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茹
(江蘇省新沂市馬陵山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蘇 新沂 221421)
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系統(tǒng)性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能夠掌握交際表達的技巧獲得交際能力,更可以在教學參與中了解語文教學的深意。從這個角度來看,口語交際教學應在語文教學中起到提升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良好的口語交際教學更多的將語文和生活緊密結合。但是,以目前的教育教學狀況來說,口語交際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究其原因,和部分教師過于注重應試需求,而忽略了口語表達有直接的關系。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教師就要在正視口語交際教學的前提下予以正確定位,并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以口語交際的實際收益來完成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優(yōu)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口語交際幾乎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表現(xiàn)在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就不愿多花心思設計教學,又或者只是草草了事,讓教學浮于表面。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和教師對口語交際的定位有關。先是從語文形成性測驗中來看,在一張常態(tài)化的小學語文試卷上,字詞句段的考察都可謂習以為常,但是卻很難專門找到對口語交際的直接考察。這是因為就口語交際的本質而言,它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如何在生活中進行表達,這和書面語考察的形式本身就存在矛盾。不僅如此,以教師的成人視角來看待口語交際,由于社會經(jīng)驗和生活閱歷的沉淀,很多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甚至成了某種已經(jīng)內(nèi)化了的約定俗成,從而削弱了教師的教學動機。事實上,對于口語交際教學,教師應該將其定位于語用學的角度,即把它看作是專門研究語言及其運用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范疇,以此來引導學生接觸口語交際,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這一點,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時就可以充分體現(xiàn)。
本次口語交際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么》、《植物媽媽有辦法》后延續(xù)的以“有趣的動物”為主題的教學內(nèi)容。從人教版語文單元項目的整合性來看,前面的三篇閱讀文本從不同的角度展示給學生有關動物、自然現(xiàn)象和植物的知識,讓學生多方面了解自然與自然界,從而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熱愛與保護意識。考慮到這樣的前提,在組織本部分口語交際教學的時候,就不能將其孤立開來,而是要用系統(tǒng)的眼光整體看待。圖文并茂的教材內(nèi)容不僅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還可以為學生完成口語交際提供助力。從要求來說,本次口語交際的目標是讓學生先“熟悉要講的內(nèi)容”,再就相關問題進行“有禮貌的提問”,在這兩個教學要求的約束下,本次教學就不能等同于單純地討論有趣的動物。以語用學的眼光來看,“有趣的動物”其實只是一個載體,教學的根本目的應該是讓學生在熟悉所要表達的事物內(nèi)容之余,能夠以口語交際的方式學會提問,從而把握好語言交際的形式和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切實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我們常說的信口開河是指說話沒有根據(jù),隨便亂說。但是在口語交際中,學生也經(jīng)常會“信口開河”。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足,對于實際情境中的問題解決思考得不夠全面,另一方面則是只考慮了語言的表達功能,卻忽視了思維給語言提供的邏輯功能。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并不少見,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往往也充當了學生梳理文本結構甚至是教師總結課堂板書的工具。其實,思維導圖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也同樣受用。很多時候,學生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實際說出來的話并非完全一致,所謂的“詞不達意”就是這個意思。不僅如此,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對所要表達內(nèi)容的深度理解,可以起到更好的語言整合功用。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運用好思維導圖,也可以根據(jù)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對其適當分類。比如說要表達的是一些數(shù)據(jù)邏輯,就可以選擇整理型思維導圖;如果是基于表達主線想要有更多的語言延伸,就可以考慮提示型思維導圖;如果是予以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則可以用創(chuàng)造型思維導圖。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口語交際:長大以后做什么》這部分內(nèi)容時,就可以明確思維導圖對學生理清口語交際思路的有用之處。
回顧語文園地二中“識字加油站”里的內(nèi)容,學生已經(jīng)對職業(y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學習了范句“鄰居王叔叔是一名理發(fā)師”的表達之后,也能夠對職業(yè)描述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此,在進行本次口語交際教學的時候,學生便可以說是“有備而來”,不僅有相對充足的職業(yè)知識,也有基于自身的生活理解。對于本部分教學的要求,也采取了互動的形式,即讓學生“清楚地表達想法”的同時,也注意“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可以“多問一問”。為了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學生就可以先借助思維導圖完善自己的表達順序??紤]到愿望具有的想象性,創(chuàng)造型的思維導圖更利于學生天馬行空地進行職業(yè)暢想與職業(yè)設計。以廚師為例,學生在表達長大后為什么想做廚師的愿望時,就可以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某種食物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繼而再發(fā)散開來一一闡述理由,切實理清口語交際思路。
口語交際的重點不光是“口語”還有“交際”,又或者說,口語策略教學的用途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交際?;谶@樣的前提,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積極地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就十分必要。教師在引導學生明確口語交際目標的同時,也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生活中的體驗,以期在喚醒生活經(jīng)驗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系統(tǒng)的完成交際。由此可見,教師在組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要重點考慮生活元素。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一直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廣泛,生動的圖畫與視頻信息,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也能營造出身臨其境之感,對口語教學產(chǎn)生正向的推進。結合口語交際主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是常用的多媒體輔助方式,那么,投其所好地在情境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情感,既可以推動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寬松的學習氛圍里也能增強學習動機。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時,就可以看出積極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對口語交際教學的有益促進。
本次口語交際教學安排在第一單元,就是考慮到暑假剛過去不久,開學時間也不算長。在教學提示中,“選擇別人可能感興趣”的目標是重中之重,這也反映出口語交際的有效性往往是能夠產(chǎn)生共鳴從而引起互動。那么,學生在表達前應該先做好一定的選擇,從中確定最讓別人感興趣的話題。除此之外,“借助圖片或實物講”的提示也豐富了學生表達的形式與內(nèi)容。因此,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就應該提醒學生優(yōu)先整理好素材,同時借助多媒體的輔助功能,制作成演示文稿或者小視頻,配合著自己的講述一起出示,讓學生既能用耳朵聽,也能用眼睛看,在生動的情境中產(chǎn)生更深入的思考。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相關的故事來吸引聽眾,比如去某處旅游,就可以配合當?shù)氐膫髡f,在營造生動的口語交際情境之余,也切實增強了表達的趣味性,一舉兩得。
如果只是將口語交際看成一種語言的表達,則可能會喪失口語交際的實用功能。也就是說,在組織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光要引導好學生怎么說,還要注意學生怎么做。事實上,很多口語交際教學最終指向的都是學生的交際行為,這就不可避免要讓學生能夠運用口頭語言表達的同時也適當增加肢體動作。很多時候,手口并用的表達更有助于學生說清楚意圖。那么,靈活地將合作學習應用到口語交際教學中,同學之間的互動也就成了還原交際場景的途徑。無論是自主參與及交互性地表演互動,還是以“觀眾”的視角來觀察群體間的展示,都無疑強化了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真實體驗帶來的口語交際效果,更能增加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從而可以在生活場景的呈現(xiàn)中養(yǎng)成口語交際的意識,真正做到借助口語交際更好地指導生活。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該不該實行班干部輪流制》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就能以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意識來優(yōu)化口語交際表達。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更有助于思辨力的激發(fā),而本次口語交際教學的內(nèi)容,傾向于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同時又要求學生在“求同”與“存異”的過程中學會“尊重不同的想法”。不得不說,以“該不該”作為討論的主題,就勢必會產(chǎn)生分歧。這不同于閱讀文本中的“煉字”或者“煉句”,而是更看重觀點之后的“言之有理”。換句話所,對于本次討論,并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是與非,而是要在思考中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支撐。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生切實地參與到討論實踐中不光可以增強合作與互動,也可以在針鋒相對中強化自己的觀點。因此,將本次口語交際教學設計成一場辯論賽的形式,讓學生先系統(tǒng)進行分類,找到“支持”、“反對”與“中立”的群體,在堅持自我主張的同時也思考別人的觀點,從而在思維碰撞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口語交際意識。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中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僅是語言學習的“目的”,更是語言表達的“過程”。正確看待口語交際教學的積極意義,以語用學的角度強化口語交際的價值,同時巧妙地借助思維導圖理清楚表達思維,并且在多媒體輔助下的情境教學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參與感受,進而養(yǎng)成口語交際意識實施互動,都是優(yōu)化口語交際教學的良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