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國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新河中學,甘肅武威 733399)
在初中這一學生身體發(fā)育的關(guān)鍵階段,體育教學的作用無可替代。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人生觀念。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體育教學的效果卻并不理想,學生不重視體育運動、厭惡體育運動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與體育教師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是分不開的。鑒于此,興趣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促進學生快樂成長的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體育教師的認可。興趣教學法是針對以往體育教學中的種種弊端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其強調(diào)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感受,通過教學方法的調(diào)整和革新迎合學生的興趣,將體育運動變成一項具有樂趣的活動,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體育觀念[1]。
在開展興趣教學法的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興趣教學法的作用才能真正發(fā)揮出來。其中有幾個較為明顯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初中教師和學生并不重視體育課程。受應(yīng)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體育在很多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可有可無,他們對體育教學缺乏熱情。體育教師缺乏主動思考體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學生對教師的教誨也經(jīng)常不給予回應(yīng),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效果。
第二個問題是初中體育教師對體育運動的認知錯誤。在興趣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一些教師極端地認為興趣教學就是要將以往的運動方式全部拋棄,采用各種新型的運動方式進行體育教學。事實上,跑步等傳統(tǒng)體育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有著極為顯著的作用,一些新型的運動方式反而會因為不成熟導(dǎo)致鍛煉不全面。初中體育教師如果不能理智思考,一味跟風,就只是從一個錯誤走向另一個錯誤,無法實現(xiàn)促進學生發(fā)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的教學目標。
第三個問題是關(guān)于體育精神的教學問題。一些初中體育教師至今仍然沒有認識到體育精神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只是把體育教學簡單地看作一門純生理方面的教學。實際上,體育教學的重點除身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還有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小到街區(qū)比賽,大到奧運會,無不訴說著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的重要性。初中體育教師如果不能明白這一點,那么也稱不上是一個合格的體育教師。
要想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正確實施興趣教學法,教師首先要對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在形式上進行改良,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興趣取向,以此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以往的教學中,體育教學給學生的印象是勞累、無趣和可有可無,這種印象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因此,教師應(yīng)在保證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本有的促進身體成長的功能的同時,給它們披上一層游戲的外衣,增強其趣味性,從而盡可能地減少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消極情緒。這樣一來,學生會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體育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提升[2]。
例如,教師可以將跳遠改造成“青蛙過河”游戲。學生扮演過河的“青蛙”,用跳遠的方式通過“河流”,跳過去的學生可以獲得“食物”(一些小獎品,如小紅花),而沒有跳過去的學生則需要進行反復(fù)練習。如此一來,跳遠這項運動就有了一個簡單的意義,學生的運動也有了一個簡單的目標,從而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由此,雖然跳遠運動的本質(zhì)并沒有改變,但是學生會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
要想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正確實施興趣教學法,教師還要通過分組的方式鼓勵各小組進行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人具有一定的盲從性,一個人做一件事不樂意,一群人一起做或相互競爭時就樂意了。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小組成員的相互鼓勵和組間競爭激發(fā)學生的運動動力,讓他們自覺自愿地進行體育運動。
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組織他們進行四百米跑比賽,用時最短的學生、成員平均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在這樣的競爭中,學生會表現(xiàn)得比平日里更有熱情。同時,為維護小組榮譽,學生會在組內(nèi)互相幫助、互相督促,以提升整個小組的成績。
要想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正確實施興趣教學法,教師還要將一些偏日常、娛樂性的體育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中。與正規(guī)的體育運動相比,踢毽子等體育游戲具有很高的娛樂性,能使學生自愿利用空閑時間完成游戲。同時,這些游戲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體育鍛煉作用。通過引入這些游戲,初中體育教師巧妙地達成了體育鍛煉與游戲樂趣之間的平衡,從而將體育鍛煉逐漸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這與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的終身運動的理念相一致[3]。
例如,就“跳繩”這一運動,教師可以將其進行適當改造后教給學生,如設(shè)計一套更加科學合理的跳繩動作,這樣,學生在跳繩時就能獲得更好的鍛煉效果。學生還可以對其進行改造延伸,如搭配音樂等,從而讓這一運動更有樂趣。
要想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正確實施興趣教學法,教師還要重視體育競賽的作用。體育精神內(nèi)涵豐富,如永不放棄、團結(jié)合作等。最能夠體現(xiàn)體育精神的場合莫過于體育競賽,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多個班級舉辦一些競爭性較強的體育競賽,一方面激勵學生為了班級榮譽更加認真努力地進行體育鍛煉,另一方面也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面對挫折和打擊不屈不撓、奮勇向上的精神。
例如,教師可以聯(lián)合其他班級的體育教師共同舉辦一場籃球賽。教師先在班級內(nèi)部選拔參加籃球比賽的學生,并對他們的協(xié)調(diào)性、合作性進行訓練。在這樣的比賽訓練中,為了獲得班級榮譽,學生往往會表現(xiàn)得更為認真。而其他學生則要在教師的組織下給參賽學生加油、助威,當他們勝利時為他們歡呼,當他們失利時給予他們安慰,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這樣一來,通過比賽,團結(jié)一致、奮勇爭先的體育精神就在不知不覺間被學生所認可和內(nèi)化。
綜上所述,興趣教學法是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的有效教學方法,符合新課程改革倡導(dǎo)的教學理念,能夠滿足學生的體育發(fā)展需求。教師要想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正確實施興趣教學法,首先可改良舊有運動形式,使其更具趣味性;其次可通過小組合作與競爭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再次可通過一些體育游戲讓體育運動深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最后可通過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