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輝
(福建省福清海口中學 福建 福清 350300)
新課標強調學生通過學科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1]。高中政治的理論性較強,對學生學習理解能力要求比較高,采用教學情境的方式可以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場景,便于學生從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本質,從現(xiàn)象中提煉理論并進行驗證,這對于發(fā)展學生能力、思想,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問題情境是指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課堂問題內容設置具體的問題,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帶入[2]。問題情境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應用要從課堂內容本身出發(fā),通過課堂內容指導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從問題中尋找答案,從問題中分析問題,以此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學習目標。
以《影響價格的因素》為例,教師可以預設問題:同樣型號的空調為什么冬天便宜而夏天貴呢?這一問題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問題思考,有的學生提出物以稀為貴其他學生反駁:冰箱數(shù)量很多,不會存在稀和多問題;有的學生提出冰箱運輸成本高有的學生反駁:冬天、夏天運輸成本應該是一樣的所以不對[3];有的學生則強調夏天買的人多、冬天買的人少,其他同學也紛紛表示同意。根據(jù)學生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夏天買的人多,冬天買的人少”進行提煉,買的人多是不是就是需求多呢?需求多是不是就會貴呢?反之買的人少需求少,需求少東西就會便宜?那么生活中還有沒有其他的類似案例呢?通過問題繼續(xù)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從供求關系和價格角度出發(fā)去尋找新的例子去印證。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意見又分析了蔬菜價格、水果價格等生活常見的物品,發(fā)現(xiàn)了供求關系與物品價格的關系并理解了供求影響價格的具體內容。問題情境的核心在于利用問題引發(fā)學生分析、探究的欲望,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并指導學生通過問題進行廣泛學習、交流,從而幫助學生從問題分析現(xiàn)象、從現(xiàn)象看本質,完成整治理論學習的任務。
生活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政治學科的內容創(chuàng)設具體的生活場景,通過生活場景的設計讓學生圍繞生活現(xiàn)象、時事新聞等進行廣泛分析和研究,從而幫助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了解政治與生活的關系,最終實現(xiàn)有效指導的教育目標。生活情境的設計要貼近學生實際同時要積極從學生關注的熱點新聞中汲取素材,從而幫助學生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內容。
以《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為例,教師可以用微視頻的方式播放三種場景:拿到1000元的壓歲錢以后,小明去肯德基買了一個套餐,又去游戲廳完了一下午,晚上玩游戲又向里面充了很多錢,第二天1000塊錢壓歲錢只剩下了50;小紅拿到了壓歲錢以后首先列了一個要買的清單,其中有文具、書本等,將所有錢計劃好以后發(fā)現(xiàn)共需要200元,于是剩下的800元放入了儲錢罐中,拿著200塊錢高高興興的出門了;小張拿到壓歲錢以后都把錢放到了儲錢罐中,還向父母要了幾百元錢;三種視頻播放以后,很多學生都會心一笑,因為這些場景與自己的生活太相似了。展示場景以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小明、小紅和小張三個人哪一個人的消費觀念是正確的呢?你又是哪種消費觀念呢[5]?通過生活情景塑造讓學生陳述自己對錢的規(guī)劃以及生活中自己規(guī)劃的理由,通過集中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群體之間互相交流和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從生活消費情境中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消費觀,什么是正確的消費原則,了解什么是勤儉節(jié)約,了解勤儉節(jié)約與吝嗇的區(qū)別,通過真實生活場景幫助學生認識到消費觀的問題。生活場景的關鍵在于從學生群體的普遍現(xiàn)象中提煉素材,通過場景提煉的方式幫助學生融入到內容學習當中并在分析、討論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最終完成政治理論的學習。
角色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政治學科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場景,讓學生分飾不同角色進行表演,通過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廣泛學習和交流,從而提升學生政治理論學習的能力。角色情境符合高中生的學習規(guī)律也符合政治理論性比較強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角色情境設計,利用角色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以《民主監(jiān)督守望公共家園》為例,教師可以以“關于水價,我想說”主題進行指導,讓學生以水價調價為背景分析如何對水價調價的方式進行監(jiān)督,每一種學生都可以代表一種方式并說明渠道和方法,另外同學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不同的渠道。如A代表人大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其上臺說明人大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就是將人民群眾提供的意見建議轉交給國家權力機關,人大代表是人民選舉產生的;B代表輿論監(jiān)督制度,即廣播、電視、行為包括自媒體的監(jiān)督;C代表監(jiān)督聽證會;D代表信訪制度。每一種制度說明以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渠道,在選擇的過程中說明自己的想法,如悅悅同學選擇了人大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然后說明了自己如何與人大代表取得聯(lián)系,如何通過人大代表反饋自己的意見,通過說明的方式讓其他學生了解選擇人大代表渠道的優(yōu)勢和效果。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了解了民主監(jiān)督的方式、了解了民主監(jiān)督的主要內容,從而在角色扮演中快速完成了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泛,包括模擬人大代表選舉、模擬開庭等都是角色情境的一種,需要教師根據(jù)具體課堂的內容合理設置角色情境并發(fā)揮情境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課堂參與。
案例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用案例的方式呈現(xiàn)具體內容,幫助學生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完成內容的學習并提升學生對案例分析的能力,在具體分析過程中提煉政治理論知識。事實上案例情境對學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案例情境的方式去解決實際問題,給予學生積極的啟示。
以稅收章節(jié)為例,教師可以以“某范姓明星被處罰8.84億元”的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具體的案例并給出一些提示性內容:①范姓明星很有錢還要偷漏稅,從側面反映出稅收的審美特點呢?(稅收的無償性)[6];②對范姓女星處罰說明了什么?(稅收強制性)③稅收處罰依據(jù)是什么?(相關的稅法學習)。范姓女星偷漏稅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議論,高中生也有一些是范姓女星的粉絲,在稅收處罰方面也存在不理解的情況。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的方式,讓學生結合課堂學習的稅收知識去分析范姓女星受罰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對稅收的相關知識進一步的了解,也讓學生對稅收、對稅法有了清晰的認識,對學生知識學習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以具體案例的方式融入到政治課堂內容學習當中體現(xiàn)了政治學科的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和探究性,每一個案例都是生動、真實的而涉及到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綜合利用所學去評析案例,從而調動了學生多種知識儲備,提升了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應用能力。
合作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廣泛的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完成整治理論內容的理解,發(fā)揮群體智慧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政治學習能力。政治學科的理論性比較強、政策性較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圍繞合作情境進行充分討論和研究,在合作過程中完成學習對學生發(fā)展至關重要。
以《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出現(xiàn)的三種救國方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三種救國方案進行分析的內容包括:前兩種救國方案為什么失敗、失敗的理由是什么?失敗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只有第三種救國方案成功了?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對“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此外這一部分也是高考常考的知識點,考試的方向和內容也比較廣泛,因此在指導的過程中學生討論可以代替死記硬背,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逐步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明確“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這一核心觀點,從而幫助學生完成本章節(jié)的重難點知識。學生小組在政治課堂中的應用讓高中生有了更多學習和提升的機會,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發(fā)揮集體智慧的優(yōu)勢,利用集體智慧結晶實際問題并在討論的過程中完成所學知識,最終提升學生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情境創(chuàng)設對發(fā)展高中生能力,降低政治理論理解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要通過具體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從情境的現(xiàn)象出發(fā)不斷分析問題的本質,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過程就是學生掌握知識,了解政治內容的過程,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具有很好的養(yǎng)成效果,符合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主的基本原則。