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文婧
(甘肅省武威第一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正處于形成與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yǎng)。思維品質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形式,能夠反映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考創(chuàng)新能力、判斷能力等。在高素質人才需求量極大的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中,思維品質優(yōu)異的學生是各大企業(yè)爭相搶奪的人選。所以,無論為了學生和學校發(fā)展,還是為了社會發(fā)展,高中教師都應該竭盡所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文本內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作為重要依據,對閱讀教學方案進行合理改進,以更加突出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1]。本文具體闡述了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教師在制訂相關教學計劃時,應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將提高學生英語知識水平和運用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同時考慮到對學生的想象力、審美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只有在遵循《課程標準》要求的前提下,注重教學評價,將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有效融入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才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收獲,教師也能獲得豐富的教學經驗[2]。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忽略了《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沒有設計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思維品質訓練教學活動[3]。并且,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局限于文本淺層次內容,沒有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維訓練。
例如,教師往往會選擇敘事類文章,很少涉及演講、辯論等類型的文章,且鮮少提出篇章內容概括、詞義猜測等問題,導致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受到局限。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只關注教學形式,忽略教學內容,導致教學缺乏思維深度和廣度,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很多高中生之所以難以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表現(xiàn)出較為優(yōu)異的水平,不僅與其學習興趣、意志力、知識水平等有關,學生的閱讀思維激活程度不高,甚至未被激活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閱讀英文文章的過程中,學生要對文本進行分析、再加工、解碼等。而要想順利完成以上各種程序,學生就要具備較為優(yōu)異的思維品質。可見,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是提高其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4]。思維品質涵蓋程序較廣,如深度性、迅捷性、質疑性、靈活性、廣闊性、創(chuàng)造性等。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除要進行語言知識的教導外,提高學生處理英語單詞表面信息、深入理解其中深層信息的能力同樣重要。因此,無論在教學計劃設計過程中,還是在實際教學、課后指導中,教師都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作為主要教學目標。
學生之所以對漢語這么了解,是因為其一直生活在漢語文化情境中,長期受到漢語文化的熏陶。同理,要想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看懂英文文章,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深入認識英語文化[5]。如今,在我國各所學校,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已經基本實現(xiàn)了普及,教師可以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呈現(xiàn)一些英語電影、英語短片和英文故事等,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程度。例如,教師可以播放電影《圣誕老人》片段,Scott發(fā)現(xiàn)有人在屋頂上攀爬,便高聲喝阻,卻嚇死了圣誕老人。在進入小精靈玩具工廠后,他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是真實的,于是就取代了原來的圣誕老人,開始了圣誕老人之旅。由影片可知,圣誕老人在西方人心中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已經成為圣誕節(jié)的一個特色。在現(xiàn)實中,父母就是孩子的圣誕老人。在了解了這些圣誕節(jié)文化習俗后,學生就能更好地了解與Christmas 相關的英語文章。在播放完視頻后,教師可以從豐富的網絡資源中收集關于圣誕老人的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及時進行鞏固。
很多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習慣套用中式語境。漢語和英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套用漢語語境進行翻譯,會產生閱讀障礙。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英語語境進行分析。例如,在“Do you think it will not rain today?”句子回答過程中,中文語境和英文語境中的“Yes”“No”代表不同的意思。在中文語境中,“Yes”表示不會下雨;而英語語境中,“No”表示不會下雨。又如,在漢語語境中,“It is very kind of you!”的回復是“Nothing”;而在英語語境中,通?;貜停骸癥ou are welcome!”可見,學生運用漢語語境揣摩英語語境是一種錯誤的行為。然而,學生是在漢語語境中成長起來的,要想完全適應英語語境,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期。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對英語語境的認識。
閱讀是分析語言文字的過程,而體悟語言文字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參與其中,英語學習也是如此。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來提升其閱讀能力[6]。首先,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除在課堂上播放相關聽力材料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后多觀看英語原聲電影,注意演員是如何發(fā)音的,同時仔細觀察雙語字幕。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英語交流。一般來說,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后,很少有機會進行實際運用。久而久之,學生只會在書面上表達出較強的英語水平,卻難以通過英語與他人進行正常交流。為了防止學生出現(xiàn)“啞巴英語”的情況,教師應鼓勵學生之間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最后,教師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所有閱讀文本都是建立在寫作基礎上的,通過寫作的方式呈現(xiàn)出一系列文字組合供人們觀看。因此,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英語寫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7]。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尤為重要。《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能夠為其提供正確的教學方向。所以,高中英語教師應深刻意識到思維品質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制訂并實施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如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程度、引導學生加強對語篇的分析、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等,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