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柏樹 廣東南方職業(yè)學院
隨著健康理念的不斷轉變,健康的內涵得到有效的豐富,不僅指身體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高職院校教學應基于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時代內涵,將心理素質發(fā)展作為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訓練,實現學生體能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協(xié)同發(fā)展,讓高職體育教學更加高效。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訓練,能夠有效擴大體育教學效能,幫助學生克服運動心理障礙,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高職體育傳統(tǒng)教學注重學生體育知識的習得和體育技能發(fā)展,教學功能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職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訓練,將使體育教學效能得到進一步的擴展,將學生心理素質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讓學生通過體育學習增長體育知識,提升運動技能,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協(xié)同發(fā)展。
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競技性,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開展訓練訓練將有助于學生通過心理訓練,調整體育訓練中的不良心理,使學生畏懼心理得到有效的改善,也通過科學的心理訓練,提高學生心理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學會心理學知識調整體育運動過程中的不良心理與消極情緒,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發(fā)展,讓學生始終保持健康的運動心理。
高職體育教學效果受多重因素制約,運動心理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高職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訓練,能夠提高學生運動心理品質,讓學生學會運用心理學知識調節(jié)緊張、畏懼等不良心理,從而保持積極的運動狀態(tài)和運動情緒,最大程度上釋放學生運動潛能,從而提升體育教學實效性,讓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得更加充分,引領體育課堂走向高效。
高職院校應基于心理訓練的重要意義,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心理訓練的有效策略,提高心理訓練實效性。
目前高職體育教學中心理訓練存在隨意性現象,缺乏系統(tǒng)性。教師應基于學生心理訓練的重要性,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知識教學,幫助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運動心理學知識,提高心理訓練的系統(tǒng)性。心理知識教學時,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做法,在多樣化心理知識教學中提高學生心理學知識學習效能。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借助高職體育教學中直觀的場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并以此為教學案例,引導學生探究學生運動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而探究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再自然地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學會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通過情境教學法,不僅使心理學知識變得直觀形象,而且也貼近學生體育運動實際,有助于促進學生運動心理知識消化與吸收。
高職體育教學中,心理訓練除了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識外,還應豐富心理訓練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借助科學的心理訓練方法提高心理訓練的科學性。綜合當前心理訓練的方法,教師可以采用恢復性訓練方法、回憶性訓練方法等?;謴托杂柧毞椒ㄊ墙處煾鶕w育教學的需要,對體育教學進行暫停式處理,對學生進行生理和心理放松訓練,以實現學生心理放松,消除學生運動過程中不良心理;回憶性心理訓練是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調動體育知識積累和心理知識積累以達到心理訓練訓練的一種方法?;貞浶孕睦碛柧毥⒃趯W生體育知識和心理知識儲備基礎上,在學生進行充分回憶的基礎上消除學生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從而達到心理訓練的最終目的。心理訓練過程中,采用哪一種心理訓練方法需要根據體育教學實際情況,從而提高心理訓練科學性。
高職體育教學中,心理訓練還應配合適當的心理訓練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心理訓練的機會,促進學生心理知識消化與吸收,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心理調節(jié)與排解能力。如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體育教學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扮演“心理咨詢師”,針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給心理不適者提供心理輔導。學生通過參與心理訓練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健康運動心理的意識,而且也發(fā)揮學生同伴學習優(yōu)勢,給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心理調節(jié)和診斷等機遇,提高心理訓練實效性。
總之,高職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訓練非常必要,也是體育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應基于心理訓練的需要,變革體育教學內容,將心理知識作為體育教學的一項基本內容,并優(yōu)化心理訓練方法,開展必要的心理訓練活動,讓心理訓練更加系統(tǒng)化,全面提高訓練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實現學生體育素養(yǎng)和心理素質的協(xié)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