德育教育意義的豐富實踐活動,在學校內(nèi)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或圖書館、小廣場附近撿拾垃圾,清理校園內(nèi)部的小廣告或口香糖。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原來校園里面有這么多的“污染行為”,這一過程不僅可以啟發(fā)學生學會保護環(huán)境,更能夠讓學生樹立企業(yè)不亂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學生對個人的德行要求。走出教室,到公共場所參與一些公益活動,清理垃圾與隨處張貼的小廣告,可滲透環(huán)保德育教育;參觀歷史博物館,講解歷史故事,讓小學生了解更多歷史中的代表人物與重大事件,滲透愛國德育教育;定期組織小學生觀看德育相關(guān)紀錄片,并開展德育主題班會,讓小學生進行演講或辯論,使其能有發(fā)揮的平臺與機會。如此一來,能讓小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受到熏陶,助力其正確價值觀與思想的樹立,讓小學生得以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與良好的個人素養(yǎng),確保德育教育的滲透更有意義。
在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展德育的時候,教師必須明確,小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和學習道德內(nèi)容是同樣重要的,二者并行不悖,甚至在很多情況下學習文化知識,有助于推動學生學習道德內(nèi)容。而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情況已經(jīng)在多年來的德育教學實踐中得到了證實,然而,如何保證德育的成果依然是很多小學教師需要深度探索的問題。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學習德育內(nèi)容是一件比較枯燥的事情,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可能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深度有限,意識不到德育的重要性,這時為了保證德育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引入家校共育的教學思維,讓學生家長也參與到德育的環(huán)節(jié)中來,共同推進孩子的成長。
例如,平時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會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很多和德育有關(guān)的知識。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例,上課的時候,教師通過統(tǒng)計就發(fā)現(xiàn)班級內(nèi)部很多學生到了小學階段,依然沒有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維,很多事情都必須要父母或者長輩代勞才能夠完成,甚至有些孩子在家中連水果都不會洗,每次都是等爸爸媽媽洗好水果以后端到自己面前才肯吃。這些情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與發(fā)育,在此背景下開展德育工作,教師要教會學生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基本思想,不要總是想著依賴他人。教師可以一邊講解自主動手的好處,一邊教會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小家務(wù),比如讓學生學會洗水果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嘗試在課堂上模擬洗碗或者掃地擦窗,這些課程內(nèi)容會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本人的動手能力。
需要明確的是,教學以上知識除了在課堂上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之外,教師也要注意做好家校聯(lián)合,將課堂上教學的內(nèi)容告知家長,讓家長在個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比如有些家長總是喜歡將所有的家務(wù)都做好,不讓孩子做任何的簡單勞動。這種教育理念本身是不太妥當?shù)?,?jīng)過家校共育教師對家長進行了有效引導之后,家長應當尋找時間,將家庭中的一些小家務(wù)慢慢過渡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能夠在家庭生活中獲得一些勞動的成就感,這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信心。對于學生家長來說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職責和任務(wù),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落實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還是需要家長的實時監(jiān)督,在家庭范圍內(nèi)把握德育并不是增強家長的負擔,而是由教師輔助家長完成道德教化的任務(wù)。開展這樣的教學工作,有助于提高德育的質(zhì)量切實保證,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每一部分德育知識都能夠得到落實。
德育教育是目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同時,應采用多樣的方法對小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比如樹立榜樣行為,懂得關(guān)愛學生以及組織活動,以此正確引導小學生,使其能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得以提高道德品質(zhì)與素養(yǎng),推動小學生全面發(fā)展與不斷進步,讓班主任德育教育更具有效性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