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玲
(浙江省東陽市江北湖田小學 浙江 東陽 322100)
1.1 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感恩情緒。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還是偏小的,隨著社會發(fā)展的迅速,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所以他們會認為教師、父母等其他人對他們的關心、關愛都是理所應當?shù)?。雖然他們大多數(shù)是有感恩意識的,但是在實際表達上面就顯得有些困難,不知從何做起。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來教學,讓學生能夠從教學內容上得到啟發(f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情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給學生播放一些視頻以及照片,讓他們從中獲得啟發(fā)[1]。
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父母分擔》時,教師可以先在網上收集學生能夠看明白的相關視頻,然后將制作的好的視頻內容融進教學內容中,通過視頻的有效引導,能夠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讓他們明白自己能為父母做的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學習,不讓他們操心。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實際案例,將其整理后融進課堂教學內容當中,這些案例也是學生比較熟知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就能夠更好地意識到感恩,從而激發(fā)學會生的感恩情緒,讓他們勇于去表達自己的情感,養(yǎng)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
1.2 開展主題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情緒,讓他們能夠了解到課文的教學意義,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能夠培養(yǎng)自身能力的機會。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是非?;钴S的,而且想法也是非常豐富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他們這一點讓他們在主題活動中盡情展現(xiàn)自己,讓他們在玩樂中促進他們的感恩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2]。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節(jié)假日,勞動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等來組織主題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使得他們能夠通過這些主題活動來培養(yǎng)他們的感恩意識。在活動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家務活動展示,讓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做好家務,這樣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增加學生對父母的理解,幫助他們體會家庭的責任以及自己的責任意識。
2.1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不能授之以魚,更多的是要授之以漁,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才能讓他們在學習道路上走的更遠。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推動學生自主進行學習,讓他們養(yǎng)成探究思維能力。結合教學內容,教師通過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能力以及責任意識[3]。
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信息萬花筒》時,教師可以和學生探討有關網絡世界的真真假假,通過案例的引導讓學生了解這個網絡世界的真面目,然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網絡游戲為什么能夠吸引到大家并且熱衷于玩樂呢”,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會說游戲本就是供人娛樂放松的,那么教師可以繼續(xù)詢問“對網絡游戲你們認為是弊大于利的嗎”,這個問題能夠充分的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索,所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思考探究的方式來了解課文所要傳授的內容,這樣就能夠讓學生不僅學習到知識,還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思維能力,明白網絡游戲只是生活中娛樂的一部分,應該要有節(jié)制的去玩,明白自己作為學生的責任。
2.2 豐富教學內容。目前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學生們聽起課來感覺整個課堂沒有生氣,基本是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所學內容,學生都是被動的學習,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所以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打造成一個歡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都能夠自主參與到學習中來,和老師形成互動,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道德與法治意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些社會上的道德模范事跡,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讓他們思考教學視頻中人物所煥發(fā)出來的精神氣質,讓他們從思想上得到正確的認識,從而才能有效地提升他們的思想價值觀念[4]。
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感動中國人物節(jié)選的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首先讓他們明白這些人的基本情況,然后讓他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思考視頻中人物表現(xiàn)出來的是真善美等哪些,然后反思自己能夠在實際做好哪一些事情。這樣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學生明白這個社會中的真善美、假丑惡,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學習他們的優(yōu)良品質,在自己的生活中更好地承擔自己的責任,積極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對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
總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感恩與責任意識不僅是學校在學校的課堂中教學,更多的是整個社會、家庭一起來培養(yǎng)學生,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更好地體會,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