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冬陽
(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新河鎮(zhèn)中心學校 湖南 常寧 421500)
長期以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權掌握在教師手中。課堂大多表現(xiàn)為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呈現(xiàn)出一種高耗低效的局面。合作學習的模式將一部分文本解讀權從教師手中轉移到學生手中,這種變化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體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合作學習模式也要注意使用的方式方法,本文通過具體案例進行分析。
凡事都要把握時機。雖然合作學習模式效果較好,但也要適當運用。合作學習教學的時機是教師要首先學習的。教師要注意把握學生心理,當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下降,難以集中精神聽教師講課時,可以組織學生自主討論,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長短也需要控制,時間過長會使學生失去耐心,討論重心轉移,造成紀律混亂,時間過短又會導致討論不徹底。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教學中思考題的難易把握時間;另外,教師還要注意討論題目的難易程度,挑選難易適中的讓同學們討論。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時,任務一中有幾個需要學生閱讀詩歌后回答的問題,若教師在課堂剛開始就讓學生自由討論的話,會使學生有一種自由散漫的心理,使小組中的個別同學偷懶,不認真思考。教師可以先帶領同學們一起思考,先單獨提問,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小組討論,合作得出答案。任務一中幾個問題難度都不大,但是問題都比較瑣碎,例如“詩歌分別有哪些意象?它們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通過哪些手段來表達詩歌的情感?”。在經(jīng)過個人思考后,教師可以給學生5到8分鐘的時間合作討論,得出相對完整的答案。
合作學習模式的常規(guī)表現(xiàn)形勢就是小組學習。小組合作的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表達能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還可以減輕教師負擔,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合理設計小組的基礎上,否則將會事倍功半。在小組人數(shù)上,不可過多不可過少,控制在5人左右最好。小組人員構成上,要有男有女,培養(yǎng)學生們與異性的交往能力,發(fā)揮性別優(yōu)勢,分享不同的觀點。同時教師應注意小組中人員能力的大小,能力強弱搭配,以強帶弱,達到最好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下冊《孔乙己》這篇文章時,有這樣一個問題,“小說多次寫到人們的笑,找出具體語句,看看人們每次都為什么笑的?作者用笑來貫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這個問題前半部分難度較小,比較容易回答,而后一個問題則存在難度。小組討論過程中,人數(shù)過少可能會導致缺少強能力者,造成根本沒有人能回答問題。若人數(shù)較多,其中一些個別同同學則會抱有僥幸心理,不認真思考。若小組中沒有能力較強的同學,也會出現(xiàn)無人回答的尷尬場面,不能達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小組設計要在充分了解全班學生性格能力的基礎上,合理規(guī)劃小組成員。
合作學習也不是將全部的教學任務交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在其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小組討論的內(nèi)容,教師要實時跟進,討論中出現(xiàn)錯誤或偏差,及時加以指導;討論過程當中,一些同學也可能出現(xiàn)矛盾,教師要及時關注并加以解決。對于一些觀念上的差異,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求同存異,允許多元的答案,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討論的問題,教師可以超越書本上的內(nèi)容,結合社會熱門事件提出一些思考題。教書育人,教師更重大的責任在于育人。引導學生更加關注社會,可以使學生增長見識,提高自身格局,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真正學以致用。
例如,在九年級下學期學習《變色龍》一文時,同學們討論現(xiàn)實社會中的“變色龍”現(xiàn)象時,一些同學認為變色龍是一種諂媚的行為,有損人格,非君子所為。一些同學則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對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是有必要的,“變色龍”是必要的生存技巧。兩方存在不同觀念,教師就要適時引導,雙方都有道理。說明與人相處要靈活變通,不卑不亢,把握程度。九年級上冊中,有一篇名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文章,在文章的課后題中,一題讓同學們尋找歷史中中國的脊梁式的人物,在此問題上,教師可以結合當下抗擊疫情的背景,讓同學們搜集抗擊疫情中的中國的脊梁人物,既使同學們關注社會,又開拓視野。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確實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重要作用。要想使合作學習模式效用最大化,教師在其中發(fā)揮關鍵作用。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熟悉合作學習的模式方法,合理運用,創(chuàng)新優(yōu)化,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使教學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