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第一實驗小學 周 舟
互動課堂的全新教學方式,能夠在課堂當中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語文課堂當中,將互動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要求老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積極主動地探尋全新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學生通常認為老師是高高在上的,因此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不夠,導致課堂上的互動難以有效進行。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意識到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注意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多鼓勵和表揚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和關心,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老師自己也要正視自身的榜樣作用,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老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平等地看待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不對學生區(qū)別對待,特別是對于學習成績不好或者是上課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老師要給予其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取得良好的語文成績。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構建互動課堂的基礎,老師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應該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問題,打造學生喜愛的語文課堂,提高其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學《觀潮》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錢塘江的視頻,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美麗的錢塘江,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老師要對學生充分尊重和理解,詢問學生有沒有去過錢塘江,或者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旅游經歷,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上臺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在學生分享時,老師可以調整教室的燈光,或者播放悠揚的音樂,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生只有在課堂當中保持興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互動學習。此外,老師還可借助微信,將課堂互動拓展到課下的線上互動中,讓學生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讀后感,從而提高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來。
由于小學生是不同的個體,因此在學習能力上會有所不同,在課堂中,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互動的情況比較好,而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則經常會在課堂中處于一言不發(fā)的狀態(tài)。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明確活動的目標,根據(jù)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互動。比如在教學《秋晚的江上》時,老師可以從簡到難地設計教學問題,對于學習水平不高的學生,只需要回答“巢”“霸”等生字的正確讀音,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則負責回答較難的問題,如本文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等。同時,老師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仿寫詩句。
語文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豐富互動的方式,讓語文課堂真正地活起來。比如,在教學《小田鼠弗雷德里克》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游戲互動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扮演的角色,老師要確保全班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表演完以后,邀請學生從自己的扮演角色的角度出發(fā),談一談該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以此來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表現(xiàn)能力,此舉既能夠幫助老師評估學生的理解程度,同時又減輕了教學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老師可以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以組為單元,收集作者的其他作品進行閱讀和討論,選舉小組代表,對自己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發(fā)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責任感。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同樣重要這一核心思想。
互動型語文課堂,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老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